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四篇诠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凡道无所,善心安爱〈处〉(1)。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彼道不远,民得以产;彼道不离,民得以知。是故卒乎如可与索(2),眇眇乎其如穷无所。

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意〉(3),道乃可得。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注释】

(1)善心安爱〈处〉:“善”,修治使善。“安”同“焉”,乃。“爱”为“处”字之讹(王念孙说)。“处”与“所”同叶鱼部韵。

(2)卒:同“萃”,收聚。按:“卒乎”一词三见,均指气之收聚。凡气之聚时,则在己、在心,皆可求索;其旷远、眇眇难寻,则是皆就气散而言。

(3)静音〈意〉:当作“静意”(王念孙说)。“意”与“得”同叶职部韵。

【今译】

道并没固定住所,只有善于修心的人才能使它安处下来。心意静定、气脉通畅,道便可留止。道并不遥远,人们赖它获得生命;道并不离去,人们赖它获得智慧。它聚集时是可以求索的,(散开时)又渺茫旷远难寻定处。

道的特性是不可以言语声名呼来的,只有修心静意才可得道。道虽然不可言表,不可目见,不可耳闻,但它确实又可以用来完善人心,端正身形。人们失去它就会死亡,得到它就能生存;失去它做事就会失败,得到它做事就能成功。

道虽无根茎,无花叶,但万物赖它而生,靠它而成,所以把它称为“道”。

【诠释】

本章续论道的特性及其于心形、心气的作用。

一、道不远人

〈内业〉篇中所谈的“道”,一方面直接继承老子作为万物生成本原的道,本章所谓“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乃是对老子生成之道予以形象化的描述。不仅如此,老子的形上之道至〈内业〉和人发生了更为紧密的关系,所谓“彼道不远,……彼道不离……”,人的生命和智慧都源于道,故不可须臾离道。同样的论述亦可见于〈心术上〉:“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由此可以看出〈内业〉和〈心术上〉两者间思想内容的一致性。而〈中庸〉亦有同样的论述,所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由此可看出〈中庸〉思想受稷下道家影响之一般。

二、修心正形

本章所论述的“道”特别着重于和“心”的关系。“善心安爱〈处〉”,将老子之道进一步落实到人心,并特别强调修心、理气。所谓“心静气理”、“修心静音〈意〉”、“修心正形”等重要命题,即由此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