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下苇甸皮影戏
西路皮影戏也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属于中国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北京地区,以门头沟区妙峰山乡下苇甸村的皮影戏为代表,因此又常被称作“下苇甸皮影戏”。
下苇甸地处永定河畔,历史上曾是交通要道。相传,在明朝正德年间,几位从兰州来的流浪艺人来到下苇甸,将西路皮影戏带到了这里,在村中连演了数日,吸引不少村民前来观看。其中有几位村民拜他们为师,兰州艺人便将此技艺传授给了他们,使“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戏扎根于此地。随之又传入与下苇甸一山之隔的昌平峰山村。后来,再从京西地区传入北京城,既而传入河北滦州,甚至流传到海外的法兰西。曾有专家将下苇甸皮影鉴定为清代康乾时期的遗物。由此可知,下苇甸皮影最迟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
下苇甸皮影戏所使用的影人做工精美,颜色鲜明,一般是用白驴皮做成。影人的人物角色多以商周人物和宋代人物为主,服饰多为宽衣敞袖。其中,武将人物的盔甲最初为九片,后来发展到清代光绪年间,改为了八片。
皮影戏不像其他戏曲那样,在戏台上演出。它的表演场地相对不大,演出的舞台被叫做“窗户”。它由四张长方形的桌子围成一个“口”字形的台子,每一张桌子长四尺、宽一尺二、高二尺八。两个桌子之间用线绳捆牢,起到固定作用。在桌子前面和两侧绑上架子,架子杆一般为木杆或竹杆,在正中糊上一种叫“关榜”的宣纸,作为幕布。这种纸的透明度和柔韧性都非常好,一般为五尺长、四尺宽。糊纸的时候,先在纸的四角贴上较硬的纸三角,把贴有三角的纸糊在架子上,然后均匀的在纸上喷上少量的水,从里面把纸的四周贴好,待纸干后幕布既紧绷又平整。在纸幕的两边和架子的两侧,要挂上深色的幕布,在桌子的前面,要给桌子围上“围裙”。从“窗户”里侧的架子顶部吊下一盏油灯碗。油灯碗有两层:下一层为托,铁质,较上层大,吊系三根皮绳;上一层较小,内装麻油半斤多,有四根棉捻向纸幕一面并排摆放。油灯的高度和纸幕的距离一般以表演者的身高为准。一般距桌台以内一尺左右,距地面高约四尺左右。表演一个晚上,大约会用掉麻油三至四斤。(安久亮、路海,2009)在开演正戏之前,先听得鼓乐响起。台内先不挂油灯,而是挂一些“盒子”。将火药装在这些盒子里,点燃后便能产生一股股火光和烟雾,并发出“轰轰”的阵阵响声。之前在纸幕上钩挂好的影人,如“八卦九莲灯”或者八仙等,此时便能在烟火中腾云驾雾、如梦如幻,显得栩栩如生。其后,乐器停奏,烟火消散,全场漆黑一片。表演者很快装上布景,站于台前,悬挂上点燃的油灯,纸幕上便显出戏剧第一场的场景,好戏便正式开演了。
戏曲的故事主要包括商周和宋初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以及言情故事。如今,尚还保留着许多剧目,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混元盒》《狄青平南》《赵匡胤下南唐》《黑风山》《血水河》《大团山》等。以连本剧为主,单本剧为辅,一部戏一般都要连演几晚。
北京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叫做“下苇甸的皮影——照本发”,这是对下苇甸皮影戏表演艺术的精到概括。这句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加入皮影戏班的演员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在演出时,需要看着戏曲剧本,照着剧本来表演。如果不会看剧本,则不能演戏。演出时有人专管剧本,负责提词和安排场次。另一层意思是说,虽然传承了很多代人,但下苇甸皮影戏的剧目、情节等都没有什么改变,依然忠实地保留了古老戏曲的原貌和风格特征。
这种风貌,在唱腔、音乐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其唱腔的特色在于,以京西涧沟一带的大秧歌戏与海淀区北安河一带的北京琴书相结合,曲调高亢,娓娓动听,俗称“影戏琴腔”。包括十三道大辙,人们称为“东、西、南、北、座、俏、佳、人、扭、出、房、来。”唱词基本上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念白也带韵味。如《狄青平南》中狄龙、狄虎的一段唱词:“二弟!”“我的哥”,“咱二人奉了元帅将令,兵发南边把贼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马若到粮草未到,按着军法处理。”配合演唱的乐器也很有特点,它们主要有:四弦两个、三弦一个、唢呐两个,另有钵、锣、笨鼓、板鼓、铜铛子等打击乐器。其中,四弦又被当地村民称为“胡琴”。
现在,下苇甸村还保留着400多件康乾时期用白驴皮制作的影人,每逢节日仍有皮影戏的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