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后因以“顺天应人”,谓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汉大成语大词典》)
商汤为何能在鸣条一战大败夏桀,夺得天下?最好的回答就是“顺天应人”。能够顺应天命,合乎人心,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由夏到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战争更替王朝,看似武力征服,却是民心所向的必然结果。
如果这个道理能为统治者汲取,中国历史就会减少许多腥风血雨。可惜,历史一旦过去,好了伤疤忘了疼便会成为常事。不过,一般的开国君王还是能励精图治的,商汤就是如此。最典型的事例是,商朝建立后发生了一次大旱,连续七年很少降雨,庄稼歉收,民不聊生。商汤决定祭祀祈雨,就在桑林搭成一个祭坛。平日祭祀要用牺牲,即牛羊来祭。这次事关重大,要用人牲祭祀,也就是在搭成的祭坛上堆起柴草,人坐在上面点着火用柴燎。让谁来做人牲?商汤爱民如子,让谁当人牲也舍不得,就自己来当。柴草堆好,商汤端坐上去。正要点着火柴燎,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商汤幸免于一死。商汤爱百姓,百姓爱商汤,不仅当时的百姓尊崇他,后来的百姓也代代尊崇他。原先,我国多有三圣庙,即尧、舜、禹三位对历史发展做过杰出贡献的君王。此后多为四圣宫,这便增加了汤王。可见,谁爱民,民爱谁。
商汤死后,继任的几位君王都很短命,后来王位传给了他的长孙太甲。太甲哪里知道国家兴亡的变易道理,不遵法度,胡作非为,辅佐他登上王位的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地(今山西省万荣县)。国家不能没人管事,伊尹便摄政主理,代行国事。好在伊尹没有篡权的野心,一边治国,一边撰写了《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教诲太甲。太甲阅读训词,反思过错,决心弃旧图新。伊尹亲自去桐地把他迎回宫中。太甲复位后,果然勤政不怠,使商朝继续了政治清明的局面。伊尹非常高兴,又作《太甲训》褒扬他的功绩。
这是世袭制后首次出现的政治现象,君王昏庸和无能时,需要有很好的大臣辅佐。如果缺乏这样的大臣,很快就会亡国。商朝幸运的是,伊尹为后世做出了榜样,在衰败之际会有人扭转危局。太甲去世后,其子沃丁继位,之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己,到太戊执政,国力下降,出现衰败。此时辅佐太戊的大臣是伊尹的儿子伊陟,他眼光超群,尽职尽责。某日商朝王庭突然长出一棵桑树和一棵榖树,一夜之间两棵树高耸入云,枝杈交错,有人说是不祥之兆。太戊心生恐惧,派巫咸祷告山川,祈求免祸。伊陟则告诉太戊不必恐慌,帝王有德就能消除灾祸。太戊醒悟,在伊陟的辅助下励精图治,使国家恢复元气,扭转了败象,出现了商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这段历史就是太戊时的“殷复兴,诸侯归之”。
商朝传续到第20个国王盘庚,又到了一个危亡时刻。内部诸位兄弟为王位争斗,外部不少诸侯势力强大,不再朝贡。摆脱各种势力对自己的掣肘成为要紧事,盘庚果断决定迁都,由奄地迁往殷地。奄地是今山东省曲阜市,殷地是今河南省安阳市。长途迁徙必然损伤大臣、贵族的利益,反对者众多。但是,盘庚敢作敢为,善作善为,几经周折,如愿迁都。他不仅依靠王权命令,还耐心说服大家。他告诫大臣和平民,迁都是顺天应人,上天降下灾难,我们必须面对。这灾难不是自然之灾,而是九世之乱,也就是社会动乱,危及着百姓的安居乐业,唯有迁都才能扭转乱象。记载在《尚书》里的《盘庚》有三篇,都能看出盘庚为迁都,苦口婆心动员、劝诫众生的情形。
盘庚迁都开启了商朝的新时代。殷地处于黄河中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量充足,适宜农业耕种。这里地处中原,道路四通八达,便于与各诸侯联系,迅速扭转了先前的颓势,出现了繁荣局面,史称“百姓由宁,殷道复兴”。往后商朝历经8代,11个王,再没有迁徙,273年都在此安居,都在此生息。后人将此地称作“殷墟”,1928年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甲骨文”就在这里出土。这些珍贵的文字,记载了商朝占卜、狩猎、祭祀,以及征战的场景,将历史面目真实地展现于世人。
商朝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君王武丁。武丁最大的优点是任用贤才,他身边集聚着甘盘、祖己等不少能臣。当时祭祀物品十分丰盛,祖己认为有些过量,如此下去就会诱发奢靡风气,便向武丁进谏。武丁虚心接受,随即减少祭品。最令人感动的是,武丁不拘一格用人才,连奴隶也破格任用。北海傅岩(今日山西省平陆县),有个在工地劳作的奴隶,身有技能,还会管理。武丁得知即派人将他请进宫中,一番对话,发现他果然见地不凡。此人名说(yue),因为来自傅岩,就叫他傅说。武丁果断任命傅说为相,傅说不负厚望,精心理政,振兴了商朝各业。
商朝延续五百年之久,最要紧的还是发展生产,让民众都能吃饱饭。那时就出现了先进的农耕方式——“井田制”。井田是规划好方块田,长、宽各百步叫一田,一田为百亩,作为一夫,也就是一个劳力耕种的土地。九块方田连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这就是井田的来历。一井的面积是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由九百个劳力耕种;一万井是方百里,叫一同,由九万个劳力耕种。如此井井有条的农耕管理,既惠及了当时的百姓,也惠及了世代民众。
社会稳定,人口就会增长,要人人都有饭吃,就必须增加土地。商朝出现了“火田”,即放火焚烧森林,空出土地耕种。这种办法一举两得,既得到田地,也在焚烧时猎获了许多野兽。从武丁时的卜辞可以看到,一次焚烧便猎获到犀牛71头、野猪15头、獐子25头。不过,这举措方便了当时,毁坏了生态,留下了遗患。
前面在说盘庚迁徙时,用了黄河一词,其实此时不是黄河,而是大河,黄河到东汉时才会变黄。变黄的原因,就是长期焚烧“火田”造成的。可就是这种现在看来不无野蛮的方式,维持了一个个朝代的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