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1),下生五穀,上为列星。流於天地之间,谓之鬼神(2);藏於胸中,谓之圣人(3)。
是故此气(4),杲乎如登於天(5),杳乎如入於渊(6);淖乎如在於海(7),卒乎如在於己(8)。
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意〉(9)。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10)。
【注释】
(1)凡物之精,此则为生:天地万物都有精气,万物赖它获得生命。“之”,有(训见《古书虚字集释》)。“精”,精气。“此”,得此、赖此。“生”,生命。张舜徽说:“‘此则为生’,谓此气乃生命之本”(《周秦道论发微·管子四篇疏证》,下引同)。
(2)鬼神:谓阴阳变化(张舜徽说)。按:与“神”、“神明”等意思接近,指天地精神,自然界的神妙作用(参看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
(3)圣人:这里指圣人智慧。
(4)是故此气:“此气”,通行本作“民气”。“民”乃“此”字之误(丁士涵说,见戴望:《管子校正引》)。这句本当作“是故此气也”,下文“是故此气也”与此正为排比句。
(5)杲(ㄍㄠˇ):显明。
(6)杳:幽暗。
(7)淖:同“绰”,宽舒,舒展。
(8)卒:同“萃”,聚集,收聚。
(9)音〈意〉:为“意”字之残讹(王念孙等说)。
(10)万物毕得:“毕得”,通行本作“果得”。“果”当为“毕”字之误(王念孙:《读书杂志》,下引同)。〈心术下〉正作“万物毕得”,尹注为“物毕得宜”,甚确。下文“正心在中,万物得度”与此同义。又,李勉释此句为“万物皆由我得”,可备一说。如此则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亦出于此。
【今译】
万物都有精气,赖它获得生命;在地生成五谷,在天聚为众星。精气流散在天地间,便称为天地精神;藏储在胸中,便成为圣人智慧。
这种精气,灿然如高升于天际,暗然似深入于渊底,舒展开如在四海之外,收聚起如在人身之中。
对于这种精气,不可以人力留住它,只可以德心安养它;不可以声名呼唤它,只可以意念迎取它。敬守精气而不遗失,便能进一步成就德心。德心的成就便使人生出智慧来,有了智慧可使天地万物皆得其宜。
【诠释】
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精气说乃是由稷下道家所提出。
在宇宙生成论上,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为万物之本原者,然而道创生与畜养万物的具体内涵,老子并没有明确论述。道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到庄子和稷下道家才提出气化论以为中介,稷下道家更提出精气的概念以说明道的化生万物,本篇即是稷下道家论述精气的代表作品。
一、“精气”为万物的原质
“精气”这一概念在稷下道家另一作品《管子·水地》篇中亦已提出,但〈水地〉主要是将水和地视为万物的本原。新近出土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古佚书〈太一生水〉,亦是以水为万物的本原。由此可知,道家的万物生成论至战国中期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尚气,一是尚水。尚水思想因其本身的理论限制未能得到发展。尚气说,因“气”具有可感知的性质,却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可解释性远超过尚水论,故能得到发展。
本篇开宗明义便指出精气弥漫于天地之间,它是构成万物的本原,也是生命和智慧的根源。作者认为一个人获得的精气愈多,则生命力愈强、智慧愈高,并夸大了精气的作用,以为精气流于天地之间,可以使自然界具有神奇灵妙的作用。所谓“鬼神”,在本篇作者看来不过是精气的流布,这一观念对《易传·系辞》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处所谓“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以及本篇后文(第十三章)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这种以精气变化来解释“鬼神”的思想,为〈系辞〉所继承——〈系辞〉云:“精气为物,游神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此明显源于〈内业〉。
二、“德成智出”、“万物毕得”之说
这一章还提出“德成智出”、“万物毕得”这两个命题。稷下道家倡导德智相扬,而“万物毕得”之说,则与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相通,不少学者认为孟子此说源于稷下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