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库存控制概述

先来看一个例子:有两家规模和产品相同的企业,服务的顾客相似,年产值都大约10亿元人民币,不同的是甲企业平均每天的库存资金约3000万元人民币,乙企业平均每天的库存资金约1亿元人民币,假设产品的毛利都是10%,那么哪家企业更赚钱呢?哪家企业的竞争力强呢?其实很简单,甲企业相当于每年用3000万元赚取毛利1亿元,而乙企业则要用1亿元每年赚取毛利1亿元。

显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甲企业更适合生存,而原因就是其库存控制做得好,而乙企业则占用1亿元的库存资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周转,在资金链上的风险更大,因此库存控制成为现在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

1.2.1 库存控制的发展

人类为了生存,很久以前就学会了将物品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就连许多动物也知道将粮食存储过冬。我国最早出现的用来储存产品的地方是“窑穴”,随着生产的发展,粮食成为主要保存的产品,人们把专门藏谷的场所叫“仓”,把专门藏米的地方叫做“库”。后来“仓”和“库”逐渐合并成一个概念叫“仓库”,指储存和保管物资的地方,而这些物资则可以看成库存。

因此,人们对库存的认识首先是从物品的视角出发的,即认为库存是物品,认为库存是必须的,而且库存越大越好,也就是说仓库里的物品越多越好。随着工业革命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们需要获取足够的生产资料,库存使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并可调节各个环节之间供求的不一致,起到了连接和润滑的作用,但这些生产资料的来源不多并且不稳定,所以人们对库存的倾向还是越大越好,所不同的是,对库存的认识开始逐渐由物品的视角转向财务的视角,即认为库存是要花钱买来的,是成本的一种,有了降低库存的意愿。

由于有降低库存或降低成本的要求,人们开始逐步展开对库存的研究。1915年,美国的哈里斯提出关于经济订货批量的模型(EOQ),开创了现代库存理论研究的先河。在此之前,意大利的帕雷托在研究世界财富分配问题时曾提出帕雷托定律,后来在库存管理方面也得到了运用,即为ABC分类法。

第二次出界大战以后,运筹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被运用到这一领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库存问题,并形成了系统存储理论,随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库存管理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许多库存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显著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库存控制的研究和实践又经历了如下过程:随着计算机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MRP开始应用并普及,这对库存控制是一个质的飞跃;随着供应链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对降低库存的要求几乎到了极致,提出了“零库存”的管理思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ERP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这对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从追求“零库存”的狂热中清醒,根据实际情况认为,维持适当的库存对于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平稳而有序的运行,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提出了“合适的库存”这一理念。

至今为止,人们对于库存控制的研究和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之中。

1.2.2 供应链管理对库存控制的要求

库存控制在管理实践中有很多方法和手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供应管理时代,对于库存的管理则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1.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

许多企业自认为对于库存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但发展中仍然被巨大的库存拖住了后腿,甚至面临倒闭或破产。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观念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库存控制主要依赖于财务部门的指标考核,实现上主要依靠采购的执行,而没有做到全员重视;二是对库存控制的认识不充分,没有从库存的真正成因入手,以有效降低库存和总成本为出发点进行管理。本书第7章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单纯依靠采购来进行库存控制是不够的,应该依靠供应链这个大流程的输入与输出,除仓储管理环节外,应包括预测与订单处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物料计划与采购控制、物料配送发货的策略等,要管好各个环节,本书最后两章有专门介绍。另外,对于ERP系统的正确认识和使用也是关键问题所在,详见第7章。

2.合理的库存控制策略

库存控制的策略有好多种,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物料应采取合理的库存策略,主要是确定检查周期、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有许多模型可以用于解决这一问题,本书第8章对此有详细介绍。但在供应链环境下,不是简单建个模型计算一下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整条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以总成本最小或总效率最高为目标进行灵活运用。

实用案例1-2

上海通用的“牛奶取货”

上海通用各种车型零部件总量有几千种,在国内外还拥有180多家供应商,拥有北美和巴西两大进口零部件基地。那么,上海通用是怎么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和库存成本的呢?

