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就业质量视域下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及其审视——基于34所“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院校

一、研究缘起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强调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随着2013年我国“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来临,大学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又出现企业招不到急需的人才,于是,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我国的高校,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上“重学术、轻应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教育部直接推动,2013年6月28日,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的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单位集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单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电机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三江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新华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青岛滨海学院、黄淮学院、黄河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南宁学院、钦州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云南工商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山东英才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联盟”)。“联盟”的成立,旨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联盟”成立座谈会上强调,“联盟”要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要求,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有益经验,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重要支持力量(张宝敏,2013)。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低直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联盟”院校基于市场需求办学,其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薪酬水平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等与就业质量密切相关的要素。而已有的研究多从就业质量的某一要素(如就业率)来讨论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显然不够全面。本文拟从就业质量的视角,具体从毕业生的就业率、薪酬水平、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以及就业满意度等要素入手,分析“联盟”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关乎“联盟”院校自身的转型发展,而且对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等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文献回顾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

就业质量和“体面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体面工作”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初提出,其内涵是指自由的、非强迫的、机会平等的、安全的和有尊严的工作(武毅英,2006)。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集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就业质量的概念或含义等的研究。尽管有学者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来涵盖就业质量的内容(徐莉、郭砚君,2010),但不少学者还是对就业质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刘素华(2005)认为,就业质量是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柯羽(2010a)也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反映。

二是关于就业质量评价要素的笼统研究。该类研究只是大体上将影响就业质量的具体要素或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和罗列,并不对各项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典型的如秦建国(2007)将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确定为大学生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和大学生就业宏观表现指标四大块;柯羽(2010c)认为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性质、职业发展空间和工作满意度等是反映就业质量优劣程度的主要内容;徐莉等(2010)将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就业单位和薪酬福利等主观评价作为评价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三是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研究。该类研究不仅关注就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而且重点对各项评价指标赋予了不同的权重系数或比例。如刘素华(2005)设计出包括聘用条件(权重23%)和工作环境(权重24%)、劳动关系(权重30%)和社会保障(权重23%)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杨河清等(2007)设置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赋予其中几个主要指标,如薪酬(权重36%)和社会保险(权重19%)、劳动合同期限(权重14%)和工作时间(权重9%)等不同的权重;陈欢等(2012)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就业率(权重20%)、毕业生供需比(权重20%)、薪金水平(权重15%)、就业结构(权重30%)和社会认可度(权重15%)5个指标确定为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级评价指标;杨其勇等(2013)设计出由个人满意(权重30%)、家庭满意(权重5%)、社会满意(权重5%)、学校满意(权重30%)和用人单位满意(权重30%)“五个满意”构成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向度;此外,史淑桃(2010a)设计了一套包括15项指标在内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四是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孟大虎等(2012)和高耀等(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影响显著;徐莉等(2010)认为“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黄敬宝(2012)验证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同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其就业质量会更高;柯羽(2010b)基于浙江省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得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对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孟大虎(2005)认为“拥有更充分的专业选择权”会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李颖等(2005)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会影响就业质量的结论;姚艳虹等(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呈正相关,其中表达情绪和调控情绪能力与就业质量显著正相关;此外,史淑桃(2010b)以及张抗私等(2012)的研究均表明“性别差异”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之一。

(二)就业质量与专业设置的相关性研究

从现有文献来看,专门就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专业设置问题进行研究的不多,相关研究主要散落在大学生就业或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中。李婵娟(2006)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赵婷婷等(2005)通过对毕业生网上调查,分析了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贾万刚(2005)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专业设置成功经验,提出了通过专业设置改革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曹洪军(2008)认为,从理论上讲,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统一、对立和互动的复杂关系;此外,王默忠(2011)对海南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相关性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马恩(2008)通过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指出专业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密切。另外,尽管就业质量评价涉及多方满意度指标,而且因研究者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的不同,用来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看,研究者涉及的有关就业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值和职业满意度等指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兼顾本研究的相关性,本文中的“就业质量视角”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4个维度。

三、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联盟”院校中的34所地方本科院校。截至2013年7月,“联盟”成员单位由成立时的35家增至37家,鉴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尚处于筹建阶段,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不是具体高校,故本研究没有包括上述3家“联盟”成员单位。

有关34所“联盟”院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信息和数据来自各“联盟”院校2013年的招生信息网。有关2012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分别排前50位的专业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2013)每年定期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全国性调查,迄今已调查7届大学毕业生。该调查数据与教育部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一同被视为我国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长期调查数据(岳昌君,2012)。

(二)研究问题及思路

如前所述,毕业生的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是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从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其中就业率排前50位的专业(最低的为日语专业,就业率为92.4%)、月收入排前50位的专业(最低的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月收入为3374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排前50位的专业(最低的为音乐学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1%)分别高于全国91.5%、3366元以及69%的平均数;就业满意度排前50位的专业中,仅财务管理专业的满意度为57%,其余专业均高于全国58%的平均数(麦可思研究院,2013)。

