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庸”
儒家提倡在为人处事方面要“中庸”,许多人往往不知道“中庸”的本来意旨,于是提出了激烈的批判。
鲁国平,网上介绍他是专栏作家、媒体人、著名网络评论员,他发表了《看清中庸之道阴毒本性,坚决反对新儒学卷土重来》,其中说:“所谓中庸,我可以引经据典:庸者——平凡,中庸者——不聪不痴、不平凡又不不平凡也;中庸之道者:不偏不倚、不离不弃、不轻不重、不温不火,于此事不藏而藏机,不露而露锋之为最佳。中庸之道,在于做事的方法上。万事采取中间策略,不刚不柔,不多不少,不偏不正,不上不下。以至游刃有余,进退得当,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这些说法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什么叫“中庸”?《礼记·中庸》孔颖达疏:“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可见“中”是“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所谓“中和”,其实是一个同义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中”是“中正”的意思,“和”是“和调”的意思,总之都是“合理”“恰当”的意思。
《荀子·性恶》:“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杨倞注:“中,谓中道。”《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姚宏注:“中,得。”《汉书·成帝纪》:“朕涉道日寡,举措不中。”《论语·尧曰》:“允执厥中。”刘宝楠注解:“执中者,谓执中道而用之。”《礼记·中庸》:“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郑玄注解:“两端,过与不及也。用其中于民,贤与不肖皆能行之也。”《大戴礼记·主言》:“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这些材料都能证明“中”是“合理”“适当”的意思。河南人表达自己赞同的意见时常说“中”,这就是“中庸”的“中”。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魚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成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而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些材料都能证明“和”是“合理”“适当”的意思。(参见上文《谈“和”》)
《说文解字》:“庸,用也。”又云:“用,可施行也。”这两个字其实是同源字,它们的很多义项都是相同的。“用”字用为“施行”的意思,可参考下面的例证。《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上》:“用者,施行也。勿用者,无所施行也。”《史记·孝文本纪》:“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
总而言之,“中庸”的意思就是“依中和之道而庸”,说白了就是“按照合理的规则办事”。“中”为名词性,“庸”为动词性,“中”修饰“庸”,“中庸”为状动结构。这个词的结构类型和“法治”“礼待”等相同,“法治”是依法治理,“礼待”是以礼相待。“按照合理的规则办事”,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文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
鲁国平在其文章中举了两个例子:
(一)
讲中庸的人总是把自己设计或放置到两个利益方之间的第三方,这样找到一个支点,无论两个利益方怎么斗争,圆滑的他都游刃有余,属于得利方,不会伤及自己,却善于拿别人当牺牲品。比如,一个父亲为了抢夺,不惜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号召自己的儿子一起加入这场争夺战,如果成功了,他独自享用别人家的财富,一旦形势不妙或失败了也不要紧,转过身来把自己的儿子都绑起来交予被侵犯者随便处置就可以了。用中庸之道去斗争在于巧妙地设计矛盾和利用矛盾,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处于中心地位,墙头草两头靠,随时准备将两边的人甚至自己人当作牺牲品,丢卒保车去保全自己,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以及一本万利的效果。
(二)
中庸之道的政治巧妙利用矛盾还在于善于设计矛盾,分化与瓦解金字塔下同一阵营中的有生力量,就像一架车有两匹马,车上人为了保持自己的位置平衡总是不惜让两匹马去做东西方向的拉扯,哪怕他自己知道这是一个无用功,车子不会移动半步,但他的险恶目的达到了,闹矛盾的相互牵制的两匹马比起一心一意的两匹马要安全得多,他只要在矛盾的两方面适度添油加醋或适时稍微引导就可以轻易驾驭他们,保持自己中间人的地位永固,何况自己不是处于简单的三角形平面的中间,而是金字塔的立体三角形最高点?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政客之间互相玩弄的关系,怎么能用父子关系来比拟?哪个车夫会“为了保持自己的位置平衡总是不惜让两匹马去做东西方向的拉扯”?“闹矛盾的相互牵制的两匹马比起一心一意的两匹马要安全得多”?车夫们对自己的马还有这样的“险恶目的”?这些例子都举得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