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爱德华兹中国接受史
一般认为,中美两国文化的真正“互看”始于十九世纪美国传教士来华。第一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不仅与马礼逊一起创办《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文化,还写作并出版了第一部全面介绍美国地理、物产、历史、制度等方面的中文著作——《美里哥合省国志略》(ABrief Accou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838年)。此书对于在中国知识界建立起美好的美国形象居功甚伟,据说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对美国的描绘多基于此。当然,这也是中文读者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到美国的建国史及其与基督教信仰的密切关系。不过,由于所涉内容极广且极简,该书并未提及“大觉醒运动”,更遑论爱德华兹其人。其后数十年间,伴随着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炮火,中美文化间的交流急剧加速,特别是到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前往美国留学游历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知识界对美国文化之方方面面的了解愈加全面和深入。不过,若具体到乔纳森·爱德华兹,据本人目前所掌握到的资料来看,中国学界最早正式瞩目于此人可能要晚至20世纪30年代,且是在文学界。1933年,张越瑞所著的《美利坚文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该书第二章《殖民时期的美国》中,作者用了近一页的篇幅介绍爱德华兹如下:
提到十八世纪美国的宗教复兴,便不由你不联想到伟大的爱德华(Joanthan Edward,一七〇三——一七五八)。他是大觉醒运动的魁元,恢复法国神学的一个首领。法国神学的组织根基于命数的教条,为拥护这原理而反对唯俗论,他写成《意志自由论》(The Treatise on the Freedom of the Will),内中证明意志作用不是自由的,而是被运数支配的。他的声名有三方面:(1)美国伟大的形而上学者,(2)伟大的神学家,(3)有诗才的宇宙论者——认宇宙的一切现象是神爱的表现。生平事迹很像意大利的诗豪但丁(Dante)。他也有比德利(Beatrice)一样的爱人。因为她,他做过一篇赞美诗式的散文,写一个处女对于神权的爱慕。宗教复兴运动中,他得到她不少的帮助。像但丁,他经过一度漂流的生活,消受过环境的窘迫。作品固然有晦涩、庄严的毛病,实则他不但表现了他学问的渊博处,而且暴露了他的人道主义。[2]
1934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另一本由张越瑞编写的《英美文学概观》,其中“美国文学”部分也提到了爱德华兹,内容则是此段的缩写版。今天看来,这段介绍本身是极为简略粗糙的:以“法国神学”指称清教所传承的加尔文主义,以“命数”、“运数”这样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来翻译加尔文主义的神学术语,以及对爱德华兹三方面名声的概括等都有欠妥当。不过,张著以“伟大”一词形容爱德华兹,不仅指出其神学思想渊源、特征及代表作,还将其与但丁相提并论,对其文学风格的评价也算中肯。
事实上张著并非第一本中国人编写的美国文学史。早在1922年,曾虚白的《美国文学ABC》即已面世。可惜的是,此书只字未提爱德华兹。其中原因下文将有分析。至于张著对爱德华兹的介绍,在随后十多年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里也未能延续下来。50年代以后,国内有关美国文学的研究有所恢复,但无论是1955年出版的《外国文学情况汇报》(第五辑:美、英文学情况特辑),还是1958年出版的译著《美国文学史》(克罗福特等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都不再提及爱德华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80年代。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内出版的几种美国文学史著作仍然难觅爱德华兹的踪影,其中包括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文学简史》(董衡巽等著)、198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等著)以及1983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文学名家》(宁倩著)等。直到1985年,英国人M.堪利夫所著的《美国的文学》一书得以在内地出版,国内研究者们才真正了解到北美殖民地时期较为完整的文学风貌,以及20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学界爱德华兹研究的概况。
