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典型旅游开发地旅游发展现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和地区分布差异性的特点。随着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开发地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地居民的满意度,课题组于2012年7月展开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涵盖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内蒙古共6个西部地区,覆盖到秀山洪安边城、彭水阿依河、酉阳龚滩古镇,云南丽江、大理古城、喜洲白族民居、泸沽湖,桂林象鼻山、阳朔月亮山,贵州贵阳青岩古镇、西江千户苗寨,四川白石头羌寨、叠溪、九寨沟、平头羌寨、松潘古城、松潘川主寺,内蒙古满洲里共18个景区。
一 重庆秀山、酉阳、彭水基本情况
调研组在重庆选择了三个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地作为调研点,即秀山洪安边城、酉阳龚滩古镇、彭水阿依河。
1.秀山洪安古镇
洪安古镇距秀山县城47公里,位于重庆、湖南和贵州的交界处,东与湖南省花垣县的边城镇隔河相望,南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山水相连,素称“一脚踏三省”,为渝东南门户。清代章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洪安老街为石级梯街、“封火桶子”,清江两岸的吊脚竹楼、垂杨麻柳,铁索相连、频繁迎送过客的洪茶渡口,漫江漂游的乌篷渔船,洪茶大桥上的车水马龙,正在开发的“三不管岛”,给边城古镇平添了无尽的风采。
洪安镇辖5个村1个居委会,35个村(居)民小组,3978户,15442人(其中镇区人口2650人),全镇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个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的杂居地。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和杂粮;猪、牛、羊是养殖业的骨干品种,同时盛产茶叶、楠竹、油桐和药材;乡镇企业以建工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目前,小城镇建设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完成了一、二、三期工程。以“十二个一”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了渝湘黔边城贸易市场、河滨路、洪安车站至镇政府的街道扩宽硬化、拉拉渡、“三不管”风雨桥、“二野进军西南纪念碑”、语录塔工程;开工建设了“三不管”岛,开发恢复了二野司令部旧址、“一脚踏三省”景观亭、边城宾馆。
洪安镇把发展旅游业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小城镇人气。镇上挖掘民族文化,加快景点培植,与边城镇携手开发边城旅游;壮大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壮大饮食服务业,做大做强洪安豆腐鱼品牌(洪安腌菜鱼),建成餐饮一条街;加强对镇内大小四合院24座、隔火墙40堵、青石条砌阶梯24级480步的保护,保持古镇风貌;培植象鼻吸水、洪安贵塘坝观光生态农业园等景点。边城交通便捷,有渝东南大门石碑、“渝东南第一门”牌坊、浓郁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吊脚楼、“封火桶子”、洪安茶河互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岛、清澈见底的清水河等景点,当地建筑古朴,民风纯正。多姿多彩的边贸交易,龙舟竞赛,情歌对唱,像一壶浓烈的陈酿,令人陶醉不已。这是一个已经开发了的景点,不过现在有一些地方也正在建设中,当地居民比较期待旅游开发。
2.酉阳龚滩古镇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是渝东南重要门户。全县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县,辖39个乡镇,人口73万人,其中土家族44.5万人,苗族16.5万人,还有满、彝、回、黎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6%,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龚滩古镇附近的居民多为土家族。这个景点正在开发中,游客还不是很多,在当地做生意的居民都期待政府能加大投入,修建一些基础设施,更好地吸引游客。
古镇地处乌江、阿蓬江的交汇处,据酉阳城区70余公里,与重庆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毗邻。景区主要包括龚滩古镇、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阿蓬江峡谷以及其他特色景点(马鞍城、桃花湖、红花洞)。龚滩古镇的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连全镇,街边是古色古香、临崖高挑的木制吊楼,是访古、猎奇、探险的理想景区。
古镇现存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龚滩古镇堪称乌江画廊之精华,可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镇媲美。
龚滩古镇三教寺是庙非庙——没有一座神像,没有一根香烛,神殿早已经成了民居。相传三寺庙曾经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居。明崇祯三年(1636),秦良玉奉旨率精兵北上收复了华北永平(今唐山市)四城。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秦良玉和五百四川僧兵。这些僧兵婉言谢绝了皇上的赐官封赏,一致要求皇上恩准和尚可以娶妻为室,可以开戒吃荤。崇祯皇帝慷慨应允。勤王有功的僧兵回到石柱、酉阳等地之后,照常当和尚,但从此可以娶妻,可以吃肉。他们既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同时对于儒家的学说也非常尊崇。因此,他们所在的寺庙,就被称为三教寺。
