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四篇诠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壹、黄老思想与稷下道家

黄老思想乃战国道家一系的学术思潮,《史记》曾提及“黄老道德之术”,并且一再提及“黄帝老子之术”、“黄老之言”。《史记》书末载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赞赏黄老道家采各家之长,怀殊途同归的包容气度,并推崇黄老主逸臣劳的君道思想而批评儒家“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司马谈论述道家的治身,主张“神本形具”——即视精神为生命之本而形体为生命之具现。在论述道家的治道时,指出黄老学说有这几项重要特点:一是主道“约”,即君主只需掌握国家重大的政策而委下以能。二是主“时变”,这是说掌握时代的命运,推动社会的变革。三是“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这是从认识论上强调治者行事,要摒除主观成见,以虚心去听从民意,顺从民心。从〈论六家要指〉的短文中,可窥见道家黄老学的基本宗旨。学术界一向认为司马迁屡言黄老乃是其个人的思想偏好,一直到马王堆黄老帛书如《黄帝四经》等相继出土,才重新认识到黄老是一发展于战国并且兴盛于西汉的道家思想流派。

顾名可知,“黄老”乃是黄帝与老子的合称。虽是合称黄帝与老子,然而就理论内容来看,黄帝仅为依托的对象,老子的道论方是黄老之学的理论主轴。至于黄帝所以成为黄老之学依托的对象,一方面源于论说者为增加自己理论观点的说服性,而抬出远古之传说人物以资依托。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另一方面,黄帝乃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心目中的盛明君王,如《国语·鲁语》言“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而田齐的统治者更是尊黄帝为自己的远祖,齐威王所铸《陈侯因资敦》铭文即言:“其唯因资,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

黄老之学虽以老学为理论基础,不过因与其他各家学说的交融而产生新的道家思想风貌。简言之,黄老之学是以老子道论思想为主轴,同时结合齐法家“法”的思想,以及当时盛行的刑名观念而融会出的新道家思潮。这一思潮试图于社会政治层面提出一套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治国有效原则。若比较庄子学派来看,庄学少谈君道,而黄老之学却集中于论述君道,可以说所关注的正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君王南面之术”。

如上所言,黄老思想可能在战国初即已开始酝酿,这可溯源至范蠡的思想源头中。至于其起源究竟是在齐地还是楚越,晚近学者仍持有不同意见。至战国中期,黄老思想在齐国的稷下学宫,经由道家学者之著述、讲学与讨论,乃达于极盛。黄老思想所以兴盛于齐稷下,一方面由于春秋末的老子身处首都并拥有史官之地位,且为当时学界之领袖,故其思想至战国时期流传广远,流传于齐国稷下,并结合各家之言而发展出新的思想面貌是必然之事。其中,范蠡晚年入齐,将老学带入齐国或是老学流传于齐国的因素之一;其次,老学言及治身与治国,治身正是离不开治国层面的考虑,《老子》五千言紧扣治道而论,正可具体作为君道层面的指导;再者,老学的无为治道结合齐法家的治国原则,展现出君臣分职、臣劳主逸之具体而明确的治术,正合于齐国统治者的要求。其后随着齐国的衰亡,秦国一统天下,黄老思想亦随着稷下学者之辗转入秦,而转移至秦地,继而体现在吕不韦所召集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因此黄老思想可谓兴盛于战国稷下,绵延至秦,并进一步延续至汉初的思想潮流。

至于稷下道家,虽可说是黄老之学的代表,然正因黄老之学是指一绵延有时的思想潮流,而稷下道家则是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发展最为兴盛之阶段,因此二者有所分别。

稷下道家是指活动于齐国稷下学宫而宣说黄老之学的道家学者,这里先就稷下学宫作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