有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为了不浪费运输车辆的运能,充分节约运输成本,上海通用使用了叫做“牛奶圈”的小技巧:每天早晨,上海通用的汽车从厂家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那里装上准备好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此类推,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

传统的汽车厂以前的做法是成立自己的运输队,或者让运输公司把零件送到公司,都不是根据需要来供给,因此存在一些缺陷。有的零件根据体积或数量的不同,并不一定能装满一卡车,但为了节省物流成本,经常装满一卡车配送,容易造成库存高、占地面积大。

而且,对不同供应商的送货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在信息交流、运输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想要管好它,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人力资源。所以上海通用改变了这种做法。

上海通用聘请一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由他们来设计配送路线,然后到不同的供应商处取货,再直接送到上海通用,利用“牛奶取货”或者叫“循环取货”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循环取货,上海通用的零部件运输成本下降了30%以上,库存下降了20%。

3.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

既然库存控制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输出,要实现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须要有一个与此流程相适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直到现在,很多企业只有一个采购部,采购部下面管仓库,这是远不能适应库存控制要求的。采购与仓储管理都是典型的执行部门,而库存的控制应该以预防为主,执行部门是很难去“预防库存”的。

小贴士1-2

关于业务流程管理或业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很丰富,在实践中也有许多应用,可课外阅读有关材料并与本章的案例分析1-2相对应理解下面的问题。

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从而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值得很多企业探讨的问题,而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由职能型组织向流程型组织过渡,必须由流程决定组织。而库存控制则是要管好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各个环节贯通流畅,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如何从各个环节入手去控制库存将在本书第9章介绍。但其核心和本质仍是业务流程再造,即将职能型组织转变为流程型组织,这是一种改革。下面对其做简要介绍,后面不再重复。

1) 职能型组织

职能型组织(图1.1)存在很多不同功能的部门,员工隶属于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若干项专门任务,形成相连接的业务链,管理方法是与层级组织相适应的直线职能制,这类组织模型被广泛接受,很少有人怀疑其合理性。

但是,这种组织有如下不足:中心错位,关注中心是“领导”,而不是“顾客”;对外多点接触,无人关注横向流程的衔接与控制,导致客户不满意;协调机制不健全,部门主义严重,互相扯皮推诿;组织机构官僚化,管理机构多、层次重叠,许多工作是为了协调内部关系,管理成本上升;缺少灵活性,制度僵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信息传递层次多,造成信息失真;权力过于集中,直接掌握信息的人通常不能进行决策。

图1.1 职能型组织

2) 流程型组织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不是独立的部门或个人,而是企业流程,因此要根据流程的要求来配置资源、形成适应流程需要的新型组织结构。

流程型组织(图1.2)的特点是以客户为中心,打破职能边界,简化信息传递过程,提高反应速度与运作效率;组织扁平化,减少组织的管理层级,更快、更灵活地响应市场和技术变化,组织结构向矩阵或网络型过渡;分散决策,通过合理授权和信息共享,鼓励一线员工在授权范围内自主决策;基于团队的管理,团队由跨部门、多专业人员组成,在团队中创造跨越部门边界的横向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灵活性提高,多元化激励,提倡学习等。

图1.2 流程型组织

实用案例1-3

海尔的业务流程再造

海尔经历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痛苦,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同大多数实行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一样,海尔也是分3个阶段完成的,即经历了职能型组织、矩阵型组织、流程型组织3个阶段。

目前,供应商从2200多家优化到800多,全球采购的比例已占71.3%(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接到客户的订单,在10天内即可完成从采购、制造到配送的全过程,而一般企业完成这个过程需要36天;近两万人的销售队伍(仅总部就有600多人)整合后,经过短期阵痛,销售人员减少了30%,总部人员也减少到46人,而销售业绩却大幅度攀升;库存资金大幅下降,各类库存平均下降了37%,但效率却在不断提高。

海尔进行流程再造以来,组织结构打破了40次,重建了40次;打破一次;阵痛一次,重建一次,新生一次。今后还要重建多少次,没有人会知道。可以预言的是,变化是绝对的。

4.供应链的整合

除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外,要做好库存控制还必须善于整合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也就是说要从整条供应链入手,采用新型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如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等,有关内容详见本书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