不过,在港台地区,堪利夫上述著作的中文译本则早于50年代和60年代即已面世,其中台湾版最早在1957年由东方出版社推出,张方杰翻译;香港版则最早在1963年由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1976年该社又出了增订版。此后,1975年此书由美国大使馆文化处再次在香港出版,1983年出第二版。[3]在这本书中,堪利夫非常简略地介绍了美国学界在20年代和30年代对清教徒百般责难、却在随后突然转向对清教徒文学大加肯定颂扬的戏剧性过程,并且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整个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徒文学的全貌。书中提到了众多当时著名的清教徒牧师及作家(包括爱德华兹),并对每个人的作品风格与局限做了简短评价。作者指出,转向后的美国学界认为,“就殖民时期的艰苦情形而言,新英格兰在文学上(如果把神学、历史、编年史、私人日记等均列入文学之范畴内)却有惊人的产量。特别是爱德华兹,被视为具有渊博学识的一个作家。”而对于这一突变,堪利夫自己的评价是:“反对清教徒的人过去对于清教徒的诋毁未免过火。但是,现在在相反的方向上亦略有偏袒之虞,当然其偏激远不若过去诋毁时之甚……美国的文学史家,在探索‘可用的过去’中,自然地要将他们的文学系谱,尽量地往前推溯,并坚持主张它的完整性。他们并欲建立一个清教精神的传统。在许多方面,他们对于殖民时期之文学作品的重作解释与估价,是很需要的。”[4]不过,堪利夫在此书中明显倾向于文学本位的观念,因而对清教文学的总体评价不高,对爱德华兹尤其如此。他否认爱德华兹对后世美国文学有重要影响,对于其自身的文学成就,他也仅约略提到了《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和《意志的自由》等几篇文章。[5]即便如此,鉴于此书对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的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影响甚巨,在其之后,爱德华兹终于成为中国学者笔下一个较为常见的名字。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学界对于美国文学的研究日益兴盛,在不断涌现出的各类美国文学史著作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爱德华兹。1990年出版的英文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对爱德华兹做了长达四页的介绍,除简述其生平及主要贡献外,还提到了他的许多作品,如《个人自述》、《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神圣事物的形象或影子》等。这部书应是中国学者较早较全面从文学角度介绍爱德华兹的。在它之后数年间出版的几本由国内学者撰写的美国文学史著作对爱德华兹的介绍均极简略,远不如此书。除此之外,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还翻译引进了不少西方人撰写的美国文学史,如彼得·B·海著的《美国文学掠影》(1992)、罗伯特·斯彼勒著《美国文学的循环》(1993)以及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1994)等,其中尤以《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最为重要。言其重要,不仅因其篇幅相对宏大,还因为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它第一次较为详尽地勾勒出了“大觉醒”时期美国宗教思想界复杂激烈的斗争状况以及相关的作品情况。有关爱德华兹的分析与介绍被置于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在与同时代其他基督徒作家(包括其同道者和反对者)的比较中界定了爱德华兹的神学脉络、风格特点与历史贡献,使读者对美国历史上的这一独特时期以及作为这一时期重要人物的爱德华兹的历史地位及文学特色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6]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界对爱德华兹的研究兴趣明显提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全面开花之势。文学史方面,台湾学者朱立民所著的《美国文学1607—1860:殖民地时代到内战前夕》于2000年面世。相比此前的诸多美国文学史著作,朱著主要依托于具体作品来分析爱德华兹作品风格和思想特色,因而显得更为切近生动、颇具说服力。比如他大段援引了《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God)的英文原文,以说明“爱德华兹反复运用几个重要的字眼和比喻,好像用一把钉锤不断地打在听众的心坎上,几乎使他们换气都发生困难。……他一句紧接一句地逼上听众的心头,‘动人’的力量是无可讳言的。”[7]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在大陆出版的各种美国文学史虽中英各异、繁简有别,但大多都会提到爱德华兹其人了。其中,2008年在北京出版的《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一卷》中文简体版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系统性向中文读者介绍了爱德华兹的思想特质、语言艺术、美学成就及其对文学史的影响。与《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侧重刻画大觉醒时期牧师作家群像不同,剑桥版对爱德华兹的宗教生涯及其作品都给予了详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爱德华兹作品的文学特色与美学贡献,其中有一些界定对于中文读者而言是相当新颖的,比如该书称爱德华兹是一位“语言艺术家”,善于“运用自然意象将客观世界和神的世界结合在一起”;善于“用修辞丰富和情感夸张的语言力图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他复杂的情感”,并称这种语言风格乃是“先验主义风格的先驱”。