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机遇和风险同时考虑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马云
1.每天考虑下一个灾难是什么
未来2到3年内,我们将动用所有资源全力发展搜索业务。我们已经赢得了与易趣的竞争,收购了雅虎中国的业务,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阻击Google。
——马云
2005年8月11日,马云给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这个好消息,北京时间2005年8月11日,我们与雅虎达成协议,结成战略联盟关系,我们全面并购雅虎中国的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
我们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3721、一搜、雅虎的搜索技术、通讯、广告业务,还将“一拍在线”拍卖业务中雅虎的所有部分并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还将获得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品牌“雅虎”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
雅虎出资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股东之一。我们将因此享有雅虎公司的所有核心技术平台、丰富的内容资讯以及其遍布全球的渠道资源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将以全球网络为中国企业出口提供全面的支持。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行动,我们同时得到雅虎的“五朵金花”:雅虎中国的资产、雅虎的品牌、资金、技术和海内外渠道,加上我们6年运营形成的电子商务市场平台、诚信体系和安全支付机制,我们将打造全球最为完整、功能最为强大的电子商务体系——电子商务的四大护法:市场、诚信、支付和搜索。
在成功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对雅虎中国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开始强攻搜索。马云宣布:
“未来2到3年内,我们将动用所有资源全力发展搜索业务。我们已经赢得了与易趣的竞争,收购了雅虎中国的业务,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阻击Google。”
“在网络搜索领域,Google是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它在中国还不够强大。”
马云为什么要并购雅虎中国,进军搜索领域呢?用马云自己的话来回答就是:“我们进军搜索不是因为现在搜索很热门,而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实在绕不开搜索这道坎。”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搜索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占领大型门户网站仅仅相当于封锁购物街上大的店面而已,而占领搜索则等于完全封锁整条购物街。”
马云知道搜索是阿里巴巴的软肋,但是电子商务又离不开搜索。另一方面,Google在美国的异军突起,也使马云注意到来自Google的威胁。
“我们调查发现,eBay在美国越来越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境地。eBay的卖家很多,但钱都花哪儿去了呢?结果发现钱都投到Google上去了。这些企业不光将广告投到Google上去了,还将店也开到Google上去了。用Google一搜索,全是eBay卖家们开的店。从某种意义上说,Google也是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前CTO吴炯也分析说:“美国eBay是Google最大的广告客户,Google为eBay带来了相当大比例的客户流量,所以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的结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GoogleBase的推出相信会让eBay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如果Google决定做电子商务的话,eBay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尽管Google式的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但三五年后肯定会出现。因此,马云现在就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威胁,将灾难消灭在摇篮之中。
正好此时雅虎董事长杨致远也决定在中国市场大举反击Google,于是就发生了开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一幕。
让我们来看看双方当事人对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怎么说的。
杨致远:“我们选择的都是优秀团队。我们知道雅虎是日本最大的拍卖、搜索网站。虽然雅虎中国只有八九年的历史,但在很多方面有大量新开发。但是能够真正把握这个市场上的潜力机会,还需要有当地优秀的团队跟我们做跨国公司的资源、品牌,互相帮助、互相依靠。我想我们是互相需要的,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中国成功,就像在日本成功一样,这也是吸引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
马云:“我查过eBay每年有30%-40%的收入是用来交给Google和雅虎的搜索引擎的。所以eBay如果把百度买去就会使我心里很乱,我不想将40%的钱花在搜索引擎上,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雅虎,雅虎也找到了我,我们就自然地走到一起了。就跟淘宝一样,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投资人孙正义给我打的电话,有时候是追1年2年追不到,一个电话就联系上了,我追杨致远7年了还在追啊!”
马云认为,对一个公司的CEO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看到机会,而是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消灭在摇篮里。当然,这并不容易,马云为此经常睡不着觉。
“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多着呢!因为作为领导者,CEO不只是给大家指明未来一个灿烂的前景,你要做的事情是要发现在这个灿烂前景的路程中很多很多的灾难,你必须把这些灾难消灭在摇篮之中,而且你每天还要考虑的就是什么是下一个灾难,什么东西可能会癌变,你必须今天就动手。有些东西是不会出问题的,你应该让它慢慢走。”
“所以,作为CEO,你必须是看到灾难,同时还要把灾难处理掉。但是在灾难处理掉的时候,你并没有成就感。很多人很有成就感,天天很忙,忙着拔草,可是天天又有杂草出来的时候,那你应该考虑的就不是拔草,而是用除草剂把土地改善一下。”
2.放弃很容易,难的是坚持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马云
由于卓越的事业和突出的才能,早在2004年马云就当选为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之一。在颁奖现场,马云对大家说:
“感谢CCTV,也感谢所有的评委,我的客户,还有我的同事,是大家把我的梦想变成现实。5年前也是这个时候,在长城上我跟我的同事们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中文网络公司,我们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我们的网络,当时这个想法,被很多人认为是疯子的想法。这5年里很多人认为我是疯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中国人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梦想。”
“1999年的时候,我们提出要活80年,在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2001年、2002年,我们在公司里面讲的最多的词就是‘活着’。如果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死了,只要我们还跪着,我们就是赢的。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
“最后,我们还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你都有可能成功。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谢谢大家!”
