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於天,下极於地,蟠满九州(1)。
何谓解之?在於心安(2)。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3)。
彼心之心,意以先言(4),意然後形(5),形然後言,言然後使(6),使然後治。不治必乱,乱乃死。
【注释】
(1)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一言”指“道”。“解”,道理、精妙。“察”与“极”换文同义,指至、达到。“蟠”同“播”,播布。《黄帝四经·十大经·成法》:“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为〈内业〉所本。
(2)安:此处通“焉”。
(3)心之中又有心:“凡是形气的心,是生理的心,‘心之中的心’是道德的心。其作用是思,是知。形而下的是形气,形而上的是道德。心呢?间于二者之间。寡欲,正是把我们的心从形气中超拔出来走入道德的心。”(刘节:〈管子中所见之宋钘一派学说〉)
(4)意以先言:通行本“意”作“音”(下文同),据王念孙校改。〈心术下〉即作“意以先言,意然后形”。
(5)意然后形:“形”,谓形诸于外,在此指传达意念。
(6)言然后使:“言”,指声教言辞。“使”,唤使百姓。
【今译】
道满天下,普在民间,而人日用却不能察知。道的精蕴贯通天地,布满九州。
道的精蕴是什么呢?这全在心去体悟。心治则感官自理,心安则感官自宁。心的调理在心本身,心的安宁也在心本身。这是因为心中又藏着心,心之中还有心。
心中之心,它的意念在先而用来传达意念的语言在后。心中有了意念就要传达出来,有了思维的传达就有了声教政令的语言,有了声教言辞才能唤使人们,听从唤使才能治理。内心不治则事必乱,乱则身死。
【诠释】
本章主旨在言心安。谓心安则官乃安;心安则心治。本章还提出“彼心之心”、“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等富有哲学义蕴的命题。〈内业〉不仅为稷下道家内圣之学的最重要代表作,它也为古代哲学中的心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兹分述如下:
一、道满天下,普在民所
《老子》书中作为万物本原的道,是幽隐而无形无名的,所谓“道隐无名”。而战国中期道家的“道”,则已普降至民间,如《庄子·知北游》所说:“道无所不在。”稷下道家更将老子的“道”具象化而为精气,普遍充实、弥满于人间,唱出传颂千古的名言:“道满天下,普在民所。”
二、心安,官乃安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心在各种官能中,显然居于主导的地位。〈内业〉此处仅就治身范围内着意于心治、心安。而〈心术上〉则由心之居于主导地位而申论治国的原则。它将心和官比喻为君臣关系,并进而引出君臣分职的理论。治身与治国为先秦道家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老学着重在治国,庄学则要在治身),稷下道家的作品中,治身方面以〈内业〉为代表,治国方面则以〈心术上〉为范本。
三、心以藏心
心体君位说,屡见于同时代文献。如《庄子》有九窍与真君说(〈齐物论〉),《孟子》有大体与小体说(〈告子上〉),〈心术上〉则明确地宣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有职,君之分也。”古人贵心,认为心是认识的机能;心与官的关系中,官具有感觉功能,而心则富有思维的功能(如《孟子·告子》所谓“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内业〉作者除了肯定思维官能之心的主导作用(如前引“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还进一步揭示:“心之中又有心。”因而提出“心以藏心”这个富有深层哲学性的命题。“心以藏心”,认为心之官中还蕴藏着一颗更具根源性的“本心”,所谓“彼心之心”命题中第二个心对第一个心来说是心的实体,比官能之心更为根本。
四、意、言、形之关系
所谓“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是指意、言、形三者间的关系。
前文第五章讨论到“气—生—思—知”的关系,在这里更进一步讨论到言意的问题,认为意念先于言辞和语言,有了意念才能产生传达意念的语言;意念和语言都需要加以传达,这传达有赖于意念思维,因着思维的传达,于是就产生了行动(“使”),有了行动则进而要求秩序(“治”)。这样的论述亦见于〈心术下〉第六章,曰:“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行。”
〈内业〉此处虽然讨论的是心的功能,但亦隐含了治道,这由“使然后治”隐约可见,但并不如〈心术上〉那么彰显,因为本篇主要在于论心治,属内圣之学,而〈心术上〉虽名之为心术,实乃主术,论述的是外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