因此,从就业质量的视角,一所高校设置的上述各类排前50位的专业数量越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越高,该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就越好。所以,34所联盟院校设置的上述各类排前50位专业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其专业设置的现状。

鉴于此,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在34所“联盟”院校2013年的招生信息网中找出各院校2013年设置的本科专业,然后,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找出2012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以及就业满意度分别排前50位的专业;在此基础上,运用Excel将34所“联盟”院校2013年设置的本科专业与2012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分别排前50位的专业进行比对,进而得出各“联盟”院校2013年设置的上述各类专业的具体数据(详见表1);最后,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34所“联盟”院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表1 34所“联盟”院校分别设置的相关排前50位专业的数量及其比例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1.34所“联盟”院校2013年的招生信息网;2.麦可思研究院编著,《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三)数据统计分析

1.数据统计

麦可思公司针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进行调查,分别得出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以及就业满意度排名前50位的本科专业。结合34所“联盟”院校2013年招生信息网中提供的专业设置信息,得出各“联盟”院校(LM YX)2013年分别设置的有关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以及就业满意度排前50位专业的数量情况,以及该数量占各“联盟”院校专业数量的比例情况(详见表1)。

表2在表1的基础上,将表1中有关“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以及就业满意度”中对应的“比例”一栏分成3个象限,并统计了34所“联盟”院校在不同象限中的具体院校数量,以及该院校数量占“联盟”院校总数(34所)的比例情况(详见表2)。

表2 34所“联盟”院校在不同“比例”象限中的院校数量分布

2.数据分析

(1)就业率排前50位本科专业的设置情况

表2显示:34所“联盟”院校2013年设置的专业中,有30所(88.2%)院校设置的有关“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排前50位本科专业”占各院校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0%,其中11所院校(32.4%)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30%,比例最高的院校为56.3%,最低的仅为8.3%。

(2)月收入排前50位本科专业的设置情况

从34所“联盟”院校2013年所设置的有关“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前50位本科专业”的情况来看,97.1%(33所)的院校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0%,其中有17所(50%)院校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30%;34所“联盟”院校中,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最高的院校为50%,最低的仅为12.5%。

(3)专业相关度排前50位本科专业的设置情况

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表2显示:34所“联盟”院校中,97.1%(33所)院校设置的相关排前50位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0%,其中55.9%(19所)的院校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30%。另外,34所“联盟”院校中,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最高的院校为56.3%,最低的仅为4.2%。

(4)就业满意度排前50位的本科专业的设置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34所“联盟”院校中,有32所院校设置的有关“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就业满意度排前50位本科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0%,占“联盟”院校总数的94.1%;其中11所院校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不足30%,占“联盟”院校总数(34所)的32.4%;另外,34所“联盟”院校中,设置的相关专业占其专业总数的比例最高的为68.8%,最低的仅为4.2%。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联盟”院校现有专业的就业质量不够高

如前所述,毕业生的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就业质量的视角来看,高校设置的有关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排前50位专业的数量越多,占该高校专业总数的比例越大,表明该校的专业设置状况越好,反之亦然。从“联盟”院校设置的相关专业的总体情况来看,34所院校总共设置上述排前50位本科专业的数量分别为:392个、374个、339个和397个,分别仅占“联盟”院校专业总数量(1186个)的33.1%、31.5%、28.6%和33.5%。显然,从就业质量的视角来看,34所“联盟”院校现有专业的就业质量不够高。

2.“联盟”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总体不合理

通过对34所“联盟”院校设置的本科专业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联盟”院校的专业设置方面存在因专业设置趋同现象突出而导致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以“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34所“联盟”院校中,有94.1%(32所)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76.5%(26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早在2005年,我国院校的“英语”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数占本科院校总数的比例就分别已经达到了84.1%和79.1%,形成了校校设“英语”专业,校校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局面(邓岳敏,2009)。显然,“联盟”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布局总体存在不合理现象。

3.“联盟”院校设置的专业应用性不够突出

“应用”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以面向“应用”作为其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史秋衡、王爱萍,2008)。“联盟”院校以应用性作为其办学定位,其专业设置本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突出应用性特征,但是,从“联盟”院校设置的现有专业情况来看,90% 以上的院校设置的有关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排前50位专业的数量还不到其专业总数的一半。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联盟”院校目前设置的很多专业并非真正立足地方、依托地方、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从而导致设置的很多专业应用性不强或应用性特色不够鲜明。

(二)成因分析

导致“联盟”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布局不合理、专业的就业质量不够高和专业的应用性不够突出等问题的因素很复杂,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有院校自身的原因。

1.外部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我国考生和家长的“热门专业”情结严重,与其他高校一样,“联盟”院校为了迎合考生的需要,往往不顾办学实际,“硬着头皮”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比如前些年各大高校相继开设“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的“会计”类专业持续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其次,在专业设置方面,我国目前多数高校只能在政府规定的专业目录范围内选择新设专业,尤其是明确规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得申报目录外专业,客观上也使得很多新建“联盟”院校无法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增设新专业;此外,受传统精英教育“重学术、轻应用”的影响,本科专业习惯“学术性”导向,也使得“联盟”院校的应用性特色难以突出。

