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缘起
《亚洲周刊》2003年1月报道,由于中国综合国力急升,巨大的市场与国际影响力正引发全球新一波中文热,逾85国增设汉语课程,学生近3,000万人;在中国及全球各地,都可以感觉到汉语的热度,中文正逐渐跃升为全球仅次于英文的新强势语言。
上述内容如果在新加坡发表,编辑会把“中文”改为“华语”;如果在中国发表,编辑会把它改为“汉语”。与之相关的还有“普通话”和“国语”。有学者说,华语就是普通话。上海一家语言文字工作网站发布了一条关于台湾军方语言问题的新闻,其中有这样一句:
据台湾媒体报道,汤曜明说,“普通话是目前大家最容易听懂的话,对军队要求一致性、团体性这方面,普通话仍是最简单易懂的”。
我们没有看到台湾媒体的原文,但我们相信汤曜明大概是不会使用“普通话”这个词的,他用的应该是“国语”。显然是编辑出于某种考虑把“国语”换成“普通话”了。这并非是孤立现象。汤志祥(2001)《当代汉语社区词汇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出版时也遇到了这样的改换。
“华语、汉语、中文、普通话、国语”真是异名同指,因地而异?本文将由此展开,对世界华人社会共同语的名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