3.彭水阿依河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北接湖北,南连贵州。全县辖10镇29乡,共300个村、社区,人口63万人。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仡佬、侗、藏、彝、哈尼、壮、满共11个少数民族。
阿依河景区位于彭水汉葭镇柏香村一组,距彭水县城21公里。附近居民多为土家族和苗族。汉葭镇位于彭水县中部乌江、郁江交汇处,海拔245米。管辖原汉葭镇和城郊乡、下塘、下岩西3个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217.61平方公里,总人口700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848人。这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景区,当地居民非常配合旅游调查,他们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加大当地旅游的投入。
阿依河原名长溪河,发源于贵州省务川县分水乡,向东北蜿蜒而入重庆市彭水县境内,经长旗坝、舟子沱、三江口,最后由万足乡长溪滩处注入乌江。阿依河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原生态景区,山上可观自然风光,山下可赏民俗风情。民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自然山水和民族风情完美结合。
二 云南大理喜洲、古城基本情况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山区面积占全州面积的93.4%,山地农业是大理州农业的一大特点。州内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4295.3米,海拔高差3565.3米,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季、干冷同季,立体气候明显。
1.大理喜洲
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214国道、大丽(大理—丽江)公路、新环海西路(环洱海)从喜洲镇西面、中部、东部南北贯通。
喜洲村隶属大理市喜洲镇,地处喜洲镇中心,交通便利,距市区34公里。东邻洱海,南邻寺里村,西邻文阁村,北邻永兴村。现有农户910户,乡村人口3474人,其中农业人口2329人,劳动力16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30人。喜洲主要是白族聚居地,其他民族的人口相当少,基本为外来人口。
村国土面积1.78平方公里,海拔1990.00米,年平均气温15.10℃,年降水量1080.1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477.00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1178.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60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6.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
喜洲村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南诏古城中留存下来的古城之一。南诏时期,城池建筑宏伟,仅次于太和城和羊苴咩城,能在军事上北防吐蕃,是佛教和商业贸易的重镇。相传,南诏王及其一家,经常离开王都,到此居住。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隋史万岁曾驻兵于此,因而称“史城”或“史赕”,唐时南诏王筑宫殿于此,时称大厘城,当时已然“邑居人户尤众”,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大理籍的商人,尤以喜洲为多,号称喜洲帮,主要经营药材、布匹、茶叶。喜洲是历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是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之一,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与其他地方的民居相比,大理的白族民居,特别是喜洲的白族民居,更趋向于一种纯朴之美,一种飘逸之美,一种隐忍之美。它是悠久而深厚的白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在苍山洱海间的白族人民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是人类最为亲近的一种背景文化,是凝固于时间之河的多重性艺术。不过,这里的旅游开发还不是很完善,当地居民对于旅游开发都充满了希望。
2.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罗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方圆12公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明朝初年在羊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由于这个景区开发相对完善,很多外来人口在这里经商,不过还是以白族居民为主,他们希望古城再开发些新的旅游景点。
三 广西桂林象山、阳朔基本情况
1.象鼻山
象山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一个市辖区,区人民政府驻银锭路。桂林象山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古扑执着的象鼻山更是巧夺天工,令世人赞叹。以象鼻山而得名的象山区是桂林市最大的城区,位于城市南部,辖二塘乡及象山、南门、平山3个街道办事处,两个经济管理委员会;共34个居民委员会,8个行政村;总面积87.6平方公里,人口23.63万人。象山街道下辖五美、西城、文明、虹桥、文新、安新、安家洲7个社区居委会。除了壮族以外,还有土家族、白族、汉族等多民族混居此处。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
象鼻山的来历有两种传说。第一种传说:传说玉皇大帝有一头大象坐骑,有一天玉帝带它下人间,待到要回去的时候,大象留恋桂林的美景,不愿回去,便到漓江喝水。玉帝很生气,拔出腰间的宝剑向大象刺去,大象化为石山,即象鼻山,宝剑的剑柄便成了象山上的普贤塔。
第二种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桂林有一头大象,在地上横行霸道,毁坏田地,使得民不聊生。玉帝知后,派人趁大象在漓江边喝水之时,用剑将大象杀死,后化为石山,剑变成了宝塔。
