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时代的海尔
作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一路发展的著名企业,海尔集团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更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张“中国名片”。海尔的领导人张瑞敏也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以具有深刻管理哲学思想而著称。
在海尔的发展史中,有着一系列广为人知的鲜活故事,从“不准在厂区内随地大小便”“砸冰箱”,到“能洗红薯的洗衣机”“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等。而在这些故事背后,是内涵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和有效方法,例如“赛马不相马”“斜坡理论”“人单合一”以及互联网下的小微组织变革等。在这些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尽管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家电市场竞争又异常激烈,整个社会也在高速前进,大浪淘沙,但海尔始终持续发展,保持了中国家电企业领头羊的地位。不仅如此,海尔一直步伐坚定地走出国门,不仅早在美国成功设厂,而且近年来又有收购三洋家电、通用电气家电(GEA)的大手笔并购动作,真真正正地成为一家著名的国际性公司。
在一个经济结构健全的社会中,企业是社会主要的物质财富创造主体,而企业的掌舵者——企业家,无疑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企业家具有极强的创新特质、资源整合能力和拼搏精神,能够敏锐地感知社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未来需求,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最早提出“企业家”这一概念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早在其1803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就指出:“财富的创造除了靠土地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禀赋之外,还需要一个要素,那就是带有很强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正是这些企业家,根据自己的冒险精神和对经济活动效果的判断,进行相关要素的投入或组合,这种投入或组合在经济活动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海尔的发展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在海尔的成功发展中,如果没有张瑞敏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断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睿智的管理思想并在管理中加以实践,就没有海尔的今天。
作为一个管理学者,海尔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我跟踪研究的企业案例,仔细算来,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已经去过海尔五次,每次都看到不同气象,也见证了海尔的一路成长。我主持的《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第一个访谈对象就是张瑞敏先生。我在复旦课堂和各种场合多次分析海尔案例,深感其中诸多管理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尤其是在中国情境下,在当今互联网情境下,传统制造业如何更好地创造未来,开拓企业新路,海尔更为我们提供一个优秀案例。
2017年11月3日,我再一次走进海尔,又采访了张瑞敏先生。在这次采访中,他基于自己对互联网的深入研究,首次发布一个全新观点: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精神绝不是以企业家个人为标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培养出更多企业家,能不能孵化出更多的企业家精神。这也又一次触发了我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思考和研究。
对海尔有研究兴趣的管理学者绝不在少数,穆胜博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穆博士在繁忙的企业咨询和顾问工作之余,还努力探索标杆企业的管理实践并进行理论研究。我和穆博士神交已久,但真正见面是在2017年9月20日海尔集团举行的“首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上。在几次交谈中,我深感穆博士对海尔了解之透彻,见解之深刻。我知道他为了研究海尔,不仅频繁实地调研,还曾陪同张瑞敏先生一起赴国外考察,近距离观察这位企业“一把手”的管理思考与决策,自然,他对海尔变革的认知必有独到之处。
穆博士的新著《重塑海尔:可复制的组织进化路径》详细探索了海尔已经和正在进行的组织变革,其中有很多是他亲历采访的一手资料,而在案例的背后,更有穆博士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组织变革若干问题的深入思考。
我也多次被各方人士问到对海尔“小微化组织变革”等问题的看法。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企业组织变革。这种伟大不仅是因为以海尔这样的成就和领先地位,还在进行这种触及企业“筋骨”且有一定风险的深层次变革;而且海尔的组织变革还有可能为探索基于中国文化基础的管理学理论做出开创性贡献。穆博士的新作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海尔的全方位组织变革提供了鲜活的一手资料和更全面的信息,对我们更进一步思考海尔变革的内在动力和管理逻辑是非常有益的帮助。
谨以此序热烈祝贺穆胜博士的新作出版!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勇
2018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