马云认为“永不放弃”是自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有时候死扛下去总是会有机会的。”华为总裁任正非也说:“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就是真正的成功!”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是艰辛的,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创业者是没有退路的,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马云说:“我认为要成功的话,永不放弃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每个创业者都非常重要。”
马云的创业人生就是“永不放弃”的最好体现。从他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的职位下海创办“中国黄页”到后来被迫离开“黄页”创办阿里巴巴,再到阿里巴巴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这一路上马云遭遇的挫折、困难是难以计数的,但马云凭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了下来。
早在1999年3月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马云就说:“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到2002年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马云对阿里巴巴员工说的是“跪着过冬”,坚持下去,等待“春天”的到来。“中国网站6个月之内有80%会死掉,就像新经济,有70%的想法要扔掉,只有30%能实现下去。这时你跟竞争者拼谁能活着,谁能专注。不管多苦多累,哪怕是半跪在地下也得跪在那儿。‘跪着过冬’,就算你跪不住了也得跪着,不要躺下,不要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所有的网站公司都要死的话,我希望我们是最后一个死。这是场3000米的长跑,不是100米的短跑,所以我说,需要有兔子一样的速度,有乌龟一样的耐力。我们要学会半跪生存。”
最终,阿里巴巴不仅奇迹般地熬过冬天,活了下来,还实现了赢利。对此,马云说:“很多人比我们聪明,很多人比我们努力,为什么我们成功了?难道是我们拥有了财富,而别人没有?当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余额宝是一款全额理财产品,其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然而,截至2016年末,余额宝自问世以来已经为广大用户带来了618亿元的利润。2014年,是余额宝举步维艰的一年,但幸好最后挺过来了。很多人认为,余额宝就是在钻监管部门的空子,银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利率也能随意浮动,那余额宝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了。
但马云说:“如果有一天余额宝的利率和银行的存款利率并轨了,即使有一天余额宝的使命真的终止了,但它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2014年3月,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对余额宝进行了“围剿”,发布通告称下调购买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的转账额度。面对这样的困境,马云却坚持称,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最终余额宝还是战胜了银行,得到了更多用户的信任。
其实放弃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坚持下去。坚持还是放弃,这一念之差的结果却是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区别。“网络人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放弃才是最大的失败。放弃是很容易的,但从挫折中站起来是要花很大力气的。结束,一份声明就可以,但要把公司救起来,从小做大,要花很多代价!英雄在失败中体现,真正的将军在撤退中出现。”
对这些年创业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马云说:“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所以我现在最欣赏两句话,一句是丘吉尔先生对遭受重创的英国公众讲的话:‘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另一句就是:‘满怀信心地上路,远胜过到达目的地。’”
3.起一个能打向全球的名字
因为最早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我们。既然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就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名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
——马云
从阿里巴巴创立的第一天起,马云就将公司的目标定位在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上。既然要做全球化的公司,那公司的名字也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大家准备了一百多个域名,但都找不到让人特别满意的,总觉得缺少点国际化的气魄。这件事也一直在马云的脑海里盘旋。他为了想个好名字日思夜想,费了不少心思。
直到马云去美国出差,有一次在餐厅吃饭时,他突然想到:互联网就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这使他立刻想到了《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那个故事。故事中,善良正直的阿里巴巴凭着一句“芝麻开门”打开了通往财富的大门,而马云他们的宗旨也是要为商人们敲开财富的大门。想到这,马云兴奋了。
为了测试阿里巴巴和这个故事的知名度,马云找来了餐厅的侍应生,问他知不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那个侍应生笑着说:“Yes,Alibaba——Open Sesame!”(是的,阿里巴巴——芝麻开门!)那个侍应生不仅知道阿里巴巴,还告诉马云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芝麻开门”。
马云听后非常高兴,之后他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是否知道阿里巴巴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回答说知道,还有人告诉他:“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读阿里巴巴。我就是听我外婆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长大的,现在我每天还给我儿子讲这个故事呢!”
