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研究文献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构成成分

由于所谓“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而广义的“区域词语”外延是包含了狭义的“区域词语”的,所以前者的构成也就自然地包括了后者。因此我们先剖析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构成成分。

(一) 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构成成分

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应包含三个小类:各地华语的本土词语;各地华语的特指方言词语;各地华语的特用外语借词。

1. 各地华语本土词语。从理论上说,一个特有词语的产生,是当地人对本土存在的某种特有事物或者特定观念,以一种独特的语音外壳和文字形式固定下来的认知和认定过程。这种以新的语言“符号”指称的事物有其“本土”的特有性。因此可以说:一个本土的词语具有一种代表着不同于共有语言词汇系统的“共性”的“个性”。所以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首先应该指各地华语特有的本土词语。譬如:

中国大陆的本土词语:导厕(指引外来人寻找厕所的工作)、陪泳(陪伴和伺候游泳的色情活动)、双开(对涉嫌贪污腐化的官员做出同时开除官职和开除公职的决定)、婚托(以介绍婚姻为幌子去骗钱的人)、黑心棉(昧着良心以次充好的假棉花)。

中国台湾的本土词语:贿选(候选人在选举中用金钱贿赂投票者以非法获得选票)、飚车(一些青年非法进行的摩托车赛车)、吃案(情治部门隐瞒罪行数字)、牛肉场(上演色情歌舞表演的场所)、槟榔西施(在路边以卖槟榔营生的女孩)。

中国香港的本土词语:赌船(停留在公海里供人进行赌博活动的船只)、瞥伯(喜欢偷窥女性隐私生活的人)、综援(为无依无靠的老人、残疾人和失业者提供的经济援助)、生果金(政府逐月发给老年人的生活津贴)、狗仔队(专门跟踪社会明星以取得独家新闻素材的记者队)。

新加坡的本土词语:按通(供缴付罚款的电子终端机)、组屋(政府建造的居民住宅)、奎龙(搭建在浅海上的捕鱼设施)、度岁金(政府在农历岁末发给贫苦老人的一种慰问金)、合家网络(一种屏蔽色情网站适合全家观看的互联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语某种区域还存在着某种特殊行业,例如中国香港有发达的赛马业、耍乐业,中国澳门有著名的博彩业。这些行业都有着特别发达的“行业词语”或“行业隐语”,这类词语理所当然地也应该属于华语的“本土词语”的范畴。譬如:

中国香港的赛马用语:谷赛(在快活谷进行的比赛)、彩池(显示派彩结果的显示屏)、单Q(取得单独一场的连赢)、三T(三场特定的三重彩组成的特大派彩)、短头位(马匹在比赛中得胜或者落败的距离)。

中国澳门的博彩用语:丁办(一万)、闲家(赌客)、宝子(牌九按大小排列出的十六对派)、爆牌(所得牌点数超过二十一点)、穿火龙(正常没有作弊的骰子)。

以上各地华语的本土词语所指代的是当地社会特有的事物。这种反映不同社会的特征的词语有人称之为“社区词”或“文化词”。不难看出,这类词语不管其表层词形怎么样,如果从构词法角度去看,它们都是根据华语的构词法创造出来的。

2. 各地华语特指方言词语。中国是一个方言大国,而全球华人社会都流行着多种方言,因此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是以当地的通行方言指称的。我们认为,那些已经有方言书面形式的、表达当地特有事物的特指词语也应该属于“区域特有词语”的范畴。譬如:

中国大陆特指方言词语:倒爷(北京话:专门从事倒买倒卖活动以获利的人)、托(北京话:从旁引诱别人受骗去进行某种行动以从中获利的人)、猫腻(北京话:隐秘的或不可告人的事)、生猛(粤语:生机勃勃的、富有朝气和活力)、焗油(粤语:一种染发和烫发的工艺)、发烧友(粤语:狂热的爱好者)。

中国台湾特指方言语词:死当(闽语:没有补考的不及格)、歌仔戏(闽语:一种民间戏曲)、在来米(闽语:一种稻米)、穿邦(沪语:露出破绽,被揭穿)、姊妹淘(沪语:姐妹关系)、大荷苞(客语:赌博时负责开宝的女人)。

中国香港特指方言语词:蛇头(粤语:专门从事组织偷渡的头目)、鸭店(粤语:专给富婆介绍男妓的公司)、警花(粤语:年轻女警或警校女学员)、大牌档(粤语:领有政府大型公示牌照的饮食摊点)、包二奶(粤语:在家外包养情妇)。

新加坡特指方言词语:阿官(闽语:女性化男人)、财库(闽语:一种书记员)、大衣(闽语:特指一种男性西服)、豆爽(闽语:一种绿豆腐)、山龟(闽语:没见过世面)、肉骨茶(闽语:排骨汤和功夫茶)。

这一类词语大多暂时没有被比较权威的辞书确认为书面(普通话)的词语。但它们已经在报刊书籍中使用,有其书面的形式。

3. 各地华语特指外语借词。由于所处区域(地区)的关系,各地华语,尤其是台湾和新加坡的华语中都有一些与当地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有关系的其他民族的具有特指义外语借词。这些词语反映的也是独特的事物。

