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经济成长的大道定理和超大道猜想
2.4.1 经济成长的大道定理
大道定理是数理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个定理,其基本结论是长期最优增长路线收敛于诺伊曼(Neumann)均衡增长路径。人们也形象地把这个定理称为高速公路定理(Turnpike Theorems;Turnpike Theory)。
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932年提出:完全竞争经济存在以价格支持的唯一均衡,而且资本以最大速率增长。[8]这一论点在1945年得以证实。这一增长方向被称为诺伊曼路径(Neumann Ray),也被称为大道(Turnpike)。美国经济学家R.Dorfman、P.A.Samuelson和R.M.Solow最先发现并论证了这一性质。他们在求解规划期期末资本存货最大化问题时,发现当规划期相当长时,最优解之轨迹收敛于Neumann均衡增长路径。于是,他们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当目的地十分遥远时,从起点至终点的最快路线往往不是需要穿大街走小巷的最短路线,而是先绕到起点附近的大道上,沿大道一直走到目的地附近再转向目的地的路线,即使这样走会增加两头的路程。于是,他们于1958年提出大道定理——对于充分长的路径和任意给定的偏差要求,除有限时间外,存量配置总是落在诺伊曼路径的误差区域内。[9]这一命题最终证明由罗伊·拉德纳(Roy Radner,1961)完成。
大道定理更具体简明的解释是:拥有资本可以更快地得到稳定的财富积累。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重视占有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业市场的基本理由。有趣的是几乎全部发达国家都债务缠身,而发展中国家通常具有债权。2011年,世界各国外债总额为100万亿美元,比2007年的70万亿美元增加了43%。发达国家占全球债务总额的83.5%,中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债务规模很小。债务分布的基本特征是富国高负债,穷国低负债;富国少债权,穷国多债权。外债大国通常也是内债大国,如美国2011年外债15.02万亿美元,内债54.71万亿美元,债务总额高达约70万亿美元。通过透支,债务大国维持本国在经济大道上运行而取得发达的成就;反之,通过积累,债权国以弱小经济支持发达国家的发展而成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中,富国借款和穷国贷款形成合力,共同造就更大的贫富差距。遵守国际现有秩序,就意味着维护现有机制,无意改变现有世界格局。主要外债国家和地区的状况见表2-3。
表2-3 主要外债国家和地区的状况[10]
2.4.2 经济成长的小道定理
经济成长既然存在大道定理,从逻辑角度看,与之相反的就是小道定理。从学术角度看,经济成长小道定理的存在性是不证自明的。那么,经济成长的小道在哪儿呢?从亚太近邻的经济实践看,各国经济成长差异很大,可持续性也很不相同,基本状况见表2-4。
表2-4 亚太近邻1980—2015年间人均GDP变化情况比较
“拉美的悲剧就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拉美地区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8700公里,人口38750万人,有13个国家。美国把拉美地区当作自己的后花园,产业转移曾带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经济繁荣。可是,好景不长,此后经济便陷入长期低迷状态。1978—2003年间,拉美年均名义增长率仅为2.95%。为什么如此?关键是遭遇到“中等收入瓶颈”。这个“瓶颈”是怎么造成的呢?原来依靠低工资、低廉资源等发展起来的经济,难以跨越低成本的经济机制。一旦遭遇外部更低工资、更廉价资源的竞争,或者遭遇内部增加收入、保护环境资源的冲动,就会形成竞争劣势而无法摆脱。南美洲国家面积、人口和GDP情况见表2-5。
表2-5 南美洲国家面积、人口和GDP情况
纵观全球,依靠国内廉价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尽管可以快速启动经济成长,可是达到中等发展水平后,原来的低成本动力就衰减了,经济成长也就举步维艰。只有在掉入“发展的陷阱”前,就摆脱对低成本优势的依赖,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做到了。更早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韩国和新加坡,较少遭遇发展瓶颈的制约。可见,低成本经济成长模式是越走越窄的经济小道,是不可持续的,大国陷入小道就更加拥挤不堪。遗憾的是,中国在经济小道上走了35年,现在想脱离这条小道,转型成本却很高。好在中国终于举起“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旗帜,有望绕过“陷阱”,迎来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2.4.3 经济成长超大道定理猜想
数据显示,金融交易的规模要比实物贸易大得多(见表2-6)。
表2-6 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股市、债市和汇市交易情况
是否存在经济成长的超级大道呢?如果有,这是一条怎样的超级大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一看经济大道是由什么决定的。从历史角度看,以往数千年,人们并非主要依靠资本,更早的时候甚至无须货币。但是,近代社会发生了巨变,货币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资本也成为生产活动的中心。如前所述,资本利用决定经济大道,就是因为资本资源具有比人力、自然资源等更加优越的积累性质。资本的可积累性,使得拥有资本者具有更加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通过资本就能攫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用钱赚钱”的效率最高,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成长大道。
