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牛魔王
印度历史悠久,据说已有六七千年了。根据20世纪20年代初的考古发现,印度河流域早在公元前2500至前1750年就出现城市文明了。这一时期,古印度的文字主要保存在出土的大批印章(有两千多枚)上。这些印章在言说着什么,迄今虽尚未译解,但其中的一些图案表明了公牛兽主的信仰及其影响。
印度教教徒(商羯罗改革以前是婆罗门教教徒)一直崇拜牛、护佑牛甚至迷信牛,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英国学者韦罗尼卡·艾恩斯著《印度神话》中的图10是印度河文明的公牛理想化的表现形式。印章上带有四千多年以前的文字,目前尚未释读出来。哈拉帕出土。图9是公元前2000年的站在香炉前的公牛,它是印度河文明印章中最常见的标志。图7是约公元前2000年时“兽主”的印章,它头戴着吠陀时代神祇与晚期湿婆特有的公牛角。[101]后两幅图则较为准确地表明婆罗门教四千年前对公牛“兽主”的信仰。所有这些都毫无疑问地表明,印度人崇拜牛神的历史是何等的久远。
最早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人类是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800年,雅利安人进入了南印度次大陆,并在此后一千年间统治着北部印度。雅利安人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与牛、马、羊等动物相伴为生,从而对这些动物深有感情,同时还留下了印度教最早的经典《梨俱吠陀》。这部吠陀经最早记录了印度种姓制度(The Caste System in India)中的“婆罗门”祭祀阶层、“刹帝利”武士阶层、“吠舍”商人阶层和“首陀罗”贱民阶层四个不同的社会等级。从出现祭祀阶层这一点上看,婆罗门教已经出现。牛、马、羊等几乎就成为雅利安人个人财产的全部。据印度著名学者恰托巴底亚耶先生的考证,吠陀文献中许多词汇的词根都是“牛”,这反映了当时牛与雅利安人的生活是密切相连、息息相关的,如“战争”一词原意为“争夺牛群”;“部落酋长”意为“拥有数百头牛的人”等[102]。
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婆罗门教由多神教渐渐发展到三大神即毗湿奴、湿婆和梵天崇拜。在印度神话中,破坏神湿婆,其坐骑就是一头白色的公牛,兽以主贵,它被尊称为“圣牛”难迪(又译为南迪,即Nandi的音译)。而常以化身下凡去拯救世间苦难的毗湿奴,其第八个化身黑天大神在神话故事中多以“牧童”的面貌出现,经常放牧牛群,如《印度神话》中的图14便是“牧神克利希那(按:克里希那是Krishna的音译,意思是‘黑色’,‘天’在这里是神的意思,黑天是佛教旧译,即黑色的神)在牛群中”的情形。印度神话说,当黑天还是婴儿的时候,恶魔布丹娜企图通过给他喂奶毒死他,不想他吸尽了布丹娜的奶汁,恶魔倒身而亡。牧民们给他举行了消灾仪式:“首先,她们在王子的头上挥舞牛尾巴,然后用牛尿给孩子洗身,又把磨碎的牛蹄粉洒在他的身上,尔后再用手指蘸着牛粪在婴儿身体的十二个部位上写上毗湿奴的名字。”[103]
《摩诃婆罗多·初篇》第一百六十四章讲述了一个关于如意神牛的故事:婆私吒(即极裕仙人)有一头如意神牛,它无所不能。婆私吒希望得到什么东西,如意神牛都会如其主人的愿望送来。曲女城国王众友仙人艳羡不已,他首先用礼物甚至王位来换这头牛,但婆私吒无论如何也不肯让予。众友仙人生气了,于是派遣大军用武力来抢夺神牛,没有想到神牛很生气,从而引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史诗赞颂母牛,把杀母牛与弑父、叛逆等重罪等同,一律是死罪;杀死牛的人,罪大恶极,不得超生,不得转世。在印度神话传说中,常常把杰出的人称为“人中牛”,如《投山仙人》中迦毗罗对鸯输曼说:“孩子呀!你是人中牛,很英俊,你把祭马带去吧!”[104]印度文献中的“人中牛”就相当于我们文学作品中的“人中龙凤”。
在《阿达婆吠陀》中,巫师编制了大量对“牛”的颂歌,牛被抬到世界创造者和保护者的地位,如“神靠牛存在,人靠牛存在,太阳照耀下,一切皆是牛”(X.10.34),“牛支持天地,牛支持空间,牛支持六方,牛进入万物”(IV.11.1),等等。牛被巫师说成是包含一切的至高存在——规律、梵和苦行。巫师和祭司也借助于天神代理人的身份索取“牛”等财物,如“通过婆罗门之口,天上诸神要求牛;倘若有人不肯给,激怒诸神麻烦惹”(VII.4.20)。
