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旅游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的差异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与制造业集群一样,旅游产业集群具备制造业集群所拥有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和成员间的联系等特征。然而基于旅游服务业自身的特点,旅游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之间又存在着明显区别。
一 产业布局
传统的商品制造企业可以在原料地集聚,也可以在消费地布局,究竟是布局于原料地还是消费地,取决于该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原料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地理、经济距离。服务业集群往往是集聚于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而旅游产业则是服务业中比较特殊的行业,既不能脱离消费地,更离不开资源地。由于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交通、资源依赖性,旅游产业集群往往形成于旅游资源条件好且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的旅游地。
二 成员联系
制造业集群企业间的联系以纵向为主,而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联系较为复杂。由于制造业的分工协作是沿着产业链进行的,企业间形成了明显的上下游合作关系。而在旅游产业中,往往同时存在至少三种类型的关系:(1)在同一产业链条或同一要素行业内,企业间形成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横向联系。(2)食、住、行、游、购、娱等各要素行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食、住、行、游、购、娱等各要素行业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上下游关系,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横向联系。这些要素行业的企业基于基础设施共享、区域品牌共享而集聚,具有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等特点,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太紧密的联系。(3)旅行社业与各要素行业之间的纵向联系。在旅游产业内部,旅行社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较为特殊。它与各要素行业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呈现出明显的上下游关系。因此,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往往形成以横向联系为主、纵向联系为辅的“纵横交错”的网状联系。
三 创新活动
相对于制造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较为特殊。在制造业集群中,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大量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创新——主要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一般来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型企业往往选择产品创新,而大型企业会更倾向于工艺创新。[23]当某些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创新取得成功后,集群内其他企业可能会模仿其创新成果,进行创新改进(模仿创新)。这样,集群网络就为创新知识的溢出提供了载体。在制造业集群内,往往存在一些投资大、周期长的工艺创新。工艺创新往往由大型企业主导、中小型企业共同参与来完成。[24]与制造业相比,旅游服务业集群内的创新不那么明显。这倒不是说旅游服务业不能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而是传统技术主义的研究开发指标不能准确描述旅游服务业所发生的创新。与此同时,旅游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旅游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难以获得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外显性使得旅游企业的创新在技术上也易于被竞争对手模仿。旅游企业的创新可能会面临外部经济而内部不经济,不仅成功的营销战略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且新开辟的旅游线路也无法避免让竞争对手“搭便车”。因此,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旅游产业集群内的创新不仅不易衡量,而且动力不足。
[1] M.E. Porter,“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e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6,No.2,1998,pp.77-90.
[2] 庄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第13页。
[3] 夏正超、谢春山:《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8卷第4期。
[4] M.E. Porter,“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e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6,No.2,1998,pp.77-90.
[5] 夏正超、谢春山:《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8卷第4期。
[6] 相阵迎、徐红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述评》,《旅游科学》2007年第21卷第6期。
[7] The Cluster Consortium,“The South African Tourism Cluster”. The Cluster Consortium Strategy in Action Report,1999,pp.38-60.
[8] S. Nordin,“Tourism clusting &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 ETOUR Utrednings Serien Analys och Statistik U,No.14,2003,pp.1-90.
[9] K. Weiermair and C. Steinhauser,“New Tourism Clusters in the Field of Sports and Health:the Case of Alpine Wellness”.12th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Leisure Symposium,Barcelona,2003,pp.1-17.
[10] 秦立公:《旅游成为桂林主导产业的战略思考与战术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1卷第2期。
[11]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 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8期。
[12] 夏正超、谢春山:《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8卷第4期。
[13] 钱宏胜:《三门峡市旅游产业集群空间培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第20—21页。
[14] 卞显红、闫雪:《内生与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研究》,《商业研究》2012年第8期。
[15]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第47页。
[16] J. Jackson,P. Murphy,“Clusters in Regional Tourism:An Australian Cas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33,No.4,2006,pp.1018-1035.
[17] 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旅游学刊》2006年第21卷第8期。
[18]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第47页。
[19]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第47页。
[20]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第75页。
[21]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第78页。
[22] 刘锦英、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经济经纬》2006年第3期。
[23] G. Bonanno,B. Haworth,“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and the Choice betwee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16,1998,pp.1-26.
[24]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5年,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