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到中国大陆地区投资开厂,为中国的经济振兴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中国一大批企业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在这两个巨大的工业产业区中,对比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占了较大比例,是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原因让我想起写这本书呢?
众所周知,很多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不如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当然也有特殊的案例,如华为、海尔及联想等著名企业,均是民营企业中的标杆与骄傲。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呈“混乱”不稳定趋势。为什么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管理井井有条,而很多民营企业就管理混乱?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微利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着重重难关。据人大经济论坛马克思经济学版数据统计,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就2.9年,不到3年。看到这个数字我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中国的一分子要问一下为什么:民营企业为什么寿命这么短?是什么原因让企业这么快“关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老板不断地学习与借鉴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大部分企业还是倾向于请咨询公司、高薪聘请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过的高管来公司做高层领导或辅导。结果,有的成功了,有的却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咨询公司的老师不懂管理或没有全力以赴,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来民营企业就不管事?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可否认,有一小部分原因,但我认为不仅仅如此。我们究竟欠缺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改变民营企业目前的现状呢?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老板都在追求学习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管理工具及方法,不惜一切代价地学习及模仿。例如:精益革新、六西格玛改进等方法均已在较多的民营企业生根发芽,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但效果就是不如世界五百强企业好。当然不能否认世界五百强企业管理工具和系统不好,如果不好,世界五百强企业也不会变成今天这么强大。有的老板也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五百强企业是中国人管理,我们的企业也是中国人管理,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大家基本认同,企业的成功与制度和人力资源密不可分,所以一个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方法与人。中国企业不缺乏人才,但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本书为制造型企业提供一套系统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有效说明企业在面对管理不顺畅的时候如何处理、解决这些问题。
书中理念与思想纯属个人观念,不代表任何学术及学派。因个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限,在写作过程中有较多的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多多批评与指正。你的建议为我做持续改进提供了动力与方向,期待你的不吝赐教。
借此机会感谢众多精益质量管理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与支持,他们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