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滞胀形成原因的理论探讨
面对美国滞胀状况的形成,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一)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互相强化”论
最先对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提出质疑的是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1968年,弗里德曼就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交替关系给予抨击。他指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并不存在。
图4-7 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1959-1981)
资料来源:M1数据来自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M1A Money Supply(Currency plus Demand Deposits)(Discontinued Series)。笔者将月度数据加总成为年度数据。以1959年为基期计算各年的货币增量百分比。
弗里德曼指出,只有在人们具有“货币幻觉”时,他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即没有意识到货币贬值的时候,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总需求”政策才有可能收到暂时的“成效”。一旦人们从经验中学习,把通货膨胀预期调高时,失业率就会回到原有水平。而政府为了维持低失业率,又不得不进一步增加货币投放。于是就产生出了恶性循环。结果是,不仅“充分就业”不能实现,而且还会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从长期看,失业率总是处在由于摩擦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所引起的“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任何试图将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努力,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
货币主义的观点在治理美国滞胀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次在通货膨胀发生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紧缩银根也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法宝。但是随着经济运行机制的逐渐复杂,货币的统计范围的变化,通货膨胀衡量指标内涵的不断变化,货币主义在应对现在的通货膨胀中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
(二)哈耶克的“失业紧跟通货膨胀”论
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应完全归咎于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错误诊断和错误处方的后果。他断定,失业的原因不是由于总收入的不足而引起的需求不足,而是由于使每个经济部门的劳动力供求相等所需要的相对工资失去了平衡。换言之,失业的原因在于背离了均衡的价格和工资,而在自由市场和稳定的货币的条件下,均衡的价格和工资是会自己建立起来的。
哈耶克竭力反对凯恩斯主义者关于以通货膨胀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主张。他认为,通货膨胀不是解决失业的办法,也不是保证充分就业的手段;相反,它必将导致对劳工的错误指引,造成更多的失业。
哈耶克认为,为了实现预定的充分就业政策的目标,通货膨胀往往必须按加速度来进行。一旦通货膨胀放慢或者停止加速,这些具有暂时吸引力的工作就会消失,因而劳工成为“过剩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这样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失业必然比最初设想要防止的失业更多得多”。这就是哈耶克认为的当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发的停滞膨胀的根本原因所在。
作为自由主义经济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反对政府制造通货膨胀预期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他反对政府任何形式的干预,这对于已经陷入滞胀的美国经济来说,肯定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哈耶克的观点作为理论上的探讨,有其显著的学术意义,但是一直未能纳入政策制定者的视野。
(三)罗宾逊和卡尔多的“市场操纵”论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罗宾逊和卡尔多从不同类型的产品或市场出发对价格的决定问题作了以下论证: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对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是既定的,其价格变动是调节未来生产和消费的“信号”。而制造品市场价格(至少在大部分生产集中在大公司手中的现代工业社会的市场上)则是被“操纵的”,也就是说,由生产者自己确定的。企业首先区别出可变成本(直接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化,如直接的劳动与原料成本),然后按工厂的标准开工率计算出平均一般管理成本(包括折旧费),最后,在以上两种成本之上,多少按照企业对现有情况所许可的判断,加上一个纯利润幅度。因此,工业品价格是结合“完全成本原则”和“垄断程度原则”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罗宾逊认为,当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商品供应线上的成本上升,而且它还不得不传递下去。强大的工会、企业经理和有组织的同业,都不断地要使他们各自的收入提高。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必然有增无减,而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低收入家庭为了弥补实际工资的减少,还不得不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因此,通货膨胀不仅不提供较多的工作职位,反而会使劳工市场的供给增加,物价同失业一起都上升,即菲利普斯曲线已破产了。
罗宾逊和卡尔多对“停滞膨胀”所作的解释,实质上并未跳出“成本推进”或“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论的窠臼。罗宾逊甚至把通货膨胀归因于各阶层为自己的收入提高而相互争夺的结果,这样,当然掩盖了通货膨胀的实质性。
(四)希克斯的“两种价格体系”论
希克斯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至少存在两种市场:一种市场是“固定价格”市场,其价格由生产者来决定;另一种市场是“弹性价格”市场,其价格仍然决定于供求关系。他指出,只有通过对这“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
希克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历史区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60年代后期以前),通货膨胀是需求性的膨胀,它主要是按照菲利普斯曲线发生的;在第二阶段(60年代后期之后),提高工资的社会压力居于统治地位,不管劳动力缺乏与否,工资总得提高。因此,经济衰退时期工资上升的程度将与经济繁荣时期工资上升的程度相等或接近于相等。这就是与经济萧条并存的通货膨胀,即滞胀。
在希克斯看来,在一个完全弹性价格的经济体系内,存在着一种带有大量失业的膨胀性均衡状态。在这种均衡中,不管是什么样的通货膨胀率,由于价格具有完全的弹性,人们就可以在他们所缔结的每项合同里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因此,通货膨胀就不重要。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通货膨胀却不是像弹性价格体系内的通货膨胀具有均衡性,由于“公平工资”的“追赶”,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普遍发生,所以它不处于均衡状态。而且,当存在着两种价格市场时,弹性价格市场的物价上涨并不会因处于“膨胀性均衡”状态而无关大局,它必定对固定价格市场发生逐渐的影响。这样,通货膨胀与失业就将无限期地并存下去。
希克斯的论证只不过是将“工资推进”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论加以调和折中,最后归结为市场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而造成了结构性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