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
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枝〈材〉也(1);喜怒取予,人之谋也。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2)。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3),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4)。凡心之形,过知失生(5)。
【注释】
(1)枝〈材〉:当作“材”(王念孙说)。《管子·枢言》:“天以时使,地以材使”,“时”“材”对举与此同例。
(2)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于省吾等以为“从物”当作“从物迁”,与“与时变”对言。“移”,摇动,扰动。
(3)气道乃生:犹言气通乃生(戴望《管子校正》)。“道”疑涉“气”字而衍。“气乃生”,言人有了就能获得生命。
(4)知乃止矣:“止”,谓行止,指处身行事。
(5)生:性。下文“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之“生”与此同义。
【今译】
天主公正,地主均平,人主安静。
春秋冬夏是天的时令,山陵川谷是地的物材,喜怒取予是人的谋虑。所以说圣人顺时应变不被同化,随物推移而不被扰动。心能端正守静,才能坚定。
坚定信念存于胸中,耳聪目明,四肢强健,这样就能作为精气的住所。
所谓“精”就是气的精华。有了气就能获得生命,有了生命就能思考,有了思考就能生出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体悟处身行事之道了。凡心的形体,思虑过度就会伤害它本然之性。
【诠释】
本章提出哲学史上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命题,如:时变、正静、静定以及“气之精”、“生乃思”、“思乃知”等。分述如下:
一、时变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特别赞赏道家善于掌握“时变”,亦即善于掌握时代的脉络,推动社会变革。他一再称许道家“因时为业”、“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还引述了“圣人不巧,时变是守”的名言,这话见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十大经·观》:“圣人不巧,时反是守。”
从老学至黄老之学都十分重视时变,如《老子》第八章有言“动善时”,而“时变”这一概念在《管子》四篇中屡见,如〈心术上〉讲“时适”,〈心术下〉及〈内业〉论及“时变”,而〈白心〉更突出地提出“以时为宝”、“知时以为度”的呼声。
二、正静定
正、静、定,成为道家心境修养的重要概念,源出于《老子》。老学中这些概念固可用以描述心境,但更主要的是用来讲解治国,如《老子》第三十七章所说的:“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政治术语多于心境的描述。而在〈内业〉中则多就人的心境而言,即就人的心灵修养层面强调正、静、定的作用;这对《大学》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又:“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说的“正”、“静”、“定”、“安”的心修工夫乃是本于此篇而来。
这里还特别提出道留驻于精舍的说法,“精舍”这个概念为日后佛道两家所广泛使用。
三、思乃知
本章后段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这句话经常被当代学者所引述,用以论证“精”这一概念和“精气”的关系,“精”和“气”这两个概念在老庄中都出现过,但都是以单词而分别存在,至〈内业〉“精气”才开始连用,但是在老庄著作中出现的“精”,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许多学者则是根据〈内业〉的这句话来论述“精气”这一概念。
其次,“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这段话在道家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这里将生命的来源归于气,认为气为生命最基本的原质,从文化史上来看,先民早已存在这种想法,但是从哲学史上来看,将气视为生命的根源以及万有的原质的思想,则是由战国时的庄子和稷下道家所首次提出的,就稷下道家来说,《管子·枢言》很明显地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接着〈内业〉作者进一步论述人的可贵在于人有思考力,这是人异于禽兽之所在,人有了思想才能产生知识,“生乃思,思乃知”这提法在先秦道家文献中极其珍贵。因为老庄对知识的态度常偏向机心巧诈的一面,稷下道家不但纠正了老学的缺点,而且正面肯定了思想知识的可贵。
四、三极之道
本章开头提到:“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天地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老子》中就已经提出来了,这里更指出了天地人各有它的特点:天的特点在于公正,地的特点在于均平,人的特点在于安静,天地人的关系及其特性更加突显地标举出来,可见《易传》中所提出的“三极之道”,和稷下道家是同一思想脉络下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