2.自身原因

从自身原因分析,“联盟”院校之所以乐于开设一些文科类专业,一是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文科类专业办学成本以及办学条件相对较低;二是很多“联盟”院校为新建本科院校,目前设置的本科专业数量还不够多,因此,那种“为扩大办学规模而新设专业”的心理也使得其难以顾及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盲目开设新专业;加上部分新建“联盟”院校出于生源和专业评估等因素,往往会选择一些在老牌本科院校已经开设的相对成熟或“家喻户晓”的专业,这种简单仿效的专业设置求稳心理,也使得“联盟”院校的专业雷同现象难以避免;此外,由于“联盟”院校对当地经济结构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灵敏度”不够或前瞻性不足,也导致其设置的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三)对策建议

1.发挥后发优势,增设一批就业质量高的新专业

自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的概念以来,后发优势成为近年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格申克龙的观点,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由于其所处的后发地位带来的特殊益处,是来自落后本身的优势。所以,后发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进入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它通过观察先进入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王李金,2010)。

根据后发优势理论,由于“联盟”院校多为地方本科院校,且很多为新建院校,因此,多数“联盟”院校(“后进入者”)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先进入者”)在某些方面可能因较晚进入反而会获得其他院校不具有的竞争优势。以专业设置的数量为例,34所“联盟”院校共设置本科专业1186个,平均每个院校设置35个本科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为60个,设置专业最少的仅有16个。而且,34所“联盟”院校中,只有41%(14所)“联盟”院校所设置的本科专业数量超出35个,其余有近六成(59%)的“联盟”院校所设置的本科专业数量没有超出35个。所以,在增设新专业方面,很多“联盟”院校的“空间”或“余地”很大。“联盟”院校要充分发挥这一“后发优势”,结合自身实际,紧密联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适当增设一些就业质量较高、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

2.抢抓政策机遇,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结构布局

“联盟”成立的同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中心”)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相继成立。根据教育部要求,“联盟”和“中心”将“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组织‘联盟’成员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张宝敏,2013)。由于教育部的鼓励和支持,可以预见,“联盟”和“中心”的成立,将会推动各项有助于“联盟”院校开展转型发展的激励政策陆续出台。“联盟”院校应该抢抓相关政策机遇,对现有的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尤其是要果断撤销一批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为自身的转型发展扫清障碍。当然,作为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工作,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论证和深入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首先,“联盟”院校应及时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根据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的方向,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当超前设置一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其次,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专门成立部门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调研,或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质量评估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从而准确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客观把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3.结合地方特色,培育一些应用性强的特色专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化是一个主要特征”(潘懋元,2010)。高等教育地方化现象使高校专业设置地方化成为必要。“联盟”院校最大的特点是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根据《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章程》, “联盟”的目标是“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体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这一目标要求“联盟”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地方性”为导向,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方面,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偏重实际应用,较多地开设一些诸如工程技术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等与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联系密切的专业,并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以制造业为例,凭借德国制造业全球领先的优势,应用科技大学基本都设置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专业,而且德国的很多应用科技大学会依托周边的知名企业开设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如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旁边就是著名的西门子公司,曼海姆应用技术大学紧靠BASF公司(魏银霞、彭英,2011)。“联盟”院校只有充分结合地方特色,才能真正培育和打造一些应用性强的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119-121.

[2]陈欢,刘春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57-60.

[3]邓岳敏.我国院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8.

[4]高耀,刘志民,方鹏.人力资本对高校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2010年网络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2(4):77-85.

[5]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53-57.

[6]贾万刚.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8):85-86.

[7]柯羽.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及趋势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a(7):106-108.

[8]柯羽.非专业素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b(7):98-101.

[9]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0c(8):74-76.

[10]李婵娟.不可忽视的结构性矛盾:专业与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研究的文献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12):78-84.

[11]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91-93.

[12]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J].人口与经济,2005(6):34-38.

[13]马恩.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其解决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103-105.

[14]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5]孟大虎.拥有专业选择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现代大学教育,2005(5):94-97.

[16]孟大虎,苏丽锋,李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3):19-26.

[17]潘懋元.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可行性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0(5):1-4.

[18]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71-74.

[19]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20]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专业差异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a(1):77-79.

[21]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性别差异渐显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b(12):177-179.

[22]王李金.打造后发优势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33-35.

[23]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36-144.

[24]魏银霞,彭英.英德美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评论,2011(6):151-153.

[25]武毅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学审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6]徐莉,郭砚君.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85-88.

[27]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2007(12):26-28.

[28]杨其勇,张杰.“五个满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51-154.

[29]姚艳虹,张晶.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6):99-103.

[30]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32-47.

[31]张宝敏.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3-06-29(02).

[32]张抗私,盈帅.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3):83-90.

[33]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97-103.

(本文作者:王志军,发表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