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为什么人类会产生评论的冲动?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而另一些人则完全没有评论冲动。每当回顾身为影评人的心路历程时,我都会将德怀特·麦克唐纳[1]在《时尚先生》[2]杂志上的专栏作为最初影响我的源头。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时尚先生》是美国最棒的杂志,简直像我的人生指南一样。当时麦克唐纳的文章观点犀利、观点刻薄、标准苛刻,同时却又非常有趣。
不过细想一下,源头似乎还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的杂志。那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疯狂》杂志[3]。在沉闷冷静的艾森豪威尔[4]时期,《疯狂》杂志、鲍勃和雷[5](Bob and Ray)、斯坦·弗雷伯格[6]、伦尼·布鲁斯[7]等杂志或人士曾在评论界掀起一股讽刺作品的潮流。那时我每周要进电影院一两次,并从《疯狂》杂志的电影讽刺专栏上认识了俗套情节(clichés)、刻板形象(stereotypes)、必备之戏(obligatory scenes)、标准对话(standard dialogue)、荒诞的情节展开(preposterous plot developments)等一系列名词。在观影过程中,我开始运用学到的这些词评论影片,等到了中学时期,这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
或许当年那一期期古老的《疯狂》杂志,便是最初孕育这本电影小词典的温床吧。许多年后,已经身为《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 Sun-Times)影评人的我坐在打字机前,为星期日的专栏撰写二三十条“毒舌词条”。为什么要写这种词条?因为当时复兴讽刺影评的传统似乎是个好创意。最近我在把一些早期的评论重新扫描成电子档,突然有了一个发现:无论最终给出的是好评还是差评,我的出发点永远都落在一部电影是如何遵循类型惯例(generic conventions)上面。这大概也是我一贯的思路了吧。
就这样开启第一个专栏后,我的影评越写越多。从1986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出版影评合集,而毒舌词条也出现在了每一本合集中。另外,热心读者们也开始投稿,发来他们自己编辑的毒舌词条。1991年,我的影评和毒舌词条被CompuServe[8]收录上网,Showbiz论坛也为我开设了一个论坛子版块。昔日涓涓细流,今成浩浩江海(这样的俗套情节可以有)。
1994年,《伊伯特毒舌小词典》(Ebert's Little Movie Glossary)第一版成功付梓,随后又以《好莱坞陈腔滥调小词典》(The Little Book of Hollywood Clichés)为名在英国出版。同时我也收到了更多来自读者的投稿,并开始在专栏《电影问答人》(The Movie Answer Man)中隔周发表一条新词条。
所以现在,我有了这本新版的《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升级版)》(Ebert's Bigger Little Movie Glossary)。新版本的内容比初版多了将近一倍,当然大部分的原版词条都被保留下来(一个没有“水果摊!”[Fruit Cart]和“反派死于话多之误”[Fallacy of the Talking Killer]的版本还有什么意思?反正我是没兴趣)。新版本中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来自读者投稿,其中有几位是相当多产的读者,我必须要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毋庸置疑,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大众。不过或许也可以让电影导演们感到羞愧,从而避免作品中出现这样的陈腐桥段。其实已经有不止一部电影讽刺过“水果摊”现象了,我也在期待“小词典”一书被拍成电影的那天。我常常在想,一部全片上下塞满了陈腔滥调、原型人物和刻板形象的电影会是什么样?然后我意识到,这样的电影不是差不多每周都在上映吗?
话说回来,“毒舌小词典”系列会有第三版吗?谁知道呢。观众投稿还是络绎不绝。你们可以将自己的词条寄给我,地址是:《芝加哥太阳报》,401 N. 沃巴什,芝加哥,60610。或者给我发邮件,邮箱是:74774.2267@compuserve.com。新的词条会同时刊登在《电影问答人》专栏和其他305份报纸上,并可在CompuServe 网站或者www.sun-times.com/ebert上查看电子版[9]。
在这本书付梓的过程中,我失去了我的同事和好朋友吉恩·西斯克尔[10]。吉恩也为此书提供了词条,并发明了经典的“西斯克尔测试”:如果让一部电影的所有演员坐在一起吃午餐,然后把此情此景拍成纪录片,电影本身可以做到跟这部纪录片一样有趣吗?我想这是每一个电影人在启动新项目之前都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