中国台湾的特指外语借词主要借自日语,其中包括音译词语和形义借词两种:

音译借词:妈妈桑(夜总会或妓院女领班ままちん)、华沙卑(芥末れちび)、甜不辣(炸虾てんぷら)、帕青哥(一种赌博游戏ばちんこ)、撒西米(生鱼片さしみ)、塌塌米(草垫たたみ)。

形义借词:町(区まち)、坪(地积单位っば)、原住民(土著居民ばんじゆうみん)、金权(金钱带来的权利きんけん)、七宝烧(一种烧酒しっぱうめき)、人形(玩偶にんぎよう)、玄关(房间进门处げんかん)。

新加坡特指的外语借词主要借自马来语。譬如:

阿渣(一种开胃小菜achar)、峇峇(汉族男人和马来女人的男性后代baba)、娘惹(汉族男人和马来女人的女性后代nonya)、峇迪(蜡染的花布和衣服batik)、巴冷刀(一种马来刀parang)。

(二) 广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构成成分

广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除包括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还包括华语异称词语、各地华语特用外语借词两种构成成分。

1. 华语异称词语。正如前文所述,所谓“华语异称词语”是各地华语对同一事物或者近义事物的不同称说。

(1) 和中国大陆母体不同的中国台、港地区、新加坡“异称词语”。有一部分事物在中国台、港地区和新加坡华语里用来指称的构词的词素和中国大陆是不太相同的。按照区域,它们分别是“中国台湾异称词语语”、“中国香港异称词语”和“新加坡异称词语”。这三小类词语现在分别举例如下:

表1:中国台湾异称词语

表2:中国香港异称词语

表3新加坡异称词语

(2) 各地华语之间不尽相同的“华语异称词语”。有些词语在各个不同的华语地区说法不尽相同,反映出各地华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指称习惯和不同的文化。譬如:

表4

2. 各地华语特用外语借词。华语在全世界广阔的地域分布,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华语和英语以及其他语言的互相影响和接触不断得以加强。这种交流和接触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华语里的外来借词不断增多。但由于各地华语与英语以及其他语言的交流层次和接触面有所不同,在引进外语借词方面也就自然出现了差异,形成了彼此之间相异的语言面貌。各地华语比较常见的特用的外语借词举例如下(以下词例包括借词中的纯音译词、意译加音译词、音意兼译词以及英文加中文的自创词):

(1) 各地华语中特用的英语借词。

中国大陆特用的英语借词:BP机(无线寻呼机beeper)、闪客(一套软件flasher)、IP卡(IP电话卡internet protocol)、黑客(精通电脑、可能会通过互联网侵入别人电脑的人hacker)、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万维网(全球网络www.)、雅飞士(西方国家的一种青年人yuffies)。

中国台湾特用的英语借词:宝特瓶(塑料瓶potable)、马杀鸡(按摩massage)、脱口秀(清谈节目talk show)、三温暖(桑拿浴sauna)、迷思(神话/荒诞的说法myth)、秀(表演show)、幽浮(不明飞行物UFO)、A拷(原版copy A)、A片(成人录像带adult only)。

中国香港特用的英语借词:嘉年华(狂欢活动carnival)、快劳(文件夹file)、甫士(姿势pose)、book位(预订座位)、复call(回电话)、行catwalk(走台步)、CID(便衣警察)、DJ(音乐节目主持人)、做facial(做脸部美容)、PA(制作助理)、货van(小型货车)。

新加坡特用的英语借词:巴仙(百分点percent)、必甲(小货车pick-up)、羔丕店(咖啡店coffee)、固打(配额quota)、罗厘(卡车lorry)、P准证(具有专业资格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P work passes)、司诺克(台球snooker)、亚细安(东盟ASIAN)。

(2) 各地华语中来自其他语言的特用借词。除了英语的借词外,各地华语中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来自其他语言中的借词。其中以中国台湾的日语借词和新加坡的马来语借词最有特色。

中国台湾特用的日语借词包括音译词语和形义借词两种。

音译借词:欧巴桑(老太太おぼあさん)、欧吉桑(叔叔、伯伯おじさん)、欧古桑(太太おくさん)、阿莎力(干脆、爽快あつさり)、撒哟娜拉(再见さようなら)、巴克野鹿(詈语ぼかやろう)。

形义借词:便当(盒饭べんとよ)、车掌(售票员しやしよう)、广告牌(告示牌、展示牌かんぼん)、统合(统一、联合とうごう)、艺能(文艺、演艺ぼいのう)、整合(整顿、重组せいごう)、“职场”(车间、工作场所しよくぼ)。

新加坡特用的马来语借词:

巴刹(市场pasar)、多隆(求助、帮忙tolong)、甘榜(乡村、村落kampung)、加龙古尼(旧货收购人kaxung guni)、隆帮(搭脚儿;寄居;捎带;委托tunpang)、惹兰(街道、道路j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