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帝国扩张及其与边疆的动态关系
周必素(中国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郭伟民(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方勤(中国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土司制度主要推行于元、明、清时期的西南、西北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土司”由中央政权委任当地族群首领担任,有与中央职官体系对应的职级,对中央履行一定义务,世袭、自主管理辖地,共推行700余年。中国西南土司遗址,处在我国西部高原区向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主要有司治、关囤、田庄、墓葬等,反映了土司行政、军事、经济、文化等的面貌和特征。
中国土司遗存考古工作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针对墓葬展开,至今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2010年以来在西南各省对土司遗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尤其是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三处土司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将土司遗存考古工作推向深入。
在土司遗址系列考古工作推进过程中,以地层学、类型学为基础,并贯穿聚落考古学理念,以摸清遗存的先后及共时关系,全面认知土司遗址的文化形态与交流以及土司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模式、宗教信仰等。基于土司遗址系晚期社会历史遗存,有大量的文献支撑和文化传承,故而可以采用三维激光扫描、高光谱扫描、激光雷达、航拍航测、RTK、全站仪、X光探测等多种方法与技术,并将考古研究与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
海龙囤遗址地貌景观(图片版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播州土司遗址
播州,今贵州遵义所在地,始置于唐贞观十三年(639)。杨氏对播州的世袭统治开始于唐乾符三年(876)。元明时期,杨氏是贵州最重要的土司。杨氏最后一位土司杨应龙,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被朝廷所灭。万历二十九年(1601),明王朝对播州实行“改土归流”。由唐代至明代,杨氏家族实际统治播州传27代30世,长达725年。
1953年发现播州杨氏土司13世杨粲墓,1957年实施发掘。随后发现了高坪、新蒲、团溪杨氏土司墓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进行系统调查,摸清了海龙囤、养马城等关囤遗址及田庄堰塘遗址的分布情况。目前已发现与播州杨氏土司相关的遗存100余处,主要有:杨氏领播早晚两期司治白锦堡、穆家川遗址;以海龙囤为核心的军事防御网络体系的关囤遗址;反映其经济模式的田庄堰塘遗址;已清理发掘并确认的杨氏土司墓葬9座,分别是杨粲墓(13世)、杨价墓(14世)、杨文墓(15世)、杨铿墓(21世)、杨升墓(22世)、杨纲墓(24世)、杨辉墓(25世)、杨爱墓(26世)、杨烈墓(29世)。此外,还调查发现杨氏家族墓4座、播州宣慰同知罗氏家族墓地2处,以及数处疑似土司墓的大型石室墓。
海龙囤新王宫遗址(图片版权:周必素)
1999年,对海龙囤遗址进行首次试掘。2012年4月至今,对海龙囤遗址进行发掘,较为全面地揭露出了“新王宫”和城垣、道路、关隘等的整体面貌。发掘揭示,“新王宫”是一组四周有封闭城墙、以中央踏道为中轴线的宏大建筑群。建筑因山取势,五级台基层层向上抬升,房屋即坐落其上,道路与排水设施纵横其间。2014年5—10月,对养马城遗址进行勘探试掘,理清了城垣、城门的分布、结构以及城内衙署等建筑遗址的分布情况等。2014—2015年,对新蒲杨辉墓等土司墓地进行了全面发掘,揭示出其墓地的整体格局。墓地位于湘江河及其支流沿岸,均依山傍水,极具风水观念。一般是附祖而葬,有墓垣、墓祠等地面建筑。有土坑石椁墓和土坑木椁墓两种形制,石椁墓一般有精美雕刻。遗物有成套金银器、陶瓷器、建筑构件等。
海龙囤飞龙关(图片版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海龙囤新王宫遗址出土青花瓷碗(图片版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海龙囤新王宫遗址出土青花瓷碗(图片版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杨辉墓正射影像
老司城遗址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灵溪河东岸,系由彭氏第十一世首领彭福石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创建。明王朝设立永顺宣慰司后,其得到了大规模的营建。清雍正二年(1724)废弃。它是永顺彭氏土司统治古溪州地区近六百年的治所。
老司城的考古工作始于1995年,1995-2014年,共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逐渐揭露出老司城遗址的格局,包括核心区—主体区(中心城址)—外围区。核心区面积25220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衙署区。主体区(中心城址)19万平方米,包括城址核心区以及与核心区紧邻的街巷、中央文教区和贵族墓葬区,是彭氏土司居住、办公、教化和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地方。其中,生活区面积16700平方米,摸清了城墙的走向、结构,明确了生活区的城门及道路,基本厘清了生活区内的排水系统,初步掌握了生活区内建筑布局、主体建筑形制特点。衙署区面积8520平方米,厘清了第一级平台(外署或外衙)及第三级平台建筑遗迹的格局,勘探确定了衙署区的道路和排水系统。贵族墓葬区位于衙署区东南侧的紫金山,面积约15400平方米,摸清了老司城土司不同等级的墓葬及其分布,重点发掘了明代中晚期土司的墓葬,明确了紫金山墓地的墓垣及神道、石像生,主要有砖室墓、石室墓两类,墓葬一般成排分布,较大的墓葬一般位于中部靠后,然后从上到下、从中间往两侧发展。遗物主要有砖、瓦、石质建筑构件、金银器以及在本地烧制的釉陶器、景德镇订烧的官窑瓷器以及来自景德镇或本地烧制的民窑瓷器等。外围区25平方千米,包括祖师殿建筑群、观音阁、俞家堡建筑群、监钦湾建筑区、碧花山庄、栈道、哨卡以及其他外围建筑遗存,为老司城遗址功能攸关和互补区域。
杨粲墓石刻人像(图片版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杨粲墓石刻人像(图片版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杨辉墓出土陶俑
杨辉墓出土陶俑
杨辉墓腰坑
杨辉墓腰坑出土四神之一
杨辉墓腰坑出土四神之二
杨辉墓腰坑出土四神之三
杨辉墓腰坑出土四神之四
杨价墓银温碗
杨价墓正射影像
杨价墓出土螭龙纹金杯盘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生活区、衙署区)(图片版权:郭伟民)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右街(图片版权:郭伟民)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图片版权:郭伟民)
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金银器之一
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金银器之二
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金银器之三
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金银器之四
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银器
