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作为方法论的审美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蒋孔阳在谈到审美关系时,不仅把它当作美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把它当作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当他从美学研究对象的角度谈论审美关系时,他强调,人与自然间所以存在着审美关系,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着美,所以光研究审美关系是不成的,必须通过审美关系去研究美(以及审美意识、艺术等);而当他进一步回答美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就又说,“在审美的主体与审美的对象之间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美”6。所以,光研究美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美(以及审美意识和艺术等)去揭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显然,依照后一种说法,审美关系的概念就不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包容性的概念,而是具有自己内在规定性的概念,它的规定性就是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性的东西。这就是说,美并不是先定的,它的本质就是它所体现的审美关系。应该说,在这个意义上的审美关系,对于蒋孔阳的美学来讲,是更为基本和更为重要的概念。蒋孔阳就是从这个概念出发,深入探讨了构成美的本质的各种关系,回应了历史上所有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有关美的命题,最终形成了对于美的本质的非常有创意和独到的见解。

蒋孔阳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学讨论的背景下开始思索美的本质问题的,但是他避开了美是主观、客观或主客观统一这样的问题,在他看来,美不是一种单纯的存在,而是由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等许多关系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他虽然也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当作自己的理论依据,但是并没有把它当作现成美的定义,而是从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描述:美是具体的形象;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有某种能够引起我们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东西;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对人而存在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且他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做了与实践美学不同的解释。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起来的、人类最先进的一些品质、性格、思想、感情、智慧和才能等”。不过,这个时候,蒋孔阳所说的美还是审美客体,是体现在审美客体中的审美关系。这种看法到了80年代初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他不再把美看成是审美客体,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他接受了当时美学界的一种提法:美是一种价值。他肯定,美是“人对自己所创造、所发现和所欣赏的客观事物所做的一种赞赏和评价”10;美与善一样,是一种和“人生理想与世界观结合在一起”的“人生价值”11。后来,在《美学新论》中,蒋孔阳从这样的理解出发,即从审美关系的角度,对美学史上一些与美的界定相关的概念做了批判性的分析,包括形式、愉快、完满、理念、生活、距离、移情、无意识等。对于狄德罗提出的“关系”概念,他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他“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独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不仅看到了美在于事物本身的关系中,而且看到了作为客体的美的事物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12。此后,蒋孔阳主张打破把美看成“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的传统的美学观念,将美看成是“不仅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的“开放的体系”,并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在创造中,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13,是“多层累的突创”。

美在创造中,强调的是美是创造的产物,而且只能存在于创造中;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强调的是美的创造永远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强调的是美的创造是在多种因素,多种层次累积的基础上瞬间完成的。按照蒋孔阳的说法,所谓“多层累的突创”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二是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我们。”14他以星空的美为例:星空的美,首先要有星球群的存在;其次要有太阳光的反射;第三,要有黑夜的环境;第四,要有文化历史所积累下来的关于星空的种种神话和传说;最后,观赏的人还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和文化修养。这些因素和条件都具备了,星空便会突然在人们的眼前亮起来,成为美的形象。蒋孔阳还认为,由于“多层累的突创”,本来不美的现象,也可以成为美的。比如敦煌的三危山上的沙漠,平常看去并不美,但如果落日的余晖照射过来,给沙漠罩上一层金色的披纱,沙漠会显得非常美。由此看来,美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实体,而是由多个层次和侧面在主客体相互交融的刹那间整合而成的。这些层次和侧面主要是:自然物质层,比如形状、颜色、姿态、香味等——这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知觉表象层——这是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即客体向主体、物质向精神转化的契机;社会历史层,包括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这是制约美的创造和审美感觉的重要因素;心理意识层,包括意识和无意识——这是与多层次复合的客体相对应的主体特定的内在结构,是美的创造的必要前提。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社会历史层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而心理意识层则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但所有这一切又都在“突然的创造”中,被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了生命的有机的整体”。

为了将这种对美的理解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表达的观念衔接起来和得到相应的理论支持,蒋孔阳对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的人化”等词语做了历史的梳理和全新的阐释。他认为,人的本质力量,首先是他的自然力和生命力,他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他的情欲和需要;其次是他的精神力量,即体现在自觉性、目的性、创造性上面的思维、意志、情感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其中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因素随着历史的实践活动,随着人类生活的不断开展,不断进行着新的排列组合。他认为,自然的人化,就是自然与人发生了关系,打上了人的烙印,其中包括:(1)通过劳动实践直接改造自然,使自然服从人的需要,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2)通过自由的想象及幻想支配和安排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主观希望的自由的形象;(3)利用自然本身特殊的物质结构形式和自然景观抒发人的胸怀和意气,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自然的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的目的和需要,人的本质力量所达到的程度,人的文化传统与心理结构,乃至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人化具有多种多样和无穷无尽的形式。在自然的人化中,他没有提到人自身的自然的人化,即李泽厚讲的“内在自然的人化”;同时,明确地反对所谓“人的自然化”的提法,认为它只能意味着从文明状态向自然的野蛮状态的倒退。

无疑,关于美的本质,蒋孔阳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系统和完整的理解。为了使他所表达的观点在逻辑上更清晰一些,我们不妨做以下的归纳:第一,美不是一种实体,一种属性,一种直观的表象,而是被整合在一起的各种关系,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第二,所谓审美关系,就是在创造中被整合的关系,因此,具有主导和决定意义的是主体,但这不是感性或理性,生物性或社会性的主体,而是包容这一切在内的人的生命的总体,即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部本质力量;第三,与人作为生命的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不仅仅是感性的物质存在,还包括潜藏在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完整的世界;第四,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主客体所累积的各种关系通过审美直觉或想象在刹那间突然的碰撞和整合。显然,蒋孔阳对美的本质的这种理解不仅富有创意,而且符合一般人们的审美经验。与人们熟知的美学理论的一个明显和重大的区别是,蒋孔阳将美作为静态的实体的讨论转换成为动态的审美关系,实际上是审美活动的讨论,从而避免了将美与审美,美的本源与审美对象,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蒋孔阳自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信奉者,他从来没有否认大千世界的美的产生是以人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的,而且,他在许多地方都提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说的“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他不同于李泽厚与刘纲纪,没有把美的本源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劳动,从而避免了“美的本质、根源”与“美的性质”“美的对象”的割裂和对立;当然,他也不同于朱光潜,不认为美是“孤立绝缘”的主观与客观的简单的统一,因而没有陷入类似克罗齐那种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困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