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温家宝)。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8 年6月5日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两会”上进一步将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一并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须实施的国家战略。这表明,知识产权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关乎国家的长远、深层次发展,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是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
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关键在企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的“非知识产权”状态——全国约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其中,处于“非知识产权”状态的绝大多数则是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但其知识产权状况却令人担忧: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低下,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知识产权运营(运用和营销的简称)和保护水平不高;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规划、机构、制度等)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这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薄弱,其实际生命周期普遍短于创新型国家(中小企业)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诸多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建设(包括对发明专利、商标、版权或计算机软件等的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动力不足是主要内因;另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政府政策的缺失,则是重要外因。
欲破解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难题,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中小企业“苦练内功”,另一方面更需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强力介入(企业知识产权具有“准公共物品”性),即需要构建一种包括中小企业、政府、社会服务组织等在内的公共政策,这样才能够有效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问题,在探索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促进政策体系框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拟定“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研究”这一选题,试图做出较为深入的创新性研究。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下面,拟从如下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一是关于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研究;二是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三是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理论的研究;四是关于中小企业政策的研究;五是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关于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研究
万兴亚教授认为,目前世界各国界定企业规模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客观性标准,即以销售收入、生产能力、从业人数等客观性指标作为划型标准。其中各国的制造业以从业人数为标准带有普遍性;第二种方法是相对性标准(也有人称其为主观性标准),即以行业中的相对份额指标为标准。例如,事先规定某行业大型企业要占10%,其余为中小企业。此后该行业协会(或行业办公室)根据某一指标(如销售额)排序,根据排序的结果来确定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美国曾一度将每个行业中占90%的较小规模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万兴亚,2005:4)。[1]
宋阳博士认为,世界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定量界定的指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雇员人数、资产(资本)额及营业额;定性界定主要从以下特征加以定义:活动范围有限、所有权集中、独立决策、自主经营和业主直接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宋阳,2009)。
世界上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界定中小企业的标准上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地将雇员人数作为界定的标准之一。中小企业界定的定量标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等因素都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界定。
回顾我国政府关于企业规模界定的演进过程,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政府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有五次规定(万兴亚,2010),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有七次调整(马春芳,2003)。两种说法的一致之处在于,都认为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标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将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界定为企业职工人数,而后的标准按照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该通知明确地界定了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订的。
从中国界定中小企业标准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不断地调整界定标准,已经形成了统一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不过,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企业规模仍然按照2003年的标准界定,显然没有跟得上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应该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基于此,2011年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首次在中小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原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同时废止。新标准增加了微型企业的标准,有利于明确重点,便于出台一系列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次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修订是我国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界定史上涉及面最广、行业面最宽、划型最全的一次。
2.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1)关于中小企业成长定义的研究
陈乃醒等在论及中小企业成长的概念时谈道,对于中小企业这一特殊企业群体成长的研究并不多见。企业成长的研究也就是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企业成长的概念也同样适用于中小企业。并且将企业成长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上理解的企业成长就是指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陈乃醒等,2001:19)。日本的清水龙应教授则认为,企业成长就是在许多约束条件下经过较长的时间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清水龙应,1984:23)。
广义理解的企业成长既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又包含企业素质的提高。例如,我国学者陈佳贵等将企业成长看作是企业“量变”和“质变”的动态过程。在他们看来,企业成长不仅表现为企业生产线、经营单位、职工人数、产品种类、品种、数量、销售收入、地区分布等“量”的增长,而且也表现为先进工艺的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管理手段的改善、职工技术业务水平的改进等“质”的提高(陈佳贵等,1998:277)。
在谈到广义的企业成长时,陈乃醒还谈道,对于中小企业这一特殊的企业群体而言,还应当包括企业数量的增加(陈乃醒等,2001:19)。对此,万兴亚教授认为,企业数量的增加已经超出了“成长”的范畴,应当将其纳入“发展”范畴。这样做,会更合适一些。
在关于企业成长的定义上,其他学者也有精辟论述。如孙学敏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不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张的复杂调整过程,它是以对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平衡调整为实质特征,寻求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低一级平衡到高一级平衡的平衡发展的过程(孙学敏,2004)。宋阳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认为中小企业成长是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规模由小变大,即系统成员数量增加,成员之间关系的复杂化。二是中小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结构均衡性增强,即中小企业对系统成员的控制力增强,系统成员之间的联结更为紧密。三是中小企业价值网络增值和创新水平提高,其内在表现为企业技术水平的更新和提高,企业知识储量的增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其外在表现为价值创造的业务目标更新或进化,即以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业务目标取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业务目标(宋阳,2009)。
综观多位学者的观点,至少有两点可以达成共识:一是企业成长应是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二是企业成长还应是企业素质由低到高的过程。