婆罗门对人们的祝福往往也是与吠陀相关,譬如烟氏仙人铁牙对他的一个弟子阿卢尼的祝福是:“一切吠陀,还有一切法典,都将照耀你。”[105]吠陀中的内容主要是颂神的,似乎神喜欢听好话,只要你念诵神的好话,神就会实现你的愿望。这似乎体现了语言的伟大力量,也表明了吠陀主要是被婆罗门用来做祭祀的。在印度神话中,语言尤其是咒语可以使人生,也可以使人死;可以使人得福,也可以使人遭殃。优波曼纽眼睛瞎了,他按照师父的要求歌颂医神双马童,双马童听了很喜欢,于是就让优波曼纽的眼睛复明了。在今天教外人士看来,吠陀大多是歌诗,充满了赞美奶牛和如何对待奶牛的记载和教诲,如“奶牛是神圣的”,“奶牛是宇宙之母,是过去与未来之母,是众神之母”等。
大约到了公元前500年,印度河文明不知何故竟然瓦解了。恒河流域出现了许多王国,文明中心转移到了恒河流域。这里是一个农业生产区。物产丰富,商品经济发达,原有社会阶层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随之反映在政治权力上来,于是在刹帝利、吠舍大商人、富裕农业主与婆罗门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反对婆罗门教的社会思潮随之兴起,如火如荼,形成了一种历史潮流。其中一个思潮就是佛教,它倡导诸生平等、不杀生、爱惜生命。佛陀悉达多·乔答摩来自一个崇拜牛的氏族部落首领家庭,因为“乔达摩”这个姓氏的本意便是“最好的牛”,可以想见佛陀家族与牛之间的关系了。佛陀谴责杀生的丑恶行径,反对屠戮任何生物。公元前3世纪时期,孔雀王朝创建者旃陀罗笈多的孙子、著名的阿育王(玄奘意译为“无忧王”)改宗佛教之后,佛教在全印度成为国教,不杀生和吃素斋的风气逐渐盛行起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它也采用了婆罗门教中的一些神祇。这些神祇进入佛教神祇谱系后,只不过在众神中的地位有所升降、职能有所改变而已。印度宗教众多,大多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从而佛陀也被婆罗门教所吸纳,成为毗湿奴的第九次化身,但这次化身是一个负面的形象。因为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因而在婆罗门教徒看来就是蔑视吠陀和种姓制度的恶魔。在佛教中,四大菩萨的坐骑虽不是公牛,但都具有印度地域文化的特征: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地藏菩萨的坐骑是谛听,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犼(一种狮子)。在中国道教的故事中,道教的祖师老子,其坐骑却是一头青牛,老子就是坐着这头青牛出函谷关的,这或许是受佛教故事的影响而成的吧?道教模仿和袭用了佛教很多言说的范式。
在印度教的教义内容中,牛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母牛与印度神学中的轮回转生教义有关。从一个恶鬼轮回到一头母牛要经历86次转世的过程,再多一次转生的话,灵魂便可托生为人。印度教信徒们相信死者必须穿越一条火焰河,而他们的慷慨捐助会给予死者抓住一头母牛尾巴的权利,以使他能顺利地游过火焰河。因此,正统的印度教教徒在临终之前会要求得到一只牛尾巴。并且,印度教教徒相信大神是活在母牛之中的。婆罗门宣称一头母牛身体内的男神和女神的数量有3亿3千万之多。印度古人也将他们敬重的神祇称为“母牛”,如因陀罗的妻子之一河流女神瓦切,被称为“挤出食物和水的叫声悦耳的母牛”[106]。印度教教徒普遍对牛怀有一种敬仰的心理,为了表示对牛的敬意,除了在向大神祈祷的时候,将神牛列于宗教场所并加以礼拜之外,印度还有专门为牛祈福的节日。印度每年举行一次盛大的敬牛节——“波高”,以表示对牛的珍爱和崇拜。
古印度神话中有神牛舍波罗,它有大神力,力大无穷,是大力王。《罗摩衍那》中的罗摩也被称为“大力王”。这不禁令人想起了《西游记》中的牛魔王,牛魔王被称为“西方大力号魔王”[107]、“凶顽的大力王”[108]或“大力王”[109]。而孙悟空在较前的西游故事中,譬如《唐三藏西游记》中曾被称为“大力王菩萨”,据《朴通事谚解》注可知:
