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伊斯兰教社会组织形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变迁后的门宦教权体制结构

在传统的体系中,门宦的内部结构呈金字塔形,老人家在各种角色组合中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向下依次是热依斯、阿訇、教徒,而且处在不同层级上的角色实际享有不同的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

YAL:老人家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神秘,他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他是一般人没法接近的,我们对他更多的是敬仰。阿訇也一样,也很受一般人的尊敬,在社会上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他们一直很辛苦地宣传教门,老人家也喜欢他们。

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门宦内部出现了老人家权力本位向多元权力主体发展的趋势,即从金字塔形的层级权力结构向菱形多元分散权力结构的转化。菱形结构是金字塔形结构变迁后的门宦的教权层级结构模式。(见图3)导致这一结构性变迁的动力要素就是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寺管会)对基层宗教生活的有效介入及其在“教坊”社区所处地位的不断提升。然而,无论在金字塔形结构,还是在菱形结构中,最基本的关系形态都是“老人家—教徒”关系。

img

图3 进门宦的菱形结构

DLS:以前,属于某一门宦的清真寺的开学阿訇的选聘一般都要得到老人家的允许,如果我们清真寺要搬一个阿訇,我们就要到门宦拱北老人家那里征求意见。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清真寺搬聘阿訇首先要由寺管会成员到各地考察摸底,物色一位学识出众的阿訇,尽管他不属于本门宦,完了之后再由清真寺广大教众民主举手表决,期间还要进行试讲,最后,再到门宦老人家那里汇报。

菱形结构相对于金字塔形结构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层级结构,这是因为“老人家—教徒”关系需要两种平行的路径才能表现出来,两种路径还没能够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系统结构。这两种平行的路径是:

(1)“老人家—阿訇—教徒”

在第一种路径中,“老人家—教徒”关系需要经过阿訇这个中介。这一路径是老人家权威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和表现形式。清真寺、阿訇是穆斯林社区的基本设置和凝聚力的核心;老人家辖有一定数量的寺坊(社区),这些寺坊可能散处各地。老人家通过该寺坊的清真寺和阿訇维系与教徒的宗教性联系,主要表现为清真寺和阿訇在日常宗教活动中强调并奉行本门宦的特色仪式,维护老人家的权威;寺坊阿訇由教主委任,或者由寺坊教民聘任本门宦阿訇并得到老人家的认可。

MAH:属于北庄门宦的清真寺就必须要接受北庄门宦的“干功”(遵守门宦的教义思想和功修礼仪),如果有条件的话,要经常去看望老人家。

(2)“老人家—寺管会—教徒”

在第二种路径中,“老人家—教徒”关系需要经过“寺管会”这个中介。这一路径与前一路径相比较存在一定张力,是老人家权威制的制衡者或潜在的竞争者。在某一具体的寺坊中,寺管会是实际的权力机关,掌管寺坊的经济大权并就宗教和世俗事务做出决定;开学阿訇一般由寺坊选举产生,因此老人家对寺管会的控制能力比较弱[2]。此外,寺管会对老人家的态度将影响到老人家权威制的实施效用,寺管会甚至会成为老人家权威潜在的竞争者。

整体来看,在菱形结构中,老人家、阿訇、寺管会、教徒分别处在不同的权力位点上,他们之间既互动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制衡关系。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是一种具有较强民主化色彩的新型基层宗教自主管理组织。首先,寺管会的委员人选采取由群众酝酿、讨论、提名,委员的选举采取普选方式,由本坊全体教众到清真寺开会,举手表决;其次,寺管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均以本坊全体教众的授权为基础,寺管会班子业绩的考核者是坊内广大信教群众,他们成为社区宗教生活的权力主体;再次,寺管会内部有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和职责分工,有较为健全的财务统计、定期公布、收支管理、使用监督等制度,寺管会成员大多是基层社区中的精英成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MXD:我当“学董”还不到一年,也参加了这次(2008年元月)我们清真寺搬聘阿訇的事情,我们首先到外面物色有学识、有尔林的好阿訇,然后,让他到寺里给大家讲“卧尔兹”,看看大家能否接受和听懂他讲的知识。如果好,清真寺的阿爷们和其他信徒就会说他们接受这位阿訇,同意搬聘他任清真寺的开学阿訇,然后上报宗教局审批,最后向本门宦老人家汇报结果,老人家也同意我们大家的决定。

总之,寺管会的建立及其职能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教封建特权。过去由门宦老人家“放阿訇”的情况已有所改变,阿訇的选聘先由寺管会与群众协商,然后由寺管会全体委员协商确定对象,最后由寺管会主任出面向老人家通报相关情况,这种通报更多的是体现对老人家的尊重,已越来越具有仪式化、礼节化色彩。

然而,在菱形结构中,有时候老人家也有直接与教徒发生关系的情况,无须通过任何中介,或者通过“道堂”“拱北”作为一个中介。“道堂”“拱北”作为门宦特有的宗教设置,体现本门宦的个性和凝聚核心,“老人家—教徒”之间的直接互动有时候就通过道堂或拱北这个中介来实现。因此,在菱形结构中,老人家权威制较少通过“寺管会”路径发生作用。

MBH:门宦老人家是我们生活中的模范,我们要遵守老人家让我们做的事情,不做他不允许的事情。我们要经常和老人家保持联系,这样对自己的教门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拱北,因为拱北是我们老太爷的总根子,我们不能丢弃他。现在有一部分人,不上拱北,不探望老人家,我觉得这样不好,我们的教门就没有保障了。

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门宦对穆斯林寺坊的整体性控制能力逐渐减弱。主要是对具体的教徒个人或家庭实施其控制能力的减弱,这与先前金字塔形结构中的严密的教权层级结构和强大的控制能力有着显著的差异。

从时代和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门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最初苏非教团平面同心圆式的结构模式演变成为一种教权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模式,这种金字塔形结构对门宦的教权体制和运营方式有过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再到后来,即在1958年后,国家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宗教封建特权逐渐得以废除,民主性的宗教生活越来越被广大信教群众适应和称道,原先金字塔形的门宦教权结构逐渐演变为结构较为松散的菱形结构模式,且这一模式通常通过两种路径来实现门宦教权中“老人家—教徒”之间的核心互动关系。其总体变迁过程如图4所示。

img

图4 教权结构演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