在分析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万兴亚教授将中小企业成长定义为:所谓中小企业成长,是指当中小企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素质由低变高的动态过程。或者,中小企业成长是指当企业素质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由小变大的过程。
(2)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国外有关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首推法国的吉布莱特(Gibrat,1931),在其代表性的著作《非均衡经济学》中对企业成长(规模)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人们称作吉布莱特定律。国外有关企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与企业成长密切相关的六个部分:融资和法律制度安排、产业演化、技术和知识、转轨经济、信息披露和资本结构,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很显然,上述研究也包括中小企业在内。
从目前已有的国内相关学术著作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类:一是研究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二是研究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民营化)方面的;三是研究中小企业制度(家族制)创新方面的;四是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五是有关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
国外有关中小企业研究起步较早,理论文献可谓“浩如烟海”,从产业革命后期的“中小企业淘汰论”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中小企业存在论”,再到当代的“中小企业发展论”等,均有诸多阐述。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而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此进行研究已近百年,其理论成果不乏真知灼见,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学者对国外中小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如万兴亚教授认为:按照理论的功能取向将国外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划分为六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存在论。以张伯伦的“产品差异性理论”、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中村秀一郎的“生产力本位论”为代表。二是中小企业(产业)分工论。以克拉克的“产业分工理论”、赫尔曼的“产业内分工理论”、施太莱等的“中小企业分工论”为代表。三是中小企业规模论。以罗宾逊等的“最佳规模理论”、末松玄六的“最适规模理论”为代表。四是中小企业(经济)进化论。以马歇尔的“生物学理论”、舒马赫的“替代理论”、日本的“适者生存理论”、罗宾逊夫人的“细分化市场理论”为代表。五是中小企业创新论。以阿科斯的“技术轨道转移理论”、卡尔松的“科技进步推动理论”为代表;六是中小企业战略(竞争力)论。以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威廉姆森等的“系列化理论”、宫本宪一的“内发式发展论”、长岛总一郎的“市场缝隙理论”为代表(万兴亚,2010)。
马春芳将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归结为:经济进化理论,其代表人物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安蒂斯•潘罗斯(E.T.Penrose)、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舒马赫(E.Schumacher)和日本的一些学者;不完全市场理论,以张伯伦(A.Chamberlain)、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为代表;规模经济理论,代表性观点为奥斯汀•罗宾逊(Austin Robinson)的企业经营最佳规模论、日本末松玄六的“最适规模理论”、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J.Stigler)的最佳规模论、罗纳德•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对企业最佳规模问题进行的分析;产业(或部门、行业)分工理论,以施太莱(Staley)和莫斯(Morse)、日本学者太田一郎为代表;生产力本位理论,代表性日本学者中村秀一郎、卡尔松(Karlson)、阿科斯(Z.J.ACS)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并且认为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仅从某一侧面进行论证是不充分的(马春芳,2003)。
综观国外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从理论提出的时间上看,从亚当•斯密提出的《国富论》算起,至今已达二百余年的历史。而我国关于企业成长或中小企业成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充其量也就只有20年左右的经历,即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有零星成果问世,进入21世纪之后,这方面的理论成果才相继涌现。
第二,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外的某些学者(马歇尔等)借鉴了生物学上的进化论(演化论)思想解释中小企业的存在和成长过程;而更多的学者则运用了类比、归纳、演绎、内省、数学模型等方法研究中小企业(或企业)的成长问题。外国学者的诸多研究方法为我国学术界开展中小企业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
第三,从研究视角和内容上看,多数研究都强调中小企业的存在原理或机理,而对中小企业成长过程、成长动力、成长创新、成长风险等,尚明显不足。
第四,从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内容体系上看,尚不完整。其一,多数学者提出的理论虽然涉及中小企业,但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这一群体,因此还缺乏一定理论根据和针对性。其二,较多理论存在着内容上的交叉和重复。其三,如果作为内容体系,则各种“理论”之间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联系。
3.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理论的研究
笔者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中国行业标准全文数据库、国外标准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Earthscan期刊数据库为工具,分别以“企业知识产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企业知识产权经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等为检索词进行题名、精确、在结果中检索,结果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是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题名的检索。由此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研究企业知识产权以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战略问题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既有宏观上的研究,又涉及微观领域。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检索,包括中小企业知识产权。
(1)关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保护策略、对策和战略,也有学者以区域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为视角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保护策略、对策和战略方面,如李正华从对外策略和内部策略两个大的方面展开研究,认为从企业对外关系的发展方面分析,对待知识产权问题应当制订出相应的策略,具体包括合同界定策略、依法确权策略、及时备案策略、停止使用策略、制止侵权策略等;从企业内部关系的理顺方面分析,具体包括获取信息策略、有效创新策略、严格保密策略、知识管理策略等(李正华,2004)。孙斌、吴松强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思想、方法,建立了知识产权所有企业与侵权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及侵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模型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知识产权利益各方的博弈关系,提出了政府及知识产权所有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知识产权保护费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及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孙斌、吴松强,2009)。王立诚、许必元、李海燕、严小生等人在分析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机构薄弱、人才缺乏,技术秘密保护不力、知识产权流失较重,知识产权情报工作开展不力等)基础上,提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王立诚、许必元、李海燕、严小生,2005)。
以区域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为视角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下面仅举核心期刊有代表性的几例。如王惠珍的《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问题探讨》(2010),王秀丽、郭燕的《服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2006),杨宝明的《国内软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分析统计与决策》(2004),段瑞春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应对》(2003),张东风的《河北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2003),杨拉克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2007)。
(2)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研究前沿集中在:关于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微观理论研究;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交易成本、社会福利等的研究;关于知识产权制度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尤其是跨国企业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研究(徐雯,2007)。
