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心理实验的发现,提出了有关人类学习的三条主要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效果律是指,在对同一情境所作的若干反应中,那些对学习者来说伴有满足的反应,或者紧跟着满足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就会愈加牢固地与这种情境相联结。所以,当该情况再度出现时,便更有可能产生这些反应。相反,失败降低了这种联结的强度。这里,满足意味着奖励,失败意味着惩罚。而且,奖励和惩罚越大,联结的改变也越大。后来,这一定律成为斯金纳(B.F.Skinner)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并为许多学习理论家以不同方式所接受。
练习律是指,对一种情况的任何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随着该反应与情境联结次数的增多,以及联结的平均强度的增大和延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强。这就是说,学习者对某一情境的反应,其联结于这一情境的强度,与联结于这一情境的次数成正比,并与这些联结的平均强度和平均持续时间成正比。后来,这一定律受到许多学习理论家的诘难。争议的焦点在于:练习次数的多寡是否能决定学习结果的优劣?
准备律是指,学习现象受制于学习者的生理机制。学习离不开神经元的突触活动,神经元的突触随练习而改变。这种改变并非由练习本身直接引发的,而是练习先引起神经系统化学的、电的,甚至原生质的变化,再由这些变化导致神经元活动的改变。据此定律,倘若一个神经传导单位准备作出如此这样的传导,随之而来的也确是如此这样的传导,学习者就会产生满足感;倘若一个神经传导单位准备作出如此这样的传导,随之而来的却不是这样的传导,学习者就会产生烦恼感;倘若一个神经传导单位尚未准备传导,而在强制的条件下被迫去传导,学习者就会产生厌恶感。当然,鉴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桑代克关于神经元突触和传导的推论仅仅是一种假说。正因如此,他把准备律置于“权宜假说”的地位。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定律外,桑代克还提出过其他几种辅助定律,它们是:
1.多重反应。当某种反应不能产生满足的结果时,它就会触发一个新的反应。动物和人类都一样,在此情况下,会连续作出反应,直到某一反应最终导致满足。迷笼中的饿猫会一一作出它的反应,直到其中一个反应打开门闩为止。学习者会作出多种尝试,直到其中一个探索正巧解决问题为止。这里,对动物和人类来说,改变反应的能力显然具有适应的意义。在迷笼实验中,第一次失败后就放弃反应的动物,最终会挨饿致死。在人类生活中,第一次失败后就放弃反应的人,永远品尝不到满足的甜果。
2.心向或意向。在桑代克的理论体系里,这个概念类似于当代学习理论中的动机或驱力概念。饿猫会以挣扎为手段,以求逃出迷笼;吃饱的动物则可能十分安静,找个地方去睡觉。人类会因为无知而激起求知的欲望,会因为贫穷而考虑致富的方法。心向或意向对于反应的始发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
3.选择反应。在学习过程中,动物和人类会逐渐对课题情境中的某些因素给予有选择的反应,并同时忽略其他一些因素。迷笼中的饿猫之所以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多,启门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它在有选择地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而对有些刺激视而不见。人类在学习打乒乓球、网球,或学习滑冰时,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逐步排除一些无效的动作,只关注若干重要的技能要领。很明显,反应的选择性与分辨能力有关。不能进行分辨的动物将无法学会趋避,不能进行分辨的人也将寸步难行。
4.类比反应。这是一种迁移原理。经过迷笼实验的猫,在被放入不同的其他迷笼后,会注意新情境中与原先情境相似的成分,并利用这些相似的成分,作出适当的反应。学会写毛笔字的学生,在学习写钢笔字时,会利用写毛笔字时的某些相似经验。桑代克在讨论类比原理时,曾假设过一种“相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如果两种学习情境之间具有共同要素,便会发生迁移。
5.联想性转移。这是桑代克用来表示与条件反射相对应的术语。该术语的基本含义是,如果在替代性学习期间情境保持相对不变的话,则习得于一组刺激条件的反应也可习得于一组新的刺激。我们之所以能教会某些动物去表现一定的技巧,原因便在于此。假如一个孩子想教会一只狗在听到口令时安静地坐下来,他就会拿一块饼干去逗引狗,同时发出口令命其坐下来。经过若干次试验,即使孩子不给食物,狗一听到口令也会坐下来。
上述三条主要定律和五条辅助定律,构成了桑代克基本的学习理论。这些定律大多以他早期的动物心理实验为依据,但略加修改后却用于人类的学习情境。不过,在《人类的学习》一书中,他对练习律和效果律进一步加以修正:废除了练习律中不适宜人类学习的一些假说,缩小了效果律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