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高峰,但中华文明进步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两宋时期,当时涌现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发明,如接近现代形式的枪、水泵、水力推动的纺织机等,钧窑的窑内温度可以达到1700℃,汴京的一半人口使用煤炭(Morris,2010)。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的技术进步,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虽然仍然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技术进步基本停滞。表1.3是安格斯·麦迪森对中国1700年至2015年的人口和GDP的估算。在他的估算中,1820年是中国经济的顶峰,GDP占世界总量的33%。在此之后,中国的GDP总量仍然增长很快,但世界其他地区增长更快,致使到1950年,中国的GDP只占世界总量的5%。到2001年,恢复到占世界的12%;麦迪森预测,到2015年,将恢复到占世界的20%,届时将略超过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人均收入的下降早于中国在世界上相对地位的下降,在1700年到182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由相当于世界的98%下降到90%。这里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口在此期间经历了一次人口爆炸。在1700—1850年这150年间,中国人口翻了三番,由1.38亿增长到4.12亿。要支撑如此迅速的人口增长,没有较快的粮食生产的增长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清代中国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保证了人均粮食拥有量基本保持不变。另一个原因是,当西欧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的工业生产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在近代并没有经历衰落,而是被世界、特别是西欧赶上来了。
表1.3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15年
注:国际元为麦迪森为比较世界各国历史收入而编制的计量单位。资料来源:麦迪森(2003)。
图1.2比较了中国和西欧在公元400—2000年的人均GDP水平。在这期间,公元1000—1300年(相当于两宋时期)是中国的高速增长时期,但随后便进入了停滞。而西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衰退之后,于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加速发展,到1300年左右超过中国,到1820年人均收入达到中国的两倍以上。在此之后,西欧进入工业革命的顶峰时期。19世纪中后期之后,科学开始介入技术发展和工业生产,欧洲及其在新大陆和其他地区的衍生国的经济增长进入加速期,人均收入加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则由于连绵近百年的战乱(太平天国起义、军阀混战、外敌入侵)进入了衰退期,直到1950年以后,中国才再次进入加速增长时期,速度远超过西欧。
图1.2 中国和西欧人均收入比较:公元400—2000年
注:图中收入曲线按收入的自然对数值绘制;国际元为麦迪森为比较世界各国历史收入而编制的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麦迪森(2003)。
关于中国相对于西欧的衰落,学术界有所谓的“李约瑟之谜”之说。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1990)中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既然中国在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论证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欧洲。在经济学界占据主流的观点是,欧洲在其进入近代社会的时候建立了适合于工商业创新活动的产权制度。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是诺斯和托马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诺斯和托马斯,1973)。另一方面,学者们试图解答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尽管学术界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至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随着经济史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不断涌现(见专栏1.1),它们加深了我们对李约瑟之谜以及中国经济史的理解。
专栏1.1
对于李约瑟之谜的解释
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了许多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解释,这些解释大体上可以分成七类。
第一类是思维方式说。李约瑟本人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现代科学,是因为中国人重实用,而轻分析。这个结论大体上是成立的,但是,即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确和欧洲人有差别,这种差别也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因为工业革命并没有依赖于科学的帮助。如同诺斯(North,1981)所指出的,工业革命(公认的时期为1750—1850年)比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公认为19世纪后半叶)早了近百年。事实上,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技术是经过许多人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而成熟的,而中国在两宋及以前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因此,中国人和欧洲人在科学思维方面的差异无法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第二类是中央集权说。戴尔蒙德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之一(Diamond,1999)。欧洲的海岸线犬牙交错,且近海岛屿众多,而中国的海岸线平滑有序,近海几乎没有大的岛屿;前者有利于形成众多竞争的小国,而后者则有利于形成大一统的帝国,从而也决定了两个区域不同的发展轨迹。戴尔蒙德以航海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生于意大利,为了他的伟大的航海计划,先后投靠了三四位欧洲君主,最后才得到西班牙皇室的支持。如果欧洲统一在任何拒绝了哥伦布的君主之下,则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相比之下,中国明朝的郑和的命运就要坏得多。郑和七下西洋,其舰队规模之大,远不是哥伦布所能及的。但是,在大一统的皇权之下,皇帝宣布海禁,郑和的远洋航行也就终止了。因此,戴尔蒙德将中国的落伍归咎于其完整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大一统的国家体制。
但是,这个解释虽然对中国在近代的落伍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无法解释中国在此之前为什么能够领先世界一千七百多年。与戴尔蒙德的解释相类似的是中央集权的税收假说(艾德荣,2005)。其基本观点是,在南宋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工厂化工业的萌芽,但却被高度集权的中央税收所扼杀了。南宋时期,江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外患频仍的南宋王朝为了战争而大肆向工商业课税,而且,税收高度集中,地方政府没有任何税收留成。由此一来,地方官员无心扶持当地工商业的发展,相反却加强税收力度,工商业因此在重赋之下凋敝。然而,这个解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南宋时期因为战争而不得不把税收全部收归中央,明、清两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和平时期,难道各位皇帝都没有学会“放水养鱼”的道理?