[8]此外,该书还以较多的篇幅阐述了爱德华兹的美学思想,认为爱德华兹著作中极力赞叹世界之美的段落“会使他赢得文学理论家的头衔”。[9]这些观点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今日中国学界对爱德华兹的主流认知。除此之外,近些年已涌现出一些从更为切近和微观的角度对爱德华兹文学贡献的研究,如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位论文《从文体学视角及圣经影响探析乔纳森·爱德华兹布道词〈落在愤怒的上帝手中的罪人〉》和《对乔纳森·爱德华兹布道文圣经影响的文体学研究》等。
在文学领域之外,史学界和宗教学界按理是更应关注到爱德华兹的。然而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些领域对美国清教运动以及爱德华兹的研究也基本是乏善可陈。据四川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组统计,在1901—1949年间,国内17种报刊上所发表的有关美国史的四千余条论文资料中,几无一条论及乔纳森·爱德华兹[10];而在1949—1982年间,国内报刊上共计发表了五千余条有关美国史的研究资料,其中竟然也只有一篇是直接有关爱德华兹的,那就是陆凡于1982年在《文史哲》杂志上发表的《美国的清教徒及清教徒文学》一文。[11]著作方面,1957年版的《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仅在第三章第三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英国殖民地间矛盾的加剧”)以区区两百字左右的篇幅提到“大觉醒运动”和爱德华兹,其中的评价如下:“爱德华兹是资产阶级的神学者,他不过是利用劳动人民反抗情绪,发动一种宗教革新运动而已。”[12]这应该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史学家们并非不知爱德华兹其人,而是由于宗教在政治经济为主导的治史观下实在并不重要,因而吝于笔墨;即便谈到,也囿于国族阶级之分不能对之做客观精准的评价。即便到了90年代,中文学界对美国史和基督教史的研究兴趣渐增,但关于“大觉醒运动”和爱德华兹的研究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陈旧和欠缺的。例如1992年出版的《美国的崛起》在第五章第三节以整三页的篇幅简单勾勒了“大觉醒运动”的全貌,但是对爱德华兹的介绍不足半页,且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仍然沿袭了黄绍湘著的观点,即认为“大觉醒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是美利坚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13]
大致来讲,中文学界关于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运动和爱德华兹的研究、特别是宗教学视角的研究自21世纪才开始进入真正起步的阶段。2001年,国内出版了爱德华兹名作Religious Affections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名为《信仰的深情:上帝面前的基督徒禀性》。这也是大陆中文读者第一次有机会读到爱德华兹的代表作。同年,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亦推出此书的中文译本,名为《宗教情操真伪辨》; 2003年,台北又出现了一个赵中辉译本,名为《复兴真伪辨》,与此同时,香港学者余达心爱德华兹专论《感受圣灵大能的思想家——爱德华兹》面世。在内地与港台学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宗教学界终于开启了对这位著名神学家的深度研究。自此以后,史学界和宗教学界陆续出现了一批以北美早期清教主义或爱德华兹本人为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如《乔纳森·爱德华兹和第一次大觉醒》(2004)、《乔纳森·爱德华兹神学思想初探》(2008)等。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将爱德华兹描绘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依靠历史背景的烘托以及与其他美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对比来突出其历史坐标,而是开始深入研究其复杂而独特的思想体系,研究主题日益细化,研究视角则日益多元化。2006年,美国人海伦·霍西尔所著的《爱德华兹传》中译本面世,这是第一个中文版的爱德华兹传记; 2012年,另一部爱德华兹传记《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出版。借由它们,中文读者终于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位美国史上重要思想家的成长历程、时代语境和思想风貌。2013年,北京三联书店推出了Religious Affections的又一个全新中文译本,书名更改为更符合原意的《宗教情感》。这些论文和书籍的出版预示着未来中文学界关于爱德华兹的研究会朝着更加深入具体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