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提高,知识产权愈益成为国际竞争战略的核心内容。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重视知识产权战略。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此后,美国利用长期积累起来的科技成果,不断巩固和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领先地位。目前美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最主要的特点是他们通过对知识产权资产的动态利用来实现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美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已经从传统的排他垄断战略转变为更积极的许可与合作战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从企业的成本机构转型为利润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通过大规模引进和消化欧美先进技术,实施其“技术立国”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尔后,启动了知识产权政策,促使其实现了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转变。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面,日本也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专利情报战略和专利开发战略方面。
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翻译、引进、消化知识产权理论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有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容的研究,如冯晓青(2009)、戴励盛(2006)。
有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关系研究,如戴励盛(2006)、何敏(2002)。冯晓青特别强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是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一般地说,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基础,实现前者是落实后者的保障。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已成为企业管理学领域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冯晓青,2009:43)。
高永琳(2003)、金芳(2004)、罗琼(2006)、金哲(2007)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相关管理制度、管理体制进行研究。高永琳将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分为集中管理体制、分散管理体制和按行列管理的体制三类,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这三种管理体制中都处于总公司管理层的核心位置,与技术部门、经营部门统一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而以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为视角,研究了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模式及政府制定配套政策的建议(高永琳,2003)。金芳运用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理论与方法,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进行国内外比较,提出了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设的构想和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方案(金芳,2004)。罗琼结合法律与管理两个学科的不同特点,从专利、商标、著作权管理战略的重要性入手,来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外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涉及的各种制度的具体内容(罗琼,2006)。金哲主要针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运作管理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现有企业技术产品创新运作研究的现状,及结合企业产品创新实践,从产品创新、保护的概念出发,研究创新管理体系(金哲,2007)。
有的学者以行业为视角进行研究。如陈谊对医药的知识产权的研究,提出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一体化战略;借鉴日本的“技术追随型”和“以大胜小”的专利战略,以保护模仿创新为主,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在自己优势技术中创造国际标准(陈谊,2004)。
(3)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
国外有关知识产权战略的文献,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等宏观层面和商标战略、专利战略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资源论、技术创新理论等,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动因、必要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国内学者万迪等(1997)、冯晓青(2008)、吴汉东等(2002)、陈美章(2004)、范再峰(2004)等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表述,但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学者们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宏观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形成论文成果较多,如夏清瑕、盛黎(2004),冯瑞琳(2008),李顺德(2005),冯晓青(2008),罗建华、翁建兴(2005),吴汉东(2008),王岩云(2005),彭学龙(2006),胡露露(2006)等;微观研究尚未深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更少,主要集中在我国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如朱婀丹(2006)、史海峰(2007)、革明鸣(2008)、胡开忠(2007)、王妙玲(2007)、周晓辉(2003)、张健(2004)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相关研究有企业创新与竞争力方面,也有涉及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与模型构建方面。
我国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具有逐年上升趋势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数足以说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而且近几年的研究不局限于传统领域,有所创新。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界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大多数集中在宏观理论方面,尚没有深入到微观层面的研究(孙伟、姜彦福,2009);并且表现为多数是从企业管理层面进行研究,较少从法律层面进行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更少。
4.关于中小企业政策的研究
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政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国外中小企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如胡振虎、夏厚俊的《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政策借鉴》(2005),胡红霞的《美中中小企业政策比较研究》(2008),刘云枫、李小靓的《中韩中小企业政策的比较研究》(2008),陈韶华的《中日两国中小企业政策的演变、比较及启示》(2009),张蕾的《国内外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比较分析》(2009),王维红的《美英日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研究》(2006),胡荣昌、王磊的《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政策比较研究》(2006),赵国忻的《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支持效果研究评述》(2007),郭子雪的《美日韩三国中小企业政策比较》(2004),刘克逸、张文、李斌的《德国、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1999),胡军的《美国、德国、日本、台湾中小企业政策及其比较研究》(1999),宁军明的《美、日、德中小企业政策比较》(2001),程惠芳、潘信路的《欧美型与日本型中小企业政策比较》(1995),桑业龙的《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国际比较》(1998)。
也有学者介绍国外某一国家或区域的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如介绍美国、日本、德国、欧盟等国家及中国台湾的中小企业政策。
有的学者对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进行研究,如田志萍(2008)通过中、美、日、英四国现有中小企业政策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不足之处,结合吉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及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情况,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吉林省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框架及具体措施。李颖明、姜长云从国外农村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的研究视角、支持政策的特点以及支持政策的相关实践等方面对国外农村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国外农村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在系统性、可借鉴性以及保持农村中小企业长期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李颖明、姜长云,2009)。陈心德、邱羚通过中小企业“环境调适”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系统分析,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总体设计思路。通过双层紧迫性排序模型的运算,可对政策和服务体系各因素进行关联性的重点分析和系统思考(陈心德、邱羚,2010)。李玮分析了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借鉴(2007)。吴占坤、赵英姝研究了齐齐哈尔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2010)。沈友华、王多慈研究了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体系问题(2010)。张俊伟认为我国已搭建起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新框架。今后一段时期,可着重从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和服务的组织网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改进服务、完善企业发展环境等四方面入手,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张俊伟,2009)。也有关于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方面的著作,如袁红林的《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2010),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入手,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
