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关于艺术的断代史、局部史的研究,相较宏观的全史研究,如《中国艺术史纲》《中华艺术史》《西方艺术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美术通史》等,还是相对较少的。而对仅有四年多一点的所谓上海“孤岛”时期的艺术期刊作专门的研探,则更为鲜见。以往对于上海“孤岛”时期艺术涉猎较多的大概是电影和戏曲、话剧。传统的观点基本上是对左翼电影、当时由共产党地下组织所领导的上海剧艺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而对“孤岛”时空下所出现的各类艺术本身虽褒贬不一,但持批判、否定的言论较多。游溪博士的这部《“孤岛”气候与海派气质——“孤岛”时期艺术期刊研究(1937—1941)》的专著,则力图从期刊研究的视角,对“孤岛”时期的艺术、艺术论做出更为合理和全面的诠释,并将之融入整个“海派文化”的演进之中,把它视作“海派文化”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给予尽量公允的还原、分析与评价,从中见出海派文化在这一时期对现代性的吸纳与转换,海派文化和市民审美心态的多元性认同,艺术期刊对于都市的现代性文化建构,以及矛盾中的变化,变化中的救赎和曲折发展。由此可见,这部专著的视角较新颖,话题本身就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是一部值得推荐、能引发人们产生多方面启迪的、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该专著从对“孤岛”艺术期刊的特殊“气候”、演变和类型特征与海派文化之关系的论述起笔,推出“孤岛气候”对这一特定时空中海派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海派文化于“孤岛”艺术期刊间所出现的互文性。接着,较详细地论证了应如何从“孤岛”艺术期刊来审视海派文化在这一时期中的现代性回响,论及“孤岛”艺术期刊的现代性审美特征,“高雅与通俗并行的现代白话文”“经典形式与带趣味美感的图片”“现代性艺术启蒙中的艺术理论探讨”“文化的自觉”“艺术家的身份探寻”“都市现代性文化建构”,特别是强调了女性解放、恋爱自由、民主平等在艺术文化中的不断扩散和启蒙人的心智。接着,又分析了“重商的海派文化与‘孤岛’的娱乐性艺术期刊”间的互动效应,如强烈的商业诉求,对明星、女性、身体的娱乐性消费,在冲突与妥协中所形成的战时娱乐空间,等等。而后又引申出“隐晦中砥砺:‘孤岛’艺术期刊的价值取向与海派文化的曲折发展”,在阐述抗日救亡的思想宣传、艺术精英的文化坚守后,分析了“隐晦表达”其实是一种生存智慧,规避敏感话题和战时对民族立场的隐喻表达的背后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为了激发“孤岛”居民大众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又带出了所谓“京派”“海派”之争背景下的海派艺术特征与拓展,从“孤岛”艺术期刊来管窥海派文化的自我救赎,从中也可看出“孤岛”时期各类艺术家、艺术评论者对电影、话剧、戏曲、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在倡导通俗化、大众化的同时,希冀提升高尚娱乐、探讨艺术规律所做出的努力。最后,在对“孤岛”艺术期刊的总体评价中,对其价值与地位给出了她自己的评定和分析,认为“孤岛”艺术期刊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建构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和重要影响力。在本书的结尾处,还附录了“孤岛”时期艺术期刊汇总表,以利于其他学者可作进一步的升发和研究。
总之,此书从“孤岛”时期艺术期刊这一较小、较独特的视角,来窥探一个特殊的历史时空中海派艺术与海派文化的生存、救赎与发展,期间所发生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性、大众消费与精英意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冲突、互渗、妥协与重构,的确是耐人寻味而又合乎近代海派艺术文化发展之逻辑的。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史论结合,材料的翔实和较充分的运用等特点,在游溪的研究中随处可见。不过,由此而引出的对“海派文化”的研究,却是一个可以也应该作更深入和更细致的分析,也会涉及更多层面的课题。这当然不可能仅仅由对期刊的梳理所囊括。如游溪对此论题感兴趣的话,当可从中发现更为丰富的学术思考,作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由此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开始。当然,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游溪还年轻,学术道路还很长,相信凭她的能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一定会再接再厉,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更扎实、更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这是游溪在其博士论文的原稿中进行修改后的第一部著作。作为她的导师,能见到她的博士论文付梓成书,我深感欣慰,这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在此,既对她的努力表示衷心祝贺,也寄望于她的后发之力能为学术界做出更多贡献,如此,才能如俗话所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匆匆数言,就此打住,是之为序。
金丹元
2017年2月于上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