孙行者:行者,僧未经关给度牒者,谓之僧行,亦曰行者。《西游记》云: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多猴,有老猴精,号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入天宫蟠桃园偷蟠桃,又偷老君灵丹药,又去王母宫偷王母绣仙衣一套,来设庆仙衣会。老君、王母俱奏了玉帝,传宣李天王引领天兵十万及诸神将,至花果山与大圣相战,失利。巡天大力鬼上告天王,举灌州江口神曰小圣二郎,可使拿获。天王谴太子木叉与大力鬼往请二郎神,领神兵围花果山,众猴出战,皆败。大圣被执当死,观音上请于玉帝,免死,令巨灵神押大圣前往下方去,乃于花果山石缝内纳身,下截画如来押字封着;使山神土地镇守,饥食铁丸,渴饮铜汁,待我往东土寻取经之人,经过此山,观大圣肯随往西天,则此时可放。其后唐太宗敕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路经此山,见此猴精压在石缝,去其佛押出之,以为徒弟,赐法名吾空,改号为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法师到西天受经三藏东还。法师证果梅檀佛如来,孙行者证果“大力王菩萨”,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净坛使者。
孙悟空证果“大力王菩萨”被世德堂本《西游记》继承了下来,写在第四十四回中:唐僧师徒过了黑水河,在路上忽听得一声吆喝,好便似千万人呐喊之声。唐三藏心中害怕,兜住马不能前进,于是便让孙悟空前去查看:
(孙悟空)只见那城门外,有一块沙滩空地,攒簇了许多和尚,在那里扯车儿哩。原来是一齐着力打号,齐喊“大力王菩萨”……[110]
孙悟空上前打听得清楚,原来灭法国(原车迟国)的和尚们受到了道士们的欺压,为其做苦力,梦受太白金星的指点,说“大力王菩萨”孙悟空要来解救他们。
笔者认为,孙悟空与牛魔王乃至于牛魔王的夫人铁扇公主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如牛魔王和孙悟空都被称为“大力王”,他们都大闹过天宫:印度民间故事里有牛魔王大闹天宫的传说,而中国元杂剧《西游记》第十九出中铁扇公主曾经“为带酒与王母相争,反却天宫”,也是一大闹天宫的主;同一出中,铁扇公主自称是“风部下祖师,但是风神皆属我掌管”,又云“风神是我正果”,而如前所述,孙悟空本是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石猴”,他的原型哈奴曼是风神的儿子。最明显的是,《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借芭蕉扇”直接叙述道“牛王本是心猿变”[111],从而表明小说中的孙悟空与牛魔王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密切了,简直就是一身而二名而已,或者说牛魔王本是孙悟空的分身写法之一罢了,且不说它们曾是结义弟兄。
显然,《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故事受来自古印度的神牛舍波罗,罗摩和印度神话中的牛魔王如摩希沙、罗波那等的影响,不仅如此,恐怕也有藏族朗达玛故事的影响(朗达玛的故事可能也是受印度相关神话的影响而成)。牛本是印度所崇拜的,为何《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却是以妖怪的形象出现的?一方面印度神话中本来就有牛魔、牛妖的叙事和传说,另一方面小说中的牛魔王极有可能就是途经朗达玛的故事传播到中土后被改编的,因为我们不止一处发现《西游记》与藏族及其神话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荒山野岭修密法的佛教徒,认定朗达玛是恶魔转世,朗达玛的‘朗’(glang)与‘牛’同音,他们利用谐音,编造民谣,说他头上长有牛角,不是人,而是‘妖魔’。”[112]当然,小说中的牛魔王这个艺术形象也历经几次变更。
前面我们提到,印度是一个数千年来神牛崇拜的国度,可是为什么从古印度传来的关于牛的故事之中也有从牛演化而成的魔王呢?其实即使是在印度神话中,也有牛妖、牛魔和牛怪等,例如,克利希那曾经将尘土飞扬中前来攻击自己的牛妖抓住,并扭断了它的脖子[113]。再如,在摩诃黛维的故事中,也有一个牛妖摩希沙。摩诃黛维有多个名字,如萨蒂、帕尔瓦蒂、杜尔伽、迦梨等,她骑着一只老虎,专门诛杀魔鬼,特别是诛杀通过修炼苦行获得神奇力量从而把众神赶出天国的水牛怪摩希沙。当杜尔伽临近摩希沙在文迪亚山的领地时,摩希沙看见了她,打算擒获她。尽管摩希沙以许多迅速变化的形式攻击她,但还是无力抵抗杜尔伽凌厉的攻势,最终死于杜尔伽的长矛之下。[114]这里的摩希沙是不是与《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很类似?
