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业绩积累成股市奇迹
有道是,欲速不达!我的投资经历从侧面支持了这一说法。
关于我的投资经历,现在接上一节继续讲。2009年上半年,我们的重仓股浦发银行和兖州煤业H股涨幅较大。可惜我减仓早了点,我16元开始减仓浦发——后来它在10送4之后又涨到25元。我在5~6元时就开始减仓兖州煤业,年中它涨到12元。4月份,我把涨得较多的兖州煤业和南车时代电器等工业股换成地产股。6月份开始,我把H股中的地产股大半换成港股。
2009年年底,我们的实验基金价格是323元,接近2007年高点。由于我们重仓的银行股下半年表现较差,2009年实验基金赢利是77%,未能超过A股指数——上证指数涨幅是78%,深成指涨幅是111%。H股指数涨幅少些,是59%。
到2010年4月,实验基金价格创出新高,2010年底,基金价格到达382元。这一年,实验基金赢利18%,而沪深指数分别跌14%和9%, H股指数跌0.8%。
要不是H股中的地产股和A股中的银行股拖了后腿,要不是为了对冲风险买了熊证,实验基金业绩会更好。
经济形势好转,资源股和工程机械股大涨,要是我当初买的兖州煤业、南车时代电器、潍柴动力、柳工……持有不动,我的业绩比现在还好。这是有点让人扫兴。不过我还是想通了。我预测不准,那样做我会睡不着觉。这没有办法。
这17年来,实验基金业绩和指数逐年比较如图1-5所示。
图1-5 实验基金业绩和指数逐年比较(1993年6月到2010年年底)
基金价格长期走势和指数比较如图1-6所示。
图1-6 实验基金业绩走势和指数比较对数图(H股指数的前部分是深成指)
由上图数据可见,实验基金每年的业绩都并不惊人,比如1996年输给深成指,2006年和2009年输给沪深指数两者,2007年超过指数也不多。一系列看似平凡的业绩却积累成奇迹。
17年半增值380多倍,按复利算是每年增值41%。我知道,中国民间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好,超过这个水平的人很多(很多人在上海老八股或深圳的发展和万科上赚了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参看《沪吉诃德和深桑丘——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一书中记述)。但是就操作相对保守的合伙账户来说,超过这个水平的人不多。这样的业绩对我来说也是大喜过望。
最近我翻看了我以前的交易记录,发现我也做过很多愚蠢的短线交易,好的交易不到1/5。我的朋友戴建忠是巴菲特式的投资者,和他比,我的交易算是频繁的,但是和大多数人比,我算是比较长线的。我最长线的投资居然不是股票,而是期货。我2003年买进的石油期货合同居然持有了3~4年。我经常少量买卖股票,这倒不是因为这山看着那山高,而是因为我总是担心风险,所以经常调整投资比例。假如我预测大势和上市公司业绩更准,我想我会做到长线投资的。
成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如果再来一次,我恐怕做不到这么好。必然性就在于:
(1)适当控制头寸,高位减持,多次躲过了大的风险——2008年例外;低位重仓,敢于抄底。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势好时赚得多,而是大势坏时亏得少。
(2)测不准的情况下,通过分散投资和对冲降低风险,提高复利增值速度。
(3)总是力图在多个不同市场寻找好机会,经常在好机会附近转悠。虽然也错过许多好机会,但是我抓住的好机会还是比别人多。我的投资风格和我小时候的钓鱼经历有关。我喜欢寻找新的池塘,发现新的机会;喜欢打很多窝子,发现有鱼的地方就重点守候。
实验基金的成功再一次验证了财富公式和基于复利准则的投资组合理论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