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教师课程取向的研究是基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近十年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我国中小学课程应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等。对教师而言,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就需要掌握国家的课程标准、熟悉学科内容和学生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发和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这对习惯于按照全国统一的教科书进行教学的一线教师是一大挑战。
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组织了各类教师培训,以帮助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因此,在课程改革走过近十年的时间节点,有必要对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理念和实际的课程行为进行研究。这对了解我国新课程实施状况,反思和分析影响新课程实施成效的主要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地区由于历史、自然、传统等原因,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西北地区新课程改革研究,是提高西北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课程取向是指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包括教师对课程理念、学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学术界采用较多的是学术理性、社会重建、科技发展、认知过程以及人文主义五种类型的课程取向。教师课程取向不仅体现教师在观念层面对课程诸多要素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也是教师课程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观念在实践层面的现实表现。
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课程取向研究的问题、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对教师课程取向进行研究的设想、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包括: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取向?特点如何?教师的课程取向与其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教师的课程取向与新课程理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相关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对课程、课程取向、以及课程实施三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课程的不同定义及组成要素的梳理,是开展教师课程取向研究的前提。不论在哪一层面讨论课程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课程的本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的应用(包括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两个方面,因此对教师课程取向进行研究,不仅是探讨教师观念层面的价值取向问题,同时也是对教师如何实施新课程的研究,结合这两部分才能准确地反映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因此,作者对课程取向和课程实施均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研究设计结合宣称理论和使用理论两种行动理论,主要从教师的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对教师课程取向进行研究。教师宣称的课程取向主要通过问卷法进行研究。问卷修订自香港中文大学张善培教授的教师课程取向问卷。而教师实际使用的课程取向主要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主要在甘肃省兰州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选取了35所中小学的94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按照方便原则,分别选取了城市和农村的小学和初中各两所,选择了12名教师(含校长)进行课堂观察及访谈。
数据分析表明,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的认同度还是很高的,教师对不同类型课程取向的认同度从高到低分别是认知过程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技发展取向、学术理性取向和社会重建取向,教师对学术理性取向和社会重建取向的认同度较低。在认知过程、人文主义、社会重建、科技发展四类取向中,与强调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发展、个性全面发展、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与新课程理念一致的题项上,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得分较高,这表明教师在观念层面的课程取向与新课程理念一致。而学术理性取向偏重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教师的得分偏低。但在教师实际使用的课程取向中,学术理性取向占有明显的优势。教师观念层面的课程取向与实际使用的课程取向之间存在矛盾,本书对这方面的探讨主要从学校文化层面展开,校本教研、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是造成教师以学术理性取向为其实际使用课程取向的重要原因。如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校本教研的制度完善、活动理念、数量以及质量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教学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量化,造成了教师疲于应付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与考核,教师缺乏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中去;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本书还对教师课程取向理论本身进行了探讨。教师课程取向中的社会取向应对社会重建和社会适应取向进行调试。科技发展取向主要倡导技术的运用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这类课程取向不同于其他教师课程取向倾向于社会、人文、学术或者认知的目标,并没有具体的学生学习目标的倾向性,因此科技发展取向与其他四类课程取向不在同一个分类标准下,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一地域的一项研究不可能反映改革的全貌,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从教师课程取向的视角对新课程在西北地区实施的现状有所了解。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很多师长和同行的支持。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读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导师,西北师范大学的王嘉毅教授。每当研究或写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跟老师的交谈总是能够给我启发和信心,这不仅帮助和支持我完成了书稿,同时也影响了我未来的学术之路。感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王鉴教授,王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旁征博引又不失幽默,令人印象深刻、收获良多,本书的写作得到了王鉴老师诸多有益的建议。感谢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善培教授,为本研究的工具修订以及教师课程取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指导。还要感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孙明符教授、李瑾瑜教授、傅敏教授、赵明仁教授,对研究的选题和书稿的写作都给予了中肯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感谢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勇、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校长魏永胜、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东乡师范学校书记汪益淬的大力支持,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要特别感谢个案研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的理解、帮助与支持,在这里不能写出他们的名字,但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与老师们的情谊。感谢家人的无私奉献和陪伴,心中有安宁,身后有依靠,惟愿长相伴!
最后,我衷心感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资助,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周晓慧老师,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限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本书在内容方面一定还有不妥和再完善的地方,敬请专家和同行不吝赐教。
王娟
2017年末于美国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