象山公园地处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
这里的开发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居民觉得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
2.阳朔
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与平乐县交界,位于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阳朔月亮山位于大榕树南0.5公里处,高230米,山顶石壁如屏,当中一洞穿透,宛如明月高挂碧空,故名月亮山。从山脚有直通山洞的蜿蜒小路,游人拾800级可达“月洞”,洞高50米,洞内有石似玉兔、嫦娥、吴刚,皆为天然。洞西北侧有一略低于月亮山的圆顶状山峰,因此,如果走山南的赏月路从不同角度观看月洞,会发现步移景换,月随人变,观察到圆月、半月、眉月的不同景象,发现月亮“由圆变缺,由缺变圆”的盈缺变化奇观,世上唯有此处才有如此惟妙惟肖地宛若明月高悬的天然景观。
登上月亮山远眺周围景色,可见群山玉立,清流蜿蜒,翠竹临风,绿野平芜,含诗孕画,令人叹为观止。1972年,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登上月亮山,赞叹“上帝给阳朔太多了”,为月亮山留下了美谈。有民谣曰:“西边月亮挂山头,东边猛虎追九牛。鸭子饮水不抬头,古医采药上山头。村边现出狮子头,玉女梳妆在田头。邀月赏景喜心头,黑岩美景乐悠悠。”
这是一个开发相对较久的景区,居民对于这里的开发比较满意,不过有部分原住民对于治安、社会风气等表示了担忧。
四 贵州青岩古镇、千户苗寨基本情况
1.青岩古镇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8),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因其是军事要塞和所占的地理位置特殊,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已改为石砌城墙,街巷被用石铺砌而成,青岩镇成为一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底蕴的历史古镇。在青岩镇多民族聚居,汉族占全镇总人口数的61%,少数民族占总口数的39%。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占绝大多数。
从青岩镇的地貌特征和风格来看,由于青岩镇靠山,所以整个青岩镇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石板房、石头墙、石坊、石街和石巷色勒出了青岩镇的基本特质。青岩镇很大,“迷魂阵”一样的石巷遍布全镇,在这些青石巷子之间有无数的门脸,门脸上的风格以主人的品位而定。门脸上贴的年画具有浓郁的贵州特色。青岩人为之自豪的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位“伟人”,即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赵以炯的“赵状元府第”已成为青岩镇的著名观光点。
外来文化通过小路悄悄地溜进这座古镇。宗教的影响在此尤为典型,在中国的古镇中已很难再有青岩这样“四教合一”的风景了。在青岩,佛教和道教寺庙的香火很旺。佛教寺庙虽然谈不上规模宏大,但布局严谨,有不少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出庙门不远是基督教堂,教堂里教徒们聆听着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讲解《圣经》。还有道教的宫观,在袅袅的青烟中传出道家的祷文。
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在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均是南北向的,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或石狮护柱。节孝坊的正中横梁上刻有透雕“二龙抢宝”“五龙图”,雕刻十分精美,中间还嵌有圣旨立匾。
青岩古镇的民居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石砌的围墙、路面、柜台、庭院及石碓、石磨、石碾、石缸随处可见,石砌的院墙据说是由糯米熬浆黏合而成,极富地方风貌,因此,青岩古镇又被誉为青岩石头城。
青岩古镇主街相对开发完善,但是还有很多景点正在开发中,当地居民对于外来的投资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对于加大旅游投入的期望很大。
2.西江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公里。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拥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超高水平,能打造各式各样装饰银品。
据相关历史记载,在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729),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115户,1997年为1227户。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一直以来,西江苗寨的人们都过着没有被外界干扰的恬静生活。这里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薪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在西江千户苗寨,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苗家舞蹈。
这个景区开发已有几年了,但很多地方还不是很完善,当地居民很希望能加大投入,继续完善开发。
五 四川茂县、松潘、九寨基本情况
1.茂县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县、汶川、理县、松潘9县相邻。南北宽94.8公里,东西长116.5公里,面积3885.6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高山耸峙、峰峦叠嶂、河谷深邃、悬崖壁立,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海拔多在4000米。西部最高峰万年雪峰海拔5230米,东部土门河下游谷底海拔890米,为境内最低点。全县辖3个镇,19个乡,149个村民委员会,472个村民小组;辖2个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
