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二)
〔卦画〕坤下坤上
〔经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成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辞解〕《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释〕本卦六爻纯阴,象征地,地势宽厚柔顺,承应天阳正道,形成并滋育万物。所以,身处地势,行事作为,抢先会迷失,居后跟随却会正常进行。
《象传》说:大地宽厚柔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胸怀广阔,待人接物宽容厚道。
〔义悟〕天地阴阳的二元对立统一,是《易经》的思想基础,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了阴柔宽厚之地的顺从配合,发生自阳刚之天的万物才得以形成滋长。所以,正如地阴外圆内方、形柔实刚,只要保持正确方向,顺从配合也有积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成因。
在持正不阿的原则下,宽厚待人、温和处事,不仅是君子之德,也是生活顺利、事业成功的要诀。
从周文王和周武王兴周灭商开始,宽仁待民并因此得人心成大业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兵交频仍。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与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其中信陵君礼贤下士而不问英雄出处,所以,方圆千里之间贤者异士争相前来投靠。信陵君听说首都大梁的守门人侯嬴是个隐士,就不顾其年迈家贫,亲自驾车探访。其间谦礼再三,诚厚相待,终于感动侯嬴,倾心图报。侯嬴举荐了屠者胡亥,信陵君仍然谦恭结纳。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其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虽然派大将晋鄙领兵十万前往救援,但是慑于秦国威胁,观望不前。信陵君深知魏赵唇齿相依的重要性,力劝魏王救赵,但魏王畏秦,不听劝谏。无奈之际,侯赢向信陵君献策,窃兵符杀晋鄙,取精兵击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保全了魏赵相依对抗强秦的局面。由于信陵君为人宽厚“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所以,天下之士因此大多投靠信陵君。而列国也因为信陵君“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