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审美现象还原中的矛盾
蒋孔阳没有把自己的美学称作是“实践美学”,但是他同样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为基本的哲学依据18,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人化”“劳动创造了美”“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为核心命题和立论的出发点,在这一点上与实践美学并没有什么不同。实践美学有一个根本的矛盾,就是作为物质实践的劳动与作为精神现象的审美活动,作为劳动产物的美的事物与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美,作为美的事物的本源和与作为美的本源和本质的奇妙的混同。蒋孔阳亦不例外。在蒋孔阳的美学里,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悖论:一方面说,美是劳动的产物,美的本质是劳动,另一方面又说,美在创造中,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一方面说,美是客观的,美感是美的反映,另一方面又说,美即主观和客观的审美关系,美与美感犹如火和光,“同时诞生,同时存在”;一方面说,因为有了客观的美,才形成了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另一方面又说,因为审美关系的存在才造就了美的对象。对于这类理论上的矛盾或不一致,蒋孔阳和作为实践美学主要代表的李泽厚实际上都意识到了,而且都试图摆脱,但所采取的方法不同:李泽厚求助于康德,将实践和主体性概念结合在一起,将美学切割为三个部分,把实践作为美的本质和本源的讨论放在了美的哲学,即美学基础(正确地说,是引言)的位置,而把美的性质和审美对象,以及构建“文化—心理结构”和“新感性”的讨论让位给了作为美学核心与主干的“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从而走向了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蒋孔阳则试图从对实践概念以及马克思的有关命题的重新解释中寻求一种更切合审美经验的答案,即便这种解释并不能完全弥合或消除上述矛盾,以便坚守在马克思主义这块阵地上。李泽厚更愿意把“自然的人化”当作逻辑起点,而将美的哲学的讨论圈定在物质实践范围内,以保证理论的一贯性和完整性;蒋孔阳则把逻辑起点放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个命题上,通过对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解释来确证审美关系的差异性及美和美感的多样性。不过,李泽厚所竭力维护的物质实践一元论的本体地位后来被他自己营造的“心理本体”打破了,而蒋孔阳所努力阐发的人的本质概念则使他走出主客体二元论,直面审美现象本身成为可能。
美学是门需要不断提问和追问的学科,无论是多么有成就的美学家都不免会遇到令他感到困惑的问题,都很难做到毫无纰漏。重要的是他的学术趋向和最后的结论。蒋孔阳提出的“美在创造中”“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三命题,应该说是集其一生的研究心得对美的本质和本源所做的最有深度和最精彩的表述。这些命题的提出表明,蒋孔阳正在从上述矛盾和悖论中超脱出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学;同时对历史上的种种美学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回答。应该说,无论对于自己或对于历史,这都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综合,一次有价值的跨越。这不是所谓的主观论或客观论,也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简单的统一,但它包含了主观和客观所蕴含的各种因素,使其在创造中迅速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不是直觉论、移情论、联想论,也不是性欲的升华论、快感的客观化论、本质力量对象化论,但它为这种种理论都留下了得以存在和生长的空间,使其有可能得到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表达。这不仅是一个命题,而且是一种新的完整的美学理论的雏形,从这里延伸出去,正像蒋孔阳已经开始做的,对美与美感的关系及其起源,美感的心理构成与效应,审美教育的本质和特性,乃至对审美诸范畴的内涵和相互联系,都将会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蒋孔阳长时期为主客观二元论所困扰,最后终于在对美—审美关系的表达中得到了解脱。在他看来,美实际上就是审美关系,而审美关系就是人们几乎每日每时都在面对的审美现象,因此,他不再从美或美感这样抽象的概念出发,而把所有这类概念都还原为审美现象,从具体的现象出发。他在美学方法论上的这种大胆的尝试和努力对于克服实践美学的局限,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2 同上书,第3页。
3 同上书,第39页。
4 同上书,第8页。
5 同上书,第583~584页。
6 《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00页。
7 《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30页。
8 同上书,第631~632页。
9 同上书,第682页。
10 同上书,第698~699页。
11 同上书,第679页。
12 《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13 同上书,第147页。
14 同上书,第148页。
15 《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16 同上书,第309页。
17 《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18 《蒋孔阳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