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和时间做朋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作业程序对,就会好又快

孩子写作业的程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完后做什么,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作业程序里隐藏着让孩子又好又快写完作业的秘密。

明明最怕写作业,每天放学回来,妈妈催他去写作业,他总说:“妈妈我好饿,先吃饭再写作业。”吃完饭,又央求妈妈说先吃个水果。过了一个小时,才来到桌子跟前,刚打开书包,又想喝水,还想去上厕所,结果又过去了半小时——就是不想写作业。爸爸气得吹胡子瞪眼,严厉斥责了明明。明明抹着眼泪坐到了桌子旁边,却开始——玩铅笔。

孩子宁肯做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连那根买来用了很久、朴素得没有一点花的铅笔,也玩那么久,可就是不想开始写作业。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就会理解孩子了。大人也会这样,本来要写报告,但忍不住先去刷了一下朋友圈,一个朋友发了雾霾照片,要买净化器,然后自己也点开淘宝看看吧……为什么做杂七杂八的事儿停不下来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和大脑的机制有关,大脑喜欢快乐,逃避痛苦,而简单、不耗神带来快乐,复杂、困难带来痛苦。哪怕无聊的快乐,也会分泌多巴胺,让大脑兴致勃勃。所以畏难和分神,是普遍的情绪。

要让孩子克服写作业的痛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作业程序上下功夫,用一个个小快乐取悦大脑。总的原则是——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及时反馈。

比如今天语文作业比较多,数学、英语比较少,在切片的时候,可以把语文切成两片,数学、英语各切一片。挑数学、英语中最少的那片先做。做完一片就在作业单上打个钩,爽爽地玩上5分钟。哪怕第一片只要15分钟,第三片要45分钟,但孩子的大脑会觉得,第一片做完后,已经完成了一个科目。如果作业中有难题,可以建议孩子先空下来,迅速把简单的题目做完,最后再攻克难题。

快速完成一个科目,完成一项作业就打个钩,似乎微不起眼,事实上却极其重要。因为它们会给大脑反馈:又搞定了一项。这种完成的快感是让大脑持续工作的最好动力,会让大脑停不下来地想去努力。

不相信?看一个例子——俄罗斯方块。仔细想想,这个游戏好玩在哪里?它没有任何意义,不同颜色的方块掉下来,同颜色的消掉而已。也没有成就感,因为最后一定是要输的。有人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及时反馈带来的快乐是游戏核心的诱惑。

还不相信?再看一个例子——一起作业学生APP。很多学校都在用“一起作业学生”这个APP来给孩子布置作业,因为做完作业会得到学豆,做得越多、越快、正确率越高,就有越多的学豆,每个班级都有学豆排行榜,为了获得更多学豆,孩子们变成争相做作业。这也是及时反馈设计得好。

有的家长问,现在孩子的作业都是发到家长手机上,怎么打钩?发作业给家长的做法很不好,它相当于暗示孩子:作业首先是父母的事。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要求孩子用正确的格式抄作业,在每个科目之下,把作业一条一条抄完整、标清楚。在学校抄不全,回家后对着妈妈的手机,先把作业抄清楚再开始做。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心疼这几分钟,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负责,请从自己抄作业开始。

除了打钩,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反馈。比如孩子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全部作业,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如果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就可以得到两朵小红花。每个期末,孩子可以用积攒的小红花来兑换礼物。

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一直坚持下去,积累下去,孩子的作业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用惊人的成长来回报你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