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宣笔与唐代笔型
唐代的笔,以兔毫为主,大多出自宣州。宣州在唐代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所产毛笔被统称为“宣笔”。这是制笔史上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毛笔。宣笔选料精审,质量高超,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视,而且深受士人们的喜爱。唐代耿《咏宣州笔》:“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隋唐毛笔的基本形制是笔杆粗壮、笔锋短硬。白居易使用过一种“鸡距笔”,鸡距即雄鸡跖后突出似脚趾的部分,鸡距笔笔锋健韧,以锋短、犀利如鸡距而得名。白居易《鸡距笔赋》:“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长毫。合乎笔乎,正得其要;象彼足距,曲尽其妙。圆而直,始造意于蒙恬;利而铦,终聘能于逸少。斯则创因智士,制在良工。”“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看来鸡距笔十分劲利,能入木三分。日本奈良正仓院现藏有一支有“文治元年八月二十八日开眼皇用之”天平笔,鉴真和尚东渡时携去,毛颖短促,笔头几乎成三角形状,形如鸡距,是典型的唐代“鸡距笔”。笔管有斑竹管、斑竹镶象牙管、金管象牙等。“鸡距笔”锋短而刚致,蓄墨量少。“鸡距笔”的制笔名家有黄晖,相传他得到蒙恬传下来的制笔方法。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字小笔也小,在收笔提按的地方可以看出笔毛的弹性很好,全篇枯燥之笔较多,应当是短锋笔所书,锋短蓄墨量少,容易出现飞白。由此可以推测是用唐笔中之鸡距笔写的。
白居易还曾使用过一种锥状短锋毛笔,有“毫锐锋若锥”的诗句,并自注曰:“时与元微之各有锋纤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辄笑,因曰‘毫锥’。”后来,世称笔之锋短而锐者为“毫锥”,毫锥也成为这种形制名笔的类名。
白居易写有《紫毫笔》: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
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
宣州紫毫“尖如锥兮利如刀”与传统的兔毫笔“毫锐锋若锥”相一致,可见当时能用的毛笔都锋颖尖锐。
宣城诸葛氏和陈氏是笔工世家。宣州陈氏,其名不详。晋代王羲之曾亲手写《求笔帖》,向陈氏之祖求笔,宋代邵博记述:“宣城陈氏家传右军《求笔帖》,后世益以作笔名家。”陈氏之笔特别为当时书法家喜爱,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曾向陈氏求笔。
诸葛氏与当时宣州陈氏同享盛名。诸葛家族自东晋以来世代以制笔为业。宋蔡京之子蔡絛《铁围山丛谈》记:“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到了唐代,诸葛笔已为文士书家所推崇。郑文表在《江表志》中载:“宣春王从谦喜书札,学二王楷法,用宣城诸葛笔,一枝酬十金,劲妙甲于当时,从谦号为翘轩宝帚。”诸葛氏笔写二王楷法,书札皆宜,看来还有两晋的制笔遗风。
到了唐代,陈氏、诸葛氏两家的毛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面临着新的书写要求。初唐以前毛笔的传统制式大都类似于白居易“毫锥”那样的短笋式笔头,便于书写小幅字迹。在盛唐之后,书写尺幅加大,还有题壁书法,行草、大草风行一时,短笋笔头就不合时用了。《文房四谱》记载:“宣州诸葛氏能作笔,柳公权求之,先与二管,语其子曰:‘柳学士如能书,当留此笔。’未几,柳以不入用退还,别求,遂以常笔与之。先与者二笔,非右军不能用也。”诸葛氏既制作比较切合时用的“常笔”,也还保留着“非右军不能用”的旧制。柳公权《谢人惠笔帖》提出了他对毛笔的要求:“近蒙寄笔,深慰远情。但出锋太短,伤于劲硬。所要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齐,副齐则波掣有凭,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由于王羲之时代和柳公权时代的书写实际发生了改变,柳公权希望使用自由优柔的长锋毛笔,便于挥洒。
唐代以前所生产的毛笔,为了使笔头挺直牢固,往往在笔心中加上一个枣核似的小桩子,称为“有心笔”。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笔头吸墨少,写字时仅仅是笔尖着纸,吃不着力而施展不开。诸葛氏对这种制笔工艺作了较大的改进。他在制笔时,免去了“加桩”这道工序,制出的笔就没有了枣核似的桩子。因而这种笔被称为“无心散卓笔”。具体做法是将笔毛理得长一点,散立扎成较长的笔头,把笔头的大半部分插在笔管里面。“卓”字的字义是一物穿插在另一直立之物上。这显然是与笔毫入管有关。这样,笔头既扎得坚实牢固,又避免了有心笔那种由于“有心”的影响而致使吸墨不足的弊端。黄庭坚《山谷笔说》:“宣城诸葛尚系散卓,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锋长劲柔的散卓笔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制笔工艺的一次突破性转折。
唐代段成式有文《寄余知古秀才散卓笔十管、软健笔十管书》,从他送朋友毛笔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其笔毫较以前的“锥锋”、“鸡距”要柔和修长得多。段成式说“散卓尤精,能用青毫之长”。
唐代书法、绘画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就绘画而言,有纯线白描的壁画,有精描细染的人物画,有青绿重彩的山水画。特别是水晕墨章和泼墨山水等技法的兴起,必然对毛笔的特性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促使毛笔形制发生改变。就书法发展而言,楷书、行书、狂草的不同书体,书法家对自身风格的不同要求,也是促成了毛笔形制多样变化的重要原因。上述柳公权所说的毛笔锋要优柔,出锋要长,笔管要细,都与先前的毛笔样式不同。锋长、杆细在当时不仅对书法而言,也是一些画家对毛笔形制改革的愿望。于是,长锋笔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