第三类是制度说。马克思和韦伯早就指出,中国古代的制度是造成中国停滞的原因。黄仁宇(1997)进一步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在于财产所有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比如,明末清官海瑞的断案方针是:“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平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海瑞是封建官吏的典范,他的思想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黄仁宇认为,这种思想不顾“内在的公平”,而只意在维持由血缘关系、社会身份和道德品质所支撑的社会等级制度,从而扼杀了社会的商业动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个解释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但是,和中央集权说一样,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曾经领先世界一千七百年。
第四类是戴尔蒙德所说的“英雄理论”:技术创新是少数“英雄”的活动,而“英雄”的数量以及创新的数量取决于人口的大小和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林毅夫教授持这种观点(Lin,1995)。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够领先世界,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比较简单,可以靠经验积累来完成,所以,中国较大的人口更容易产生技术创新。但是,现代技术不是建立在经验、而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人多并不能保证更多的技术创新。这个解释为中国过去的领先和明清时期的停滞都提供了依据,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指出,工业革命并不是以现代科学为前提的。
第五类是资源约束说。这主要是经济史领域的加州学派的观点,以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王国斌和李伯重为代表(如彭慕兰,2003;李伯重,2003)。他们认为,中国和欧洲的比较应该是江南与英格兰的比较,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区域大小相当,又分别是当时中国和欧洲最发达的地方。他们试图证明,直至1800年左右,江南在收入水平、市场发育、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并不比英格兰的差,江南之所以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是因为工业革命的至关重要的资源煤炭在北方,运至江南的成本太高。加州学派的影响非常大,但也遭到许多批评。一方面,江南是否达到了英格兰的发展水平,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即使两地的生活水平和市场发育达到同等的水平,它们之间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类型也存在巨大差别。事实上,江南的发达反映的是农业技术文明的顶峰,而英格兰的发达却是工业技术文明兴起的成就,两者无法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加州学派对煤炭的解释比较牵强。大运河已经到达北京,而沿途经过产煤地淄博,同时北京离开滦煤矿也不远。事实上,英格兰的煤炭也集中在北部,主要靠海运送至东南部的经济中心地带。因此,只要需要足够大,交通不会成为巨大的障碍。
第六类是人口约束说。伊懋可(Mark Elvin)的高水平陷阱假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学说。伊懋可(Elvin,1973)认为,中国之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前一千七百多年里领先世界,而后又被欧洲所赶超,是因为中国受到人口众多而资源匮乏的限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她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到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的农耕技术远远领先于欧洲,这包括复种、灌溉、密植、耕种工具的改良等等。但是,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中国在较高的农业水平上维持了巨大的人口。相反,中国工业的发展却受到了有限的资源的约束。伊懋可列举了许多史实,试图证明中国在明末和清朝已经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从而无法在旧有的技术条件下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中国便进入了一个“高农业水平、高人口增长和低工业水平”的高水平陷阱之中。
与此相关的是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黄宗智,2000a;2000b)。这个理论认为,明清时期,江南人口压力导致资源紧张,人们只能依靠不断增加劳动投入和提高农业技术来提高产量,其结果是劳动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生产率下降,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人口约束说比较符合经济学原理,特别是诱导性技术变迁理论(参见第8章)。该理论认为,一个经济体倾向于采用更多地使用廉价投入要素的技术。中国到明清时代,人口压力过大,迫使整个国家关注农业生产,而在农业领域,又主要是采用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技术,把两宋时期发明的许多节省劳动力的技术都“忘记”了。
第七类是地理环境说。戴尔蒙德(Diamond,1999)通过大量的实证资料试图证明,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文明为什么起源于欧亚大陆。莫里斯(Morris,2010)继承了戴尔蒙德的地理环境学说,试图进一步证明,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变化是影响东、西方文明进程的主要因素。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北的台地上存在丰富的可供驯化的植物和动物,人类文明在一万五千年前小冰期结束之后首先在此起源,随后向地中海地区扩散,最终在罗马帝国时期达到顶峰。公元纪年开始之后,气候变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鼠疫流行,罗马帝国最终走向衰落。自公元五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开始超越西方文明,并在宋代达到顶峰。然而,东方文明也没有逃脱气候变化的影响,北宋时期气候再次变冷,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侵,东方文明遭受重创。此时,西方文明的重心转移到西欧,而且,西欧的地理优势让哥伦布成为文明世界首先发现新大陆的人。莫里斯认为,地理大发现是西方文明再次超越东方文明的关键性事件,因为它极大地刺激了西方的航海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
