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正讲康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思辨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

康德指出批判的意义,起先是消极的:思辨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其次则是积极的:实践理性必须超越经验的界限。

所谓思辨理性,亦即理论理性,是人类高级的认识能力。康德将认识能力区分为感性(Sinnlichkeit)、知性(Verstand)与理性(Vernunft)。在康德以前,理性主义认为感性只不过是一种潜在的知性;反之,经验主义认为知性仅仅是被完善了的感性。康德则主张,感性与知性同为人类主要的认识能力。感性是对对象直观的能力,是被动的感受性(Rezeptivitaet)。知性是规则的能力(Vermoegen der Regeln),可以将感性所直观到的对象统一连结起来,纳入法则之下,成为概念、判断或原则。因此,知性是主动的自发性(Spontaneitaet)。康德认为,感性与知性“也许来自一个共同、但尚未为吾人所知悉的根源。经由感性,对象被给予;经由知性,对象被思维”。而理性,就其广义而言,包括知性与狭义的理性。广义的理性又称为高级的认识能力,是先天知识的能力(Vermoegen apriorischer Erkenntnis)。狭义的理性与知性不同,是最高级的认识能力,它将已被知性处理过的概念、判断或原则纳入思维的最高统一。因此,狭义的理性是原理的能力(Vermoegen der Prinzipien),它是将知性的规则统一于原理之下的能力。狭义的理性作为思辨理性,因不直接涉及对象或经验,而只涉及知性,因此在知识的形成上不能提供任何建构性的原理(konstitutive Prinzipien),而只能提供规范性的原理(regulative Prinzipien)。假使吾人将思辨理性做“超验”(transzendent)的运用,亦即超乎经验的运用,在形而上学的战场上将充斥着假知识之间毫无章法的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