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走向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蔡仪从艺术出发,将美学限定在认识论范围之内,试图在认识论基础上将他认为大部出于唯心主义臆断的旧的美学纳入真正科学的轨道。他的努力是可贵的,但并不成功。把美等同于艺术,把美与艺术等同于典型,把典型等同于事物的种类性,而完全不顾及社会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想象与现实的区别,完全不承认作为构成美的本质的人的主观因素,使他陷入了一切机械论者所不可避免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当他把这样一种理论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把种类性与阶级性看成一个东西的时候,所谓的科学性便被狭隘的意识形态性完全遮蔽了。李泽厚也是从艺术出发,也是立足于认识论,但是鉴于蔡仪的弊病,在认识论中强调了实践这个环节,把人看作是实践者,而非直观者;把美看作是实践的产物,而非自然属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蔡仪只是一部尚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唯一可以借鉴的是“美的规律”一词,因为这恰好印证了他的典型一说;而李泽厚却从中发现了自己全部立论的基础。他运用 “人化的自然”这个词组以及相关的论述不仅论证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论证了美感的直觉性和功利性,而且在方法论上融入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观。不过,与蔡仪比较起来,李泽厚不太讲究科学性,而强调美学的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使他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某种具体阶级实践的辩护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