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明德至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行为操守

师德具有传递性和感染性,教师时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言行举止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固然重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为重要。但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逆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以身教和言传同时给学生影响和教育。因而,教师要特别注意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自身的所作所为引领学生发展。孔子曾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孟子主张“教者必以正”。汉朝的扬雄在《法言》中也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杨昌济先生指出:“教育者常向被教育者说善之当行,恶之当避,故被教育者信教育者之实行其言,而期其言行之一致。教育者之行为若不违其言,其影响于被教育者必甚大。”注65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

教育教学中,教师教育的方式、治学的态度和方式本身等对学生有直接的教育影响。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课堂内,学生在评论教师讲课时,所描述的“美好”的听课经历是:教师不仅仅用观点吸引了他们,而且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也吸引了他们——教师说话的语调、教师对课程的投入、教师的激情等。学生所描述的“糟糕”的听课经历是:课堂里只有观点。注66

在清华国学院,很多学生不见得能听得懂陈寅恪先生授课的内容,但是至少从陈先生的治学与言行中,他们可以明白,真正一流的大师具有什么样的学术底蕴和人格品质。有学生想去听陈省身先生的课时,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其实我当时有些地方是听不懂的,但是听不懂也要去,看到陈先生就是一种动力。”注672002年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到华东师大演讲时,学校礼堂内座无虚席,走廊上、主席台的边上都挤满了学生,场景蔚为壮观。很多学生也听不懂他讲述的观点,大家更多的是想亲眼见识一下大师的风采。对于高校内的名人讲座,不同专业的人来听讲大多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这就是大师的力量,其言传身教对学生有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1979年,21岁的王庆仁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吴文藻先生。他对第一次去拜见恩师的情景记忆颇深:十多本西方人类学理论的原版书摆在书桌上,那是吴文藻先生要求他在两个月内要看完的!“吴师对我的要求很严,他也认为完成这样的作业困难较大,于是给我画出重点,鼓励我加强英语学习。他希望我们从一入门就开始培养严谨的学风。”注68这给年轻的王庆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他从中也感受到吴文藻先生对学生的良苦用心。

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任何时候对学生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也是任何现代化电子设备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等,更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