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学化建设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概念界定

对于一个概念而言,通常会具备两个理论特点:一是从学理上看,它必然归属于某一学科的研究范畴之中,需要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予以支撑;二是从具体研究看,每个概念的提出都是为了定义和解决具体问题,它必然具有自身独特的适用范围,即概念的特殊属性。这两点就构成了一个概念的理论定位。因此,在对概念进行具体研究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理论定位,既要明确概念的研究范畴,从宏观上寻求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又要把握概念的理论界限和适用范围,从而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概念进行研究,也必须从明确其理论定位入手。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属于政党政治学范畴

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是政治权力运行的主要载体。现代政党起源于西方,因此其学理定义和理论研究也更多来源于西方。《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中对“政党”(Party)的解释为:“‘政党’一词在19世纪随着欧美代议制发展和选举权的扩大而产生。它指的是以与一个或更多的政党竞争而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后来,‘政党’的意义逐渐引申,亦包括并非从事竞争选举的政治组织,诸如合法通过选举而取得公职的小党,寻求废止选举竞争的革命组织,以及极权国家的统治集团。”[1]《韦氏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将“政党”定义为“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2]。西方的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党”进行定义:

英国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曾指出:“政党是人们联合起来,根据一致认同的某种特定原则,通过共同努力来促进国家利益的一种团体。”[3]美国政治学家布洛克斯(R.C.Brooks)认为:“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之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4]英国学者艾伦·韦尔(Alan Ware)认为:“政党是一种(a)常常试图通过占有政府职位来寻求其在国家中的影响力,(b)通常涵纳不止一种社会利益,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试图‘凝聚不同的社会利益’的组织机构。”[5]

“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概念,从宏观上看,属于政党政治学的研究范畴,它集中表现为一种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理念,即:任何性质的政党要想长期存在并取得发展,要想实现政党目标,都需要加强自身建设;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加强自身建设,都必须遵循规律性,秉承科学化的基本精神。“党的建设科学化”所蕴含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思路,既适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为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 “党的建设科学化”概念具有特殊属性

“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把握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具有自身特殊的概念属性,即:它具有特殊的概念指向和适用范围,它的提出也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理论背景。

在关于政党的具体研究中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政党在组织构成、运行方式和目标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因而在进行政党政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政党的分类和比较研究,使得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而在对各种类型的政党进行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体系,表现出不同的研究侧重点,产生了一些专属性的概念。“党的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党的建设”是一个专有概念,这一概念中的“党”,一般特指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且多数情况下指代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这更加明确了这个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归属,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特殊性。

而“党的建设科学化”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理念和追求。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对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相映衬。因此,就概念提出的主体和对象而言,“党的建设科学化”特指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科学化水平的理论和实践过程。[6]明确了这一概念的特性,就能更好地把握概念的理论定位,将概念放到更为合适的理论空间中去研究,避免概念的泛化和混淆,从而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