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山梆子戏
山梆子戏是流行于京郊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密云区等地的另一个古老的戏种。以门头沟的清水、燕家台、斋堂,房山的芦子水,昌平的长峪城村等村落的山梆子戏为代表。其中门头沟区西斋堂村的山梆子戏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房山区芦子水的山梆子戏已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在历史上都极富盛名。
相传,山梆子戏是从山陕地区经张家口、宣化、怀来、延庆一路传到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地的。它与河北梆子虽然有共同的远祖,但却不是同一支,是既不同于河北梆子,也不同于山陕梆子的一个独特剧种。在西斋堂村,对于山梆子戏的具体来历,人们还有一个传说:明代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克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在这个过程中,闯王李自成和手下的官兵将家乡的西秦腔带了过来。后来,李自成在与清军会战时打了败仗,退出了北京城,而有一部分官兵就留在了门头沟和房山等地。当年,那些留守的官兵带来的西秦腔,与当地的方言、文化相结合,经过历史的长时间酝酿和打磨,最终就形成了后来的山梆子戏。这是山梆子戏来源的一种说法。
也有学者考证,山梆子戏的形成,大致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距今约有两百年的历史。当时,西斋堂有一个著名的戏班叫“京都六合班”,在京西地区颇有盛名。民间一直流传着“燕家台的腔儿,西斋堂的戏”之说。据说当时六合班班主是姓史的两兄弟,整个戏班兴盛时多达五六十人。他们曾到北京进宫演过戏,道光皇帝亲题金字牌匾,上面写着“敕封京都六合班”几个大字,并由一位听过戏的太监代赐。牌匾的背面还写着:“第一代传人:史长山兄弟俩。第二代传人:王存秀。第三代传人:杜存典。”到了咸丰年间,六合班里有三位演员,分别叫麻长旺、杨海翔和赵老道,他们也到柏峪村演出和传授过山梆子戏。其中,麻长旺最擅长扮演花脸,杨海翔擅长出演杂剧,而赵老道则主演老生。之后,六合班解散,戏班里的成员散布到京西各地,便把山梆子戏带到了京西各地。比如,在上世纪30年代,以燕歌戏闻名的柏峪村,也同样流传过山梆子戏。据说当时教戏的是斋堂镇煤窝村的张德兰、张德庆两兄弟,张德兰以胡生为主,张德庆则以文武生、青衣见长,兼文武场。他们大约在柏峪村教了三个冬天,教授的剧目有《大保国》《打焦赞》《牧羊卷》《反西凉》《辕门斩子》《大报仇》《算粮登殿》等等。学戏的均为村内能唱燕歌戏的演员,如陈登高、谭吉福、谭兴选、王廷柱、刘玉昆等人。
山梆子戏与其他梆子腔剧种一脉相承,都是以板胡为主奏乐器,音乐体制属于板腔体,道白使用地方话。而且,正如“山梆子”这个名字一样,它与燕歌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山梆子戏的伴奏乐器里要使用梆子。梆子,又叫做“梆板”,是汉族音乐里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此外,山梆子戏也还使用单鼓、皮鼓、小鼓、叶子、大锣、二胡、笛子、唢呐、铙钹等乐器。整个戏曲的音乐,有板有眼,板胡伴奏的抑扬顿挫与急切嘈杂,能够鲜明地突显出剧中人物情绪的激动与内心的紧迫,所体现出的独特韵味都集中在一个“山”字之上。
相对而言,山梆子戏的剧目比燕歌戏略多一些。有学者做过统计,如今大约还有32出。其中,袍带戏最多,有22出,包括《打金枝》《骂金殿》《四郎探母》《大保国》《打焦赞》《大登殿》《佘塘关》《醉酒站》《秦香莲》《女起解》《临潼山》《老包断后》《汾河湾》《反西凉》《伍子胥过江》《清风亭》《樊梨花》《金水桥》《访午门》《大报仇》《辕门斩子》《蝴蝶杯》;家庭戏次之,有7出,包括《牧羊圈》《三娘教子》《烧骨记》《男起解》《清风寨》《采桑》《二人争夫》。另外,还有1出佛道戏《白猿偷桃》,以及2出现代戏《夜逛千亩田》《机智小乌兰》。在这些剧目中,既有关于杨家将的历史故事,又有民间百姓的家庭故事,还有根据革命历史编创的现代故事。剧情曲折复杂,内容精彩多样,均能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同样,山梆子戏的行当也可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但与燕歌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山梆子戏主要突出生旦行当,重视运用花脸行当,而生旦行当又主要以庄重的角色为主。例如,各出戏中,属于胡生的人物便有不少,像《金水桥》中的王子、太师,《烧骨记》中的王文龙、王父、黄守忠、太师,《辕门斩子》中的八王爷,《大保国》中的杨博、王世祥等。而属于正旦的人物,则有《金水桥》中的正宫、西宫、公主,《大保国》中的李后。属于老旦的,则有《烧骨记》中的王母、《辕门斩子》中的佘太君。属于青衣的,则有《烧骨记》中的张素珍等等。至于小生角色,山梆子戏则不如燕歌戏那样频繁出现。即使有小生,也不是燕歌戏中徐继祖、孙举皋、韩湘子那样的文小生,而是像《烧骨记》中的黄甫凯、《大保国》中杨六郎、杨宗保那样的武小生。而山梆子行当中的丑角,大部分时候是处于剧中角色的从属地位,戏份相对较轻,出场的次数不如燕歌戏频繁。
过去,山梆子戏在京郊地区,有着跟燕歌戏一样的文化功能,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人们都要请山梆子戏班来唱戏。如今这种传统虽然已被打破,但是,山梆子戏依然活跃于民间。门头沟、房山、昌平、密云等地,还有数十个村落在上演山梆子戏。热爱山梆子戏的百姓,也组建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剧团,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一度濒临灭绝的古戏又焕发出新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