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哲学(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政治经济学批〉序言》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被梅林称为“确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名言”[13]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这一命题如何运用到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如何解释原始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是唯物史观面临的问题。因为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无论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来说,生产关系并非是决定和支配其他关系的关系。不仅如此,生产关系在人类早期甚至未取得独立的形态,而是依赖于其他关系。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生前就十分注意,并提出很多宝贵思想,他们认为原始时代的私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人类历史中存在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的增殖这两种生产。他说:“生活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4]。但是,马克思这时还没有科学论证两种生产的辩证关系。

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来继续的。恩格斯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系统、全面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的内涵。在恩格斯看来,两种生产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结,互为条件,共同推动历史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二者所起的作用又是不同的。

第一,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物质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15]

在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了两种生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刻、全面地阐释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对于人类历史、对于上层建筑、社会制度的辩证关系。指出两种生产对于上层建筑、社会制度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进一步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两种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是不同的。在恩格斯看来,在人类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种生产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两种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是不同的,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只是起到次要作用,而人自身的生产以及由此形成的血缘亲属关系及其社会形式,即婚姻家庭,对原始社会的制度形态起着支配作用。随着生产力在原始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劳动产品的数量、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物质资料的决定作用逐步凸显出来,由原来的次要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从这时开始,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自身的生产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减弱,物质资料的生产则由弱变强,在整个阶级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始终居于支配地位。恩格斯还指出,社会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其中又有两种情况:在生产不发达的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状况低下,在这一阶段,人自身的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较生产的制约大,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则越来越大。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史前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