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认同理论的发展脉络

从词源上来看,“认同”一词来源于法语“identité”,“identité”可在拉丁名词“identitas”中找到其语根“idem”,意思为“相同的”(即the same),在16世纪,“认同”一词在英语中出现。“认同”最初原本属于哲学的范畴,表示“变化中的同态或同一问题”[1],其功能是为了界定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回答的是“Who am I or who are we?”(我或我们是谁?)的问题。在20 世纪30年代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还未出现“identity”条目;直到20 世纪50年代,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得许多人面临确定认同和身份的问题,“identity”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认同’问题,成了现代社会出现和发展的中心”[2]。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identity”的解释为:“who or what sb/sth is;the haractenristcs,feelings or beliefs that distinguish people from others;the state or feeling of being very similar to understand sb/sth”[3]。《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的解释是:“Identity:Someone's identity is their name or who they owe;the qualities and attitudes that a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 have,that make them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exact similarity between two things”[4]。在这两本词典中,“identity”都具有身份、特性和同一性的含义。而其动词形式“identify”,除了具有“确认、鉴定、认出”的意思,还具有“找到、发现”“显示、说明身份”“支持、与……有密切关联”等不同解释[5]。可见,“认同”隐含着“自我”与“他者”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

精神学派权威级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最早把认同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进行讨论。他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6]在弗洛伊德看来,认同是个人向他人的规范、价值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完全是从人体本能的角度来认识自我和群体。20世纪50年代初期,德裔美国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将认同理论引入心理学研究范畴。他认为,“认同”实际上是对我/他关系的一种界定,可以适用于包括个体、集体在内的任何实体,表明了个体对自我及其与社会和他人关系估量的结果。[7]这种解释为后来“认同”一词广泛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认同理论被西方学者广泛运用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但直至今天也没有统一概念。如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等对当代认同问题都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尤尔根·哈贝马斯从皮亚杰的个体发生学视角出发,重点分析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进化的关系,强调了人的认识能力、语言能力和相互作用能力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强调了人的系统(社会化的人)和社会系统在结构上的共生性以及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形态、集体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性。[8]这种“集体的同一性是在具有普遍的和同样的机遇参加这样一些交往过程的意识中建立起来的,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9]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作为一种风险文化,让生活于其中的现代社会的成员变得更加恐惧、焦虑、烦躁,甚至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因此,他主张通过对“自我和身体的内在参照系统”的建构,为自我认同提供一种新机制,帮助人们通过自我认同来实现从“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的转化。[10]查尔斯·泰勒则认为,自我的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视界,在这种框架和视界之中,“我”能够在各种情景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的,或是有价值的,或是应当做的,或是应该支持或者反对的。[11]可以看出,无论是吉登斯、哈贝马斯还是泰勒,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个体或群体认同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国际学术界对后现代话语的研究更为关注,认同理论也随之在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逐渐兴起。其中,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者与之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文化特质是在诸意义上的来源中占有优先位置的;认同是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内化建构的,是行动意义的来源。[12]这种情形的出现,被认为可能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变迁与欧洲左翼主义运动相关,但更可能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有关,如“欧盟”的产生、苏联的解体等。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认同理论开始进入我国。《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认同”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如民族认同感”;二是表示“承认;认可”[13]。因此,“认同”不仅有“认可、承认、赞同”等意之外,同时还暗含着自我与他者之间心理感情上的联系与身份的同一性,这一用法与英文中“Identity”是一致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一些知名的认同问题研究专家,如查尔斯·泰勒、吉登斯、哈贝马斯等先后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随着国内学者与当代西方认同学说专家学术交流活动的推进,国内学术界也陆续发表了有关认同理论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内学者沙莲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认同是一种用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认为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是维持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用这个概念来表达主体性和归属感。[14]另一学者肖滨认为,“认同”(identity)通常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是“同一”“等同”,指事物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所具有的连贯性;二是“确认”“归属”,指个体或群体辨识自己的特色,确认归属于哪一类属;三是“赞同”“同意”,指个体或群体对事物或观点所持的肯定态度。[15]李友梅等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认同是一个“求同”和“存异”同时发生的过程,认同有着两个相互对立的意思:一是同一性,即“自我归类”,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况;二是个性,即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实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无论是认“同”还是“异”,都必须参照特定的社会边界来确定。在特定的社会边界内部,“认同”表示的是“同”;超出这个边界,“认同”实质上就变成了“求异”,即彰显“个性”。[16]只要社会存在边界,就势必会出现内与外、我与他的分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认“同”与求“异”实质上就构成了“认同”这一硬币的两面。甚至,求“异”还是认“同”不可或缺的前提。总之,所有的认同都是建立在对“我”和“他”、“我”的社会和“他”的社会区分的基础上的。

认同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丰富。笔者认为,在现代汉语中,认同理论的内涵可以从相同性、差异性或者从共性、个性的角度去理解:第一,认同是主体的一种自我归属的心理意识状态,通过自觉地把自我归属于某个群体,与“我群”成员之间是否具有共性或相同性,因具有这些共同之处而对“我群”产生亲切感和群体感,也因此具备了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共同体动员和凝聚。第二,认同是针对不认同、认不同等排他性内涵的临界值,对于此群体,是“我者”还是“他者”,即一种建立在与“他者”区别之上的对象性关系,因此把“我者”与“他者”区别开来的个性或差异性。另外,学者卡洪(C.Calhoun)认为,认同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指把全部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的核心态度;二是指把个人区别开来的差异。[17]综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认同都是一个认知与实践的过程,因为只有存在交往,“我”与“他者”才能真正得以确立。因此,笔者认为,认同其实质就在于有“他者”存在的情况下,对自我本质属性的规定性,确立起自我的边界,通过“我”与“他者”之间的不断相互整合与提升,在促进个体自我社会化的同时,达成与“他者”追求价值共识,并寻求精神上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