5.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纵观国内外对中小企业和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国外关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实践中,诸多中小企业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企业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
认真考察创新型国家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如,美国在1980年制定的《史蒂文森—怀特勒(Stevenson-Wydler)创新法》、1982年的《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德国政府在1978年出台的《中小企业科技政策的总体构想》;日本于196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以及韩国的《小企业科技创新特别法》),可以看出,这些政策法规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关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这一领域”方面的条款,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从目前的国内理论研究现状来看,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绝大多数涉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战略,现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政策则较少涉及企业知识产权建设这一领域。虽然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但都没有将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没有构建知识产权建设的内容体系整体框架,使各种“理论”之间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联系。另从国内实践层面上看,知识产权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受制于知识产权”已带有普遍性,迫切需要有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理论指导以及政策扶持。为此,积极构建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政策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现行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主要存在着如下不足:
第一,偏重于要素供给、市场净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能力(知识产权建设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政策非常薄弱,即存在着政策结构功能的失衡性问题。
第二,存在着政策过程(体制)的多元性(管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部门有多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中小企业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局、国家版权局等,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问题。
第三,存在着政策内容的短缺性(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政策条款偏少等)问题,以及各类别政策(专利政策、商标政策、版权政策等)的分割问题,即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亟须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促进政策开展创新性研究,即亟须构建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政策体系。
三 研究意义
(1)开展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可进一步丰富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或中小企业发展理论;也可以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新学科的建立,开启一种新思路。
第一,拟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相关概念及其重大意义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特征与需求,阐明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通过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背景、主要问题及其政策性原因,阐明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第三,基于前述的全部内容,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对策建议。
(2)开展本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生存、创新发展能力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为国家有关部门实施宏观调控、通过政策体系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保障,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四 研究目标、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开展本选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及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供学界理论研究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是历史分析的方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是人类文明与智慧演进的过程,必须历史地看待,才能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
二是比较分析的方法:既要有纵向比较的反思,又要有横向比较的借鉴,唯此才能更清楚地说明中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独特性和赶超性。
三是综合分析法:本选题为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公共政策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需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相结合。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着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综合集成分析方法,以使分析结论建立在扎实的事实和数据基础之上。运用逻辑推理、归纳分析、(框架)模型建构等方式研究问题、阐明问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
本书主体部分由八章内容所组成。
第一章内容是“知识产权基本原理”。这一部分分析知识产权的含义、范围,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作一简要阐述。
第二章内容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意义和基础理论”。这一部分基于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概念的界定,分析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内容是“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基石”。从界定技术创新的概念入手,分析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建设的关系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详细阐述中小企业各类别技术创新。
第四章内容是“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背景、问题及原因分析”。这一部分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法律和大型企业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进行了剖析。
第五章内容是“典型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对四类典型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经验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内容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概念界定与我国相关政策概述”。首先界定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概念,其次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相关政策。
第七章内容是“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特征、需求与借鉴”。本章对行将构建的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特征、政策需求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四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经验,及其对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借鉴。
第八章内容是“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本章在阐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我国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对策措施。
[1]梁枫在其硕士论文《中国零售银行发展的系统分析与策略研究》(2006)中标注引用了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