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才能脱离六道
佛教认为,众生只要一天受贪心、嗔恨、愚痴的左右,就无法脱离轮回。而在六道中,不论生为人身,还是畜生,都逃不出痛苦的折磨,都只能重复生老病死的覆辙。在思考这些的时候,不能仅仅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也不应像背诵书本那样轻松,而是要去体验和觉受,就像看立体电影一样,让自己亲历其境,深刻地体会各种痛苦。
1.对痛苦的思考
佛教徒在正式修行之前,都会积极地思考生命的死亡和痛苦的本质,因为生死问题是勉励众生修持的直接动力。在修行密法时,很多人偏向于将自己观想为本尊,身处于洁净的坛城净土之中。但实际上,如果想象自己身陷地狱烈火之中,得到的思想震撼可能更大,收效也就更丰厚,因为这更能激励自己止恶积善。所以说,经常思考人身难得、生死无常、轮回皆苦,才是真真正正的修持。
按照佛教教义,自无始以来,众生都在不断地经历生与死的循环,从未获得永恒的安宁和福乐。如果想彻底脱离轮回,必须把这循环从根部切断。佛教认为,轮回的根源是烦恼与业力,二者中烦恼又是主要元凶,而贪、嗔、痴是最大的烦恼,痴更是烦恼中的最大烦恼。在各种愚痴当中,我执是最根本的无明。因此,只有祛除我执,才能把生死轮回由根拔起。
2.根除我执
如何才能根除我执呢?答案是必须遵循佛陀的道路。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深入禅定,证得无上佛境。成道后的佛陀,虽然有无上的智慧、慈悲和力量,却不能用水为众生洗去罪业,也不能直接把他的证悟移植给众生。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教导大家如何断除我执,以求解脱。
佛陀为人们开示过八万四千多种法门,大致可归纳为大、小二乘教法体系。
3.大乘与小乘
大乘和小乘,是针对不同根器的人来说的。
小乘的修持者,需先深切体悟三恶道之苦,甚至六道诸苦及其来源,生出厌弃轮回、脱离六道之心,进而以此作为动力,修持小乘五道,最终断除我执,证得阿罗汉的境界,从而出离生死苦海。
大乘修持者的修持动机、目标及方法,则是建立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他们见六道皆苦而生出离之心,但是又不忍心舍弃众生独顾自己离苦得乐,希望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解脱。这种博大而深刻的爱心,即菩提心。为了救度众生,进而希望自己能得到圆满无缺的能力,即成就无上佛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生起了正确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后,就踏上大乘五道,朝着佛境的目标进发。在修持的方法上,大乘又分为显密两种修持。显宗修持,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之久的时间,才能成就佛果;密乘则能一世成佛,即身成佛。
长寿三佛
金唐 现代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为长寿三佛,藏传佛教中,将无量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三者合称为长寿三佛,因为这三佛能够给人们带来福寿,延长生命。这幅唐卡中主尊无量寿佛的形象较为特殊,唐卡中无量寿佛现佛母相,面如满月,头戴宝冠,身披黄金缎带,身饰缨络,左手结施依印持一朵莲花,右手结施予印,结跏趺坐在法台上。主尊左下方为尊胜佛母,右下方为白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