茂县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全县现有羌族约10万人,羌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30.5%。羌族为炎帝后裔,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羌民族文化。从建筑到服饰,从宗教到歌舞,都有原生态的远古痕迹:神奇的黑虎“邛笼”古碉、激越的莎朗、婆娑的羌红、醇美的咂酒、神秘的祭祀、苍凉的羌笛、悠扬的口弦、充满吉祥的婚俗、趣味的体育活动和悲壮的丧葬,在羌乡的每一个角落都飘荡着自然的生命激情。羌族“释比”文化和祭祀远古凯甲舞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羌族一年还有大型“歌节”“祭山会”“议话坪”“瓦尔俄足节”等活动。
茂县羌乡古寨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茂县是世界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羌乡古寨是“5·12”地震后通过整合两个保留历史传统羌文化精髓的古寨资源,在恢复重建基础上,精心规划的新兴旅游景区。景区由两寨一廊构成,两寨为坪头寨和牟托寨,一廊为两寨之间沿213国道和岷江延伸的跨度25公里的景观长廊。景区内拥有大量历史古迹,如商周石棺、战国古墓、庄王墓、千年神树、土司衙门、茶马古道、宗教庙宇等。景区风景秀丽,拥有溶洞、幽谷、瀑布等奇观,可观青山连绵,江水浩荡。景区内可感受历史悠久的土司官寨文化、原生态羌族民俗文化、羌族饮食文化、羌绣艺术文化等古羌民族各种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羌乡古寨可谓绝无仅有的世界羌文化活态博物馆。传统的羌族歌舞、服饰、刺绣,清醇的“咂酒”、古朴的唢呐迎宾调、传统的羌族风味菜肴、动人的羌寨山歌、欢快的“萨朗舞”,依山而建、呈台阶状分布、错落有致的民居……这一系列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厚重的羌族文化让人沉醉流连。
坪头村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新羌寨,开发有三年多的时间,海拔1688米,全村500余户,近2000人,95%是羌族。村庄的房屋依山居止,沿袭了羌族传统建筑风格,村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道连接着房前屋后。羌寨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民风古朴、风情浓郁。充满传说故事的药沟、驴子坪、金龟包、天马山、龙池等景点围绕在四周,风光旖旎,既是风景区,又是羌城、远山近水的观赏点,更是眺望九顶山的理想之地。寨内服务设施齐备,已按星级标准建成接待中心一家、各具特色的乡村酒店30余家,还有一些家庭式旅游客栈。在羌寨可以品羌餐、饮咂酒、跳莎朗,参加推杆、筛糠等充满情趣的文化活动。坪头寨已是理想的休闲度假、特色观光、生态旅居、感受羌族文化的旅游观光体验地。
因为坪头羌寨是旅游定点景点,到九寨沟的旅游者多在此过夜。当地居民觉得旅游开发很有价值,希望不远处的金龟羌寨与羌族博物馆等早日建设完毕,让更多的游客留下来。但非旅游定点的小旅馆与餐饮店及小商品店对旅游定点的看法比较负面,觉得这只是方便了导游吃回扣,是一种懒政的表现,因而对该管理方式认同度很低。这样的看法是四川一线非定点经营者的共同看法。
白石头羌寨与坪头羌寨同处于凤仪镇,在213国道旁边,是2012年4月才开发出来的景点,交通方便,前往九寨沟的旅游车返回时基本都会在此歇一歇。比较有特色的是羌寨建筑、巫师、羌绣、银器制作等。
白石头羌寨居民对于旅游开发很认同,但是一部分群众感到,在开发的时候,村务不公开、不透明。
2.松潘
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
松潘,古名松州,是四川省历史名城、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全县有林地574万亩,木材蓄积量52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7.2%;有农耕地16.8万亩(其中粮食耕地14.3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5亩,平均每平方公里7.8人。全县农耕地皆系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34%,农业人口人均3.53亩。松潘县以藏族、羌族、回族、汉族为主,另外还有苗、彝、蒙古、土家、傈僳、满、瑶、侗、纳西、布依、白、壮、傣等其他民族。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近8万人,藏族占43.34%,羌族占10.30%,回族占15.10%,汉族占31.15%,其他民族占0.11%。非农业人口14169人,农业人口59019人;人口出生率10.58‰,人口自然增长率6.17‰。1990年松潘被列为国家青稞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25004吨,全县农村人口人均有粮食459.6公斤。松潘有天然草地568万亩(含疏林草地),其中可利用草地440万亩,草原理论载畜量73.5万个羊单位。草原类型多样,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有优良牧草21种,普遍喜食牧草有220种,可食牧草占全县牧草总数的82.43%。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为370公斤/亩左右。
松潘是历史上内地与氐羌吐蕃等民族茶马互市的集散地,商业较为繁荣。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726公里,其中国道141公里,省道44公里,县道281公里,村道260公里,已有100个村通公路。黄龙风景区、牟尼沟景区和11个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装机4530门;2003年开通了县城所在地和川主寺镇的PHS小灵通电话。全县现有移动用户3834户,建立移动信号传输基站24座,实现了九环线松潘境内移动信号85%的覆盖率,以及旅游景区100%的覆盖率。
