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匆匆》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本文征引自《笙歌唱尽,阑珊处孤独向晚》,当代世界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赏析】
《匆匆》一文,借助一系列来自身边、来自眼前的丰富生动的细节,细腻地刻画出时间流逝的踪迹,寓抽象于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惋惜以及对于生命过程的珍惜与执着。
文章一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仅仅几笔,作者就勾勒出一幅极有层次感的画面。而作者的目的却不为描绘景色变化,而是为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之中,受到作者怅然若失的情绪感染。诵读时,应做到眼前有客观之景,心中有主观之情,用轻快流畅的声音去表现,将淡淡惆怅之意蕴含其中。
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韵律感和连贯性。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叠字的运用也使作品语言具有节奏美:小屋里的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悄悄”地挪移,去得“匆匆”,从“我”身上“伶伶俐俐”跨过。诵读时要用自然亲切、略带跳跃感的声音去再现这些取自日常生活的细节,将语言的韵律与作者心绪的变化相结合,使人仿佛听到“时间”的轻悄走过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