在印度的民间故事中,确实有不少牛魔王,下面再谈一个牛魔王,或者说它是摩希沙的另一个版本(因为我们知道,印度的神话故事、两大史诗有不计其数的版本,这是由于这些故事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和接受的,因而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免要被转述者添枝加叶,不管讲故事的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而这个牛魔王与《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可以说更相近一些。在《摩根德耶往世书》下卷中,杜尔迦女神除掉的一个妖魔就是牛魔王,为了准确说明其间的关系,兹摘录如下:
在远古,天神之王是因陀罗,恶魔之主是牛魔王。天神和恶魔连续打了一百年仗。结果,天神被恶魔打败,牛魔王坐上了因陀罗的宝座。众天神失去了天堂,来到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大神面前,请三大神替他们做主。
……恶魔之王看到自己的将领一个个被杀死,就变化成一头牛亲自冲上战场。他杀死了许多女神的从者。然后瞪圆两只通红的眼睛,向女神猛冲过来。女神扔出一条神索,将牛缚得结结实实。于是牛魔王变化成一头狮子,挣脱了绳索。女神立即举起三叉戟,去砍狮子的头,恶魔又变成一个手持利剑的男子。女神射出无数神箭,恶魔之王又变成一只巨象。女神立即挥剑砍掉大象的鼻子。恶魔重新变成牛形,用角挑起一座座大山朝女神砸来,女神用箭把大山击碎。然后她纵身一跃,跳上牛背,用三叉戟狠刺牛脖子,终于将恶魔之王杀死了。[115]
从以上的引文可知,《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与引文中的牛魔王大闹天宫非常相似,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否也从牛魔王的“两只通红的眼睛”而来?《西游记》中哪吒擒拿牛魔王与《摩根德耶往世书》下卷中杜尔迦擒杀牛魔王又是何其相似呀!
牛魔王在《西游记》中的出场率是很高的,先是与齐天大圣孙悟空等结拜为七兄弟,号称“平天大圣”。后来因为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要吃唐僧肉,孙悟空去南海搬救兵,红孩儿被观音菩萨降伏,并做了善财童子。但这却得罪了牛魔王、铁扇公主以及红孩儿的叔叔如意真仙等,为后面的叙事诸如三借芭蕉扇、借水解胎等埋下种种伏笔。
在“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与牛魔王斗狠、斗法。牛魔王变作天鹅,孙悟空变作海东青;牛魔王变作黄鹰,孙悟空变作乌凤;牛魔王变作白鹤,孙悟空变作丹凤……到了最后,牛魔王没有办法,只好“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116]——大白牛乃印度常见的动物。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也来助战,哪吒用火轮挂在了牛魔王的角上,吹动真火,降伏了牛魔王。牛魔王“情愿归顺”佛门。
牛魔王最后也成了正果,但是在《西游记》中,他毕竟是作为一个魔头出现的。这是为什么呢?或许是神牛的故事传到了西域草原游牧民族中,与当地的文化相冲突,从而发生了形象上的变化。或许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文明冲突的结果,或许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牛确实曾破坏甚至蹂躏老百姓的庄稼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它不满的结果,或许是杀牛祭祀因缘解释的结果……
季羡林先生认为《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原型是《罗摩衍那》中的魔王罗波那,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在哪吒砍了牛魔王一个头之后便有另一个头生出来,这与罗摩射掉了罗波那一个头后便又有一个头生出来是完全相同的。在《西游记》中:
太子(按:哪吒)笑道:“大圣勿疑,你看我擒他。”这太子即喝一声:“变!”变得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望颈项上一挥,不觉得把个牛头斩下。天王收刀,却才与行者相见。那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摇头摆尾。才要变化脱身,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象,腾那不动,无计逃生,只叫:“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117]
《罗摩衍那》第六篇《战斗篇》说:“头颅滚落大地上,颈上又长一头颅。罗摩双手灵且巧,作事迅速又利落;又在阵前射飞箭,射中魔头第二个。头颅刚刚被射断,另一头颅又出现;即使罗摩射飞箭,疾飞迅驶如闪电。如此射掉一百个,头颅个个差不多;罗波那仍未死去,依旧健壮又快活。”[118]
尤其是,当罗摩用大梵天很久以前专为因陀罗制造的箭射死了罗波那的时候,维毗沙那哭道:“……罗刹部落的公牛,你终于被强大的罗摩杀死了!”这里罗波那的弟弟称呼他是“罗刹部落的公牛”与牛魔王显然是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的。
印度神话中牛的故事,是如何传到中土的?一般来说,是通过汉译佛经和俗讲变文传来的。陈洪先生指出:“在《大正藏》中,‘白牛’出现283次,‘黑牛’出现72次,可见‘白牛’由于其特有的象征意义而受佛门青睐;相关联的,‘牛车’出现197次,‘牧牛’出现516次。可见佛典中‘牛’的两种比喻意义,用来比喻驯服心性的要更为普遍些。”[119]陈洪先生分别就佛典中白牛的佛理与“牛魔王”进行比勘,得出如下结论:“作者把佛理中‘大白牛’之说与‘牧牛’之说糅到一起,运以己意,组织到取经故事中,便产生了这个丰满的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牛魔王形象。”[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