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超过年均9%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世界第二经济体日本4044亿美元,终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四十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10年的29524元[3],大约4361美元,按照世界人均GDP衡量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
从居民生活水平角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农村2.5亿贫困人口,到1991年,我国已基本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2001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居民生活的小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居民消费结构也明显优化,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上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10年的367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1981年的38元增加到1628元,消费占比均大幅度提升。
居民的食品消费、健康、医疗、居住环境、家庭消费品、交通以及休闲度假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来自家产粮食,基本食品消费(如粮食、蔬菜、食用油等)呈现下降趋势,而高脂肪、高蛋白以及水果等食品消费呈现明显增加,居民食品消费逐渐由“主食型”向营养更为齐全的“副食型”转变;居民服饰消费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以及品牌等,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63元,城镇居民为1444元,比80年代初均增加了近十倍的支出总量;居民居住环境大幅度改善,住房卫生条件、供暖条件、饮用水以及住房外部环境均呈现大幅度改善,家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进入普通家庭,特别是近年来汽车普及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居民休闲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多彩,旅游成为我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新方式;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度增加,每年增速近20%,居民的教育投资理念不断增强,教育支出大幅度增长[4]。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图1.1为我国1978年至2010年真实人均GDP水平和居民主观幸福感趋势图。真实人均GDP数据来自中国历年统计年鉴,通过GDP平减指数计算得到,居民主观幸福感数据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世界价值观》[5]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对中国的调查,每轮调查的数据样本量分别为1000个、1500个、1000个和2015个。该调查包含了对居民幸福感的问题“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来,目前您生活的愉快吗?”答案从1到4分别为,“很愉快”、“愉快”、“不太愉快”和“一点都不愉快”。
由图1.1可知,从1978年至2010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呈现出持续的增加状态,且增加的幅度和速度都较快,但居民主观幸福感却并未呈现相似的增加趋势,而是1995年居民幸福水平低于1990年,而后,2000年幸福水平最高,2007年又出现下降的情形,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居民的平均幸福感水平分别为2.054、1.948、2.132和2.061。从1990年至2007年,居民幸福感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并未带来居民幸福水平的提高,即便在此期间居民的各方面生活水平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图1.1 中国人均GDP(1978—2010)与居民主观幸福感(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数据计算得到。
以上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幸福悖论”。不仅在我国,世界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均表现出此种收入与居民幸福不一致的状况。
[1]法国社会学家图海纳(Touraine)关于法国90年代社会结构最重要变化的描述。
[2]刘瑞霞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新领域——前景理论》,《运筹与管理》2005年第2期。
[3]名义人均GDP。
[4]《辉煌的成就、伟大的跨越》,《经济日报》2011年7月4日。
[5]数据详尽描述请参见第三章第一节数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