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国的寂寞?:诺贝尔经济学奖何时花开东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将围绕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或主题进行讨论。从分析的层次上看,我们拟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

从实践层次,分析作为经世济民的经济学,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是如何的,我们希望从中阐述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间或讨论日本的情况。

从学科发展的层次,我们分析作为一个学科的经济学在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的发展情况。我们这部分希望探讨的是学科发展的规律性和方法论的东西,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学的长足发展,也要看到与国外相比,中国经济学还存在的巨大的问题和缺陷,这是一个中西比较的评论部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身的社会学价值,并对主流经济学的现状做探讨,分析学科的发展、困境、批评与挑战。

基于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提出以下观点:(1)重视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不能忽略影响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2)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学研究和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的鸿沟;(3)由于经济学奖项的象征意义,我们需要破除“迷信”,合理客观地对待诺贝尔经济学奖;(4)对于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我们要反思当下美国主导的经济学,也要看到经济学其他的发展途径,以及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本书的内容,所持的观点,我们并不期望能够让读者们全面接受,我们只是希望本书能够使人们更关注诺贝尔奖,更关注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对公众对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的态度有所了解,对经济学的外部世界如何看待经济学,有所了解。知道这些,或许将有助于经济学家、经济学能够更加近观现实世界,理解在那么多的关于经济学的流言蜚语和谩骂当中也存在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期许。我们也希望公众,以及一些对主流经济学持批评或批判态度的人能够对经济学的发展更加宽容,能够注意到经济学自身的进步,并尊敬和欣赏它们。罗伯特·席勒曾言,正如医生们没法预测疾病一样,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能预测到金融危机;但是,正如医生们一样,经济学家们给世人生活带来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19]当然,这些话对于中国的经济学也完全适用。

黄晓勇曾在评论国内大学教育时提出:“不反对到国外学习交流,但是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以为才是中国的学者应该集中精力所做的!”近40年的改革开放,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学从恢复、引入到快速成长的黄金时代。中国何时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离中国人还有多远,在当下并不重要,中国经济学家回归研究之本,实现“经世济民”的使命更为重要。


[1]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印本),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6—397页。

[2] [美]保罗·萨缪尔森:《序言一:个体学者的传记与学科传记关系的反思》,载于[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姆·巴耐特《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曹和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3] 这似乎也再次印证那个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对于一个问题,十个经济学家会提出十二个观点。

[4] 林毅夫:《总序》,载于《论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海外主要有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认为中国模式是存在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尚在形成之中,现在提出还为时过早,德国的托马斯·海贝勒就持这种观点。第三种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是东亚模式的模仿和“华盛顿共识”的翻版,中国30多年的成就可归结为“实用主义”。中国发展的组成部分——经济、政治、社会和外交等方面都难以找到既有独特性又有可复制性的因素。哈佛大学的傅高义、布鲁金斯学会的沈大伟都持这种观点。参见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后文会看到,国内学者张宇燕大致也同意第三种观点。

[6] [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7] 李普赛特(Seymour Martin Lipset),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

[8] 社会科学方面,我们从日本翻译中借鉴了许多。朱绍文先生认为,这说明日本很早就向世界寻求系统知识,很早就有相当高水平的社会科学译著。如《国富论》的权威日译本至少有五种,《资本论》权威译本也有五六种之多。正因为他们认真理解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内容,所以转译汉字的译名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我国学者却理解得不深不透。参见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421页。

[9] 安德罗·E.巴谢伊:《日本的社会科学》,载于[美]西奥多·M.波特、多萝西·罗斯主编《剑桥科学史》(第七卷 现代社会科学),第七卷翻译委员会译,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451页。

[10] 安德罗·E.巴谢伊:《日本的社会科学》,载于[美]西奥多·M.波特、多萝西·罗斯主编《剑桥科学史》(第七卷 现代社会科学),第七卷翻译委员会译,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452—453页。

[11] 见本章开头的引语。

[12] [美]保罗·萨缪尔森:《序言一:个体学者的传记与学科传记关系的反思》,载于[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姆·巴耐特编《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侯选者的对话》,曹和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3] 钱颖一:《中国特色与中国经济研究》,《企业家日报》2015年9月20日。

[14] [美]海尔布隆纳:《经济学统治世界》,唐欣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

[15] 《诺贝尔奖演讲全集》编译委员会编译:《诺贝尔奖讲演全集·经济学卷1》,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16] [英]马克·布劳格等:《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张大宝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17] 玛丽·S.摩尔根:《经济学》,载于[美]西奥多·M.波特、多萝西·罗斯主编《剑桥科学史》(第七卷 现代社会科学),第七卷翻译委员会译,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18] 钱颖一:《中国特色与中国经济研究》,《企业家日报》2015年9月20日。

[19] [美]罗伯特·席勒:《经济学家有什么用?》,观察家网,http://www.guancha.cn/LuoBoTe-XiLe/2015_01_20_3068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