川主寺镇是通往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经之地。川主寺镇位于松潘县城东北17公里处,是川西北众多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四条旅游干线的十字交会点。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在川西北发达的旅游业带动下,目前川主寺镇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旅游业兴旺,已形成吃、住、游为一体的新高原旅游集镇。岷江源数条支流、溪流在这里汇集,奔腾向南;地势平坦,地域开阔,藏羌小寨散落于河畔两旁,川流不息的旅行车呼啸而过,区位优势突出,居“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中心位置。从此以东39公里是黄龙风景名胜区,并延至雪宝鼎、丹云峡风景区;以北87公里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以西40公里是大草原,并延至黄河九曲第一湾;以南17公里处是松潘古城,并延至牟尼沟风景区;以北15公里是红石公园。从这里向南300余公里可直达省会成都,向北经九寨,可直达广元、西安;向西经大草原可达甘肃兰州;向东经黄龙、丹云峡,可直达绵阳。该镇主要景点有川主寺、长征纪念总碑等。
居民希望能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吸引游客过夜,现在以旅游商品主打的定位,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哪里都可以买,再加上旅游定点方式的存在,一般商户生意不好做。同时,居民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前往黄龙、九寨等地自助游客、残疾游客提供更多服务,以便能在旅游旺季获得更多的收益。
3.九寨
九寨,指分布在九寨沟地区的九个藏族寨子,即盘信寨、鼓布寨、尖盘寨、故洼寨、盘亚那寨、荷叶寨、树正寨、黑果坎寨、则查洼寨。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距省会成都市435公里。九寨沟少数民族很多,以藏、羌、回、彝、汉为主,是个多民族集聚地,但是无论哪个少数民族,性格大都比较豪爽,喜欢唱歌、跳舞,以歌舞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风景区,草泽丰富,风景如画,山峦竞秀,河流密布,瀑声雷鸣,飞珠溅玉,这里可谓旅游观光的天堂。每年夏季,其山水、瀑布、彩池、钙堤、蓝天、白云、民居等独特景观与藏族文化吸引了成千游客前往游览。沟内的居民收益很多,沟外一般民众因较少享受到旅游收益而有很大心理落差。当地居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住宿、娱乐的开发投入。
六 内蒙古满洲里基本情况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背靠我国东北和华北经济区,北邻俄罗斯,西连蒙古国。2013年年末,满洲里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5万人。按行政区划分,市区人口为73873人,扎赉诺尔区人口90614人,东湖区7086人。全市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居住着蒙古、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下辖国家级的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国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和自治区级东湖创汇农业区。
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2002年喜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城市殊荣,2003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荣获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满洲里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门魅力无穷,被誉为“北疆明珠”。绿草如茵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辽远无际;碧波荡漾的呼伦湖,纤尘不染;巍峨耸立的国门,庄严肃穆;热情奔放的蒙古族风情,雄浑厚重;承继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源远流长;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独具魅力。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优美画面,令无数海内外游人心驰神往。
经过百年风雨洗礼和二十多年开放的磨砺,满洲里市已经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口岸名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络的红色通道;40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后,满洲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与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形成了贸易、金融、运输、仓储等综合发展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体系;构建起了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并存的对外贸易格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铁路、公路、管道和航空并举的立体化运输体系日臻完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异域风情游、跨国商务游、自然生态游并重的旅游产业框架正在形成。沿边开放25年来,满洲里口岸共输运进出口物资3.6亿多万吨,上缴关税、代征税760多亿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7]今日的满洲里正以中国改革的缩影、向北开放的窗口、亚欧陆桥的枢纽的崭新形象屹立于祖国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