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金器
唐崖土司遗址全景(图片版权:方勤)
唐崖土司遗址
唐崖土司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尖山乡唐崖司村唐崖河西岸,为覃氏长官司治所。设立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清雍正四年(1735),接受清政府改土归流,土司城址废弃,唐崖辖地并入新设的咸丰县,其间有兴废和升降,18世土司世袭统治380年。
早在1978年,经考古调查确认为明清时期土司遗存。1986年系统调查确定了该遗址的分布范围、布局及主要遗存类型。2011年,启动以申遗为背景的考古工作。同年9—12月,对唐崖土司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对遗址衙署区官言堂遗址进行初步发掘。2013年3—6月,对唐崖土司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对衙署区的大衙门、内宅等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和青花瓷器等遗物,从而摸清了唐崖土司遗址的基本结构、布局和文化面貌。其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至18世纪初),占地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
唐崖土司城衙署遗址(图片版权:方勤)
唐崖土司遗址周边群山环绕,分布在由玄武山、朱雀山、白虎山、青龙山围成的狭长沿河地带内。西面为玄武山,玄武山向北延伸至唐崖河与青龙山隔河相对,两山之间为狭窄的河谷陡崖,东面为唐崖河,朱雀山沿唐崖河呈南北向分布,南部山体为白虎山,白虎山东端与朱雀山形成陡峭的峡谷。遗址包括城址、墓葬、狩猎区及外围设施等。其中,沿唐崖河河谷往上至玄武山顶,形成以张王庙、小衙门、衙署区、墓葬区为代表的四级缓坡台地。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四周有城墙围合,与壕沟一起构成双重防御体系,随地形呈不规则梯形,面积约35公顷。以上、中、下三街,三条下河道,三条横道构成遗址的主干道路网,并以此展开布局。城址内除了最核心部分衙署区,还有宗庙区、苑囿区、军事区、墓葬区、普通居民区、采石场等。墓葬区主要分布在遗址西部、城址内西部及城垣周边,发掘揭示的明代墓葬12座、清代墓葬2座,均为石室墓,有四室、三室、双室和单室四类。遗物有石质、陶质建筑构件和青花瓷器等。另外,在遗址外围两公里内还分布有同时期的一些遗迹或墓葬。
土司遗址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学术意义
通过系列考古工作,摸清了土司遗存以司治(衙署)、关囤、墓葬、宗教遗存等为主体的遗址格局,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13—20世纪中国西南部多民族,山地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体现,揭示出土司制度的社会组织结构、军事理念、文化面貌、经济制度等独有特征,以及土司制度和统治权力的高度自治。
唐崖土司城衙署牌坊(图片版权:方勤)
以海龙囤、老司城、唐崖土司遗址为代表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中央官式建筑规模宏大、格局完整、遗物丰富,在历史时段、行政级别、功能构成、聚落形态、建筑风格等方面具备和中原文化的共性特征,体现了中国西南土司在意识形态上的国家认同。
土司墓葬高等级高规格。墓园格局及墓葬形制规整、规模宏大,出土器物成套成组,以金银器为大宗,类型多样,是深入认识宋元明时期土司的丧葬制度、丧葬礼仪和文化艺术及交流的重要材料。
土司遗址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是中国“因俗而治”管理理念的物化体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效维护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当今世界各地民族自治管理模式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土司遗址年代从宋代延续至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羁縻·土司制度时期的实物遗存,它完整地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由唐宋时期的羁縻之治到元明时期土司制度再到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的变迁。提供了推行羁縻之治以来,中央如何开发、经营与管理西南边疆,边地又是如何逐步汉化而与华夏渐趋一体等问题的实证。
中国西南土司遗址的系统发掘和成功申遗,为从考古学角度全面深化对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的研究,探讨元明清时期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有利于方兴未艾的“中国土司考古”的整体推进。
项目负责人简介
周必素,研究馆员。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宋元明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播州杨氏土司遗存以及西南地区宋元明时期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参与和主持过的田野项目有遵义海龙囤遗址、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高坪土司墓地、团溪土司墓地等。其中,遵义海龙囤遗址、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的考古发现分别荣获2012年、2014年全国“六大”“十大”考古新发现。近年来,致力于推进播州土司遗址的申遗以及田野考古工作。
周必素
郭伟民,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先后参与或主持发掘的主要田野项目有沅陵五强溪库区楚墓与楚城遗址;湘潭堆子岭遗址;澧县城头山遗址;沅陵高坪遗址、两岔溪遗址;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岳阳云溪道人矶遗址;醴陵黄土坝遗址、澧县鸡叫城遗址,等等。承担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主持湖南大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参与和承担永顺老司城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澧县城头山及澧阳平原史前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多个项目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国家田野考古奖。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湖南先秦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郭伟民
方勤,研究馆员。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现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的郭家庙考古发现荣获2014年十大考古发现。主编了《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纪南城考古发现》等多部专著,发表了《凤舞九天 光耀千秋——基于考古发现的楚文化观察》(刊《人民日报》2015年3月1日第12版)、《曾国历史的考古学观察》(刊《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等专业论文多篇。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叶家山曾国墓地考古研究专家组成员和子课题主持人。
方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