自195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图1.3显示了1953—2010年中国GDP总量的增长速度。在1953—1978年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且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但是,以世界水平观之,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并不低,达到6.5%。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平均每年达到9.7%,和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在高速增长时期的增长速度相当,因此,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称为一个奇迹,一点都不为过。
图1.3 中国经济增长:1953—2010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和世界总体情况一样,中国内部各省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发散迹象。表1.4为中国各省(区、直辖市)1952—2009年的收入转移矩阵。由于样本较小,我们将所有省(区、直辖市)相对于平均收入分成四组(即低于1/2,1/2—1,1—2,2以上)。可以看到,最低组和最高组的省(区、直辖市)在1952—2009年的近50年间没有发生变化,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有73.3%和40%的省(区、直辖市)也没有发生变化。这和世界的情况类似。但是,第三组里有50%的省(区、直辖市)掉到了第二组,而第二组里除73.3%的省(区、直辖市)没有发生变化之外,其他的26.7%的省(区、直辖市)上升到了第三组。因此,除了最低组和最高组之外,我国各省(区、直辖市)的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收敛趋势。
表1.4 中国1952—2009年收入转移矩阵
注:海南和重庆分别并入广东和四川;没有包括西藏;总计28个省(区、直辖市)。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如何?图1.4试图通过把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对比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图中,横轴是一个国家(地区)从经济起飞那年到2008年经历的时间,纵轴是一个国家(地区)在2008年的人均购买力平价收入(2005年PPP美元)。可以看到,除中国香港和日本而外,一个国家(地区)起飞得越早,则该国家(地区)的人均收入就越高。如果用一条曲线拟合图中国家(地区)的数据点,就会得到图中的S形曲线。当一个国家收入还较低的时候,其增长速度较慢;当它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图中马来西亚的水平),增长加速;当它的收入达到很高水平的时候(如图中中国香港的水平),增长开始放缓。如果以新加坡所处的位置作为高速增长停止的时间的话,则中国从2008年算起还可以维持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当沿海地区达到很高收入并停止增长的时候,内陆地区的收入可能还只处于图中马来西亚的水平,还有很长一段高速增长的时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未来二十年维持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图1.4 亚洲国家(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快照:2008年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的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将于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罗伯特·费恩斯塔尔等人(Feenstra,2011)的计算表明,这个时间是2014年。但是,计算购买力平价收入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购买力平价收入也不能反映一个国家购买其他国家产品时的购买力。相比之下,名义收入计算简单、直观。表1.5给出了中、美名义GDP在2009年和2010年的对比以及2015年和2020年的预测。可以看到,2009年美国GDP总量是中国GDP总量的2.9倍,但2010年一年这个差距就缩短到2.52倍。假设中国的GDP总量以8%的可比速度增长,美国的GDP总量以3%的可比速度增长,中国和美国的通胀率分别为3.6%和2%(两者都是2000—2010年的均值),人民币对美元每年名义升值3%(从2005年到2010年的均值);即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名义增长率为11.6%,以美元计价的名义增长率为14.6%,美国的名义增长率为5%。则到2015年,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将缩小到1.61倍,到2020年,进一步缩小到1.02倍,也就是说,以现价美元计算,中国将在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中美两国的GDP总量将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以上,比排在第三位国家(日本或德国)的三倍还要多。中国的人均GDP将由2010年的4388美元增加到17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表1.5 中、美经济总量对比:2009—2020
资料来源: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National Incomeand Product Accounts(www.bea.gov/national/nipaweb/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