知识资源的性质比资本更优,依靠知识资源可能造就超级经济成长大道定理。知识资源的创造具有耗生效应,知识资源越多地被利用就产生更多的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越用越多、积累速度越来越快。知识资源的这种耗生性特性与天然资源耗竭性/耗平性是完全不同的,这导致知识经济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规律性,这一规律与物质经济满足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是完全不同的。知识资源的耗生性,决定了知识经济拥有反馈自发增值的性质,而资本资源只能通过价值转移来获得资本增值,资本本身是创造不了价值的,只会不断贬值。可见,知识资源的性质远远优于资本资源。知识经济分享自身的价值并促使其他要素增值,知识经济必将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知识必然开创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知识经济必然成为未来全部经济的主体。可以猜测,知识经济就是超级经济大道。
任何其他资源的获利效率都无法与知识资源相比。遗憾的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不是有大量人力资源储备的第三世界国家,而是欧美发达国家。2017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澳大利亚时对华侨说,“中国有13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金矿”,表明中国高层有正确的大局认识。
2.4.4 经济成长大道定理的启示
根据大道定理,经济成长是走在大道上,还是走在小道上,取决于利用什么资源、如何利用资源。经济成长中,主要利用资本资源,经济就在大道上运行;主要利用劳动力和天然资源,经济就在小道上运行;主要利用知识资源,经济就在超级大道上运行。为什么如此?简单地讲,这是由所用资源的性质差异决定的。用低级资源,只能形成低层次的发展;用高级资源,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发展;用超级资源,就能推进超级发展。
经济发展模式取决于经济成长的特定条件。200年前,德国同业工会以专利证书控制行业准入,维护行业秩序和利益。斯密发现,这种做法阻碍了商业发展,是抑制经济成长的。但是,在资源有限和市场规模几乎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行业参与者,必然摊薄每一方的利润,封闭是维持产业内部各方利润的最好方法。在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发展选择之间是矛盾的,对于每位市场参与者而言,独赢商业模式优于多赢商业模式。你可以用现代的眼光,评点以往制度的缺陷,可是以往的制度基础决定了当时采用那样的制度是合理的,而采用新制度只能在改变了制度基础之后才有可能。
与200年前不同,硅谷的天使投资人往往是成功的IT人士,他们为行业新加入者提供支持,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为何如此?试想在漆黑的夜晚游走,你是喜欢用一盏灯照明,还是喜欢每人都举起火把相互照亮呢?在市场潜在空间巨大时,你是选择为扩大份额而打压同行,还是选择通过相互映衬来共同扩大影响力?答案显而易见。因此,在高增长的市场领域,人们获得更大利润的主要途径不是在既有的产业利润中分得更大的份额,而是共同扩大产业和利润规模,让每位参与者均分享到产业成长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多赢的商业模式优于独赢的商业模式,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既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选择。
[1] 本表的历史分段摘抄自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其他内容由笔者填入。
[2] 参见[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参见芮成钢《钻石不过是碳》,《格言》2012年第17期。
[4] 参见蔡森豪《恐怖主义事件防范与因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1995年。
[5] 参见崔虎、宁美玲《从经济视角看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 参见朱莉珺《论恐怖犯罪与经济安全》,《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 Walter Laqueur,The Age lf Terroris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p.98.
[8] 参见郑道文《罗伊·拉德纳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期。
[9] 参见[美]莱昂内尔·W.麦肯齐、黄少军、岳文《资本积累的大道》,《国外财经》1999年第4期。
[10] 2011年数据来源于《世界各国外部债务列表排名》(http://www.phbang.cn/plus/view.php?aid=798);2016年数据来源于《外债—国家列表》(http://zh.tradingeconomics.com/country-list/external-debt),单位经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