经过这个测试,马云发现:从美国人到印度人,他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只要懂英语,都能拼出“Alibaba”。而且,不论是什么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这让马云感到非常兴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这个名字,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没有困难地接受并听懂它!”就这样,马云最终确定了将“阿里巴巴”作为公司的名字。
于是,马云兴高采烈地跑去注册域名,却被告知“阿里巴巴”已经名花有主了。这个域名已经在两年前被一个加拿大人抢先注册了。为了拿回这个名字,马云与对方谈了几个月,人家就是不愿放弃这个域名。马云还为此事专门征询了当时还在雅虎的吴炯的意见,吴炯说:“你不是要办国际化的公司吗?赶快买,省得对方抬价。”听到吴炯这么说,马云果断地在双方未达成协议前,从当时捉襟见肘的50万人民币启动资金中拿出1万美元打入对方账户。
马云终于从那个加拿大人手中买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他说:“我凭直觉认为对方会同意。”虽然代价不菲,但与全球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斥资百万赎回被别人抢注的两个CN域名相比,马云当初的花费还是值得的。
后来,马云在回答当时为何给网站取名阿里巴巴时,是这么说的:
“因为最早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我们。既然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就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名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
“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这就是马云取名的学问。后来给“淘宝”取名也是这样,要的就是既好听又容易记。淘宝、淘宝,没有淘不到的宝贝。马云为淘宝这个好名字还给自己记了一功:想出这个好名字的同事,有功;孙彤宇把这个名字写在纸上没有画掉,拿来给我看,有功;马云选中了这个名字,也有功。
马云对取名其实还有着深层的目的,他说:“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我做淘宝,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将阿里巴巴域名从加拿大人手里买回来后,马云还十分细心地将alimama.com、alibaby.com域名也注册了下来。他想得挺远的: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他们是不能分开的,要永远在一起!
4.赶在危机前采取行动
我们先比别人判断到了冬天的到来。永远是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等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一定麻烦大了,所以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马云
马云参加了“广州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问答环节,他提到自己一直过得很焦虑。他说:“在过去18年当中阿里巴巴至少18次重生,我每天都睡不好,我每天晚上都在担忧我的公司没有跑得够快就会被别人所淘汰了,就会在这个竞争当中掉队了。”
他还说:“忧患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我是一个大公司,我必须像一个小公司那样时刻有忧患意识,要像小公司那样去运营它,因为有的时候太大的公司意味着缺失活力了,它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了,过去的100年,对于企业来讲可能越大越好,但是在当今这个时期则不见得。”
在有些人看来,能经营阿里巴巴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已经很成功了,马云自可以傲视群雄。然而,马云的日子并没有因此过得舒坦。在平均每年一次的“重生”里,都伴随着经营者的担忧、惊恐及其苦思冥想和不懈努力。处在这样迅速变化的时代中,马云能睡得踏实、安稳吗?
一个企业不管先前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尽享富贵。一个企业的暂时成功,只是说明在过去一定时段内你把握住了客户的需求,但并不是说明你就一定始终走运。道理很简单,因为当你以胜利者的姿态雄踞在其他众多企业当中时,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早已把你视为眼中钉,而暂时落后的企业则已然把你当作了可复制的经营模式,你若沾沾自喜、麻痹大意而轻描淡写地“以不变应万变”之策重复自我,则会在不经意间被追平以致被赶超。
也正因此,不管多大的企业,或许都需要像马云说的那样,“像一个小公司那样保持时刻的忧患,像小公司那样去运营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企业必须懂得“不进则退”的道理。企业没有进步,只满足眼前利益,就意味着你已经落后了,就已经埋下了被赶超和淘汰的风险。因此,只有存有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在狂风暴雨来临之前做到趋利避害——在少受和不受损害之时反弹琵琶而实现“弯道超车”,从而为企业的强劲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都有着高度敏锐的危机意识。例如,比尔·盖茨经常告诫自己:“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张瑞敏形容自己每天的心情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马云也不例外,他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这使得马云总是在危机到来之前就采取行动。
2000年9月11日,“西湖论剑”刚刚结束,马云就宣布阿里巴巴进入高度危机状态。他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的泡沫时期即将结束,“冬天”快要来临了。
“比起2001年,我们在2000年运气比较好一点儿,我们突然感觉到全中国都在做互联网,那时候在中国一个月至少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我就觉得不对,好像炒股票一样,我不相信中国具备一个月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这样的能力。什么时候中国有一个月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也一定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月关闭1000家互联网公司的情况。”
对阿里巴巴当时施行的全球战略,马云描述说:
“我们是立足于当地制胜的全球眼光,我们的拳头打到这个位置,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力量了,就迅速收回来,回来后在当地制胜,形成文化,形成自己的势力再打出去。如果不在中国制胜的话,我们会漂在海外。我们要防的对手在全球,而非中国内地。在中国,互联网真正要赚大钱还要有两三年时间,这两三年内挣的钱只能让你活得好一点儿,但活得很舒服、很富有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不可以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养一支300-500人的队伍,成本太高了,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在香港和台湾也都不行,只有在中国内地才行,而且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马云迅速做出了决定,公司实施战略收缩,启动B2C计划,即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和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城市)。同时进行全球大裁员,关掉了很多办事处。
几个月后,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即告崩盘,大批网络公司相继倒下。马云提出“跪着过冬”的口号,号召员工坚持下去。由于马云提早行动,阿里巴巴最终坚持了下来,熬过了互联网的“冬天”。现在回头去看,马云还心有余悸,幸运的是他提前了半年行动,否则阿里巴巴就熬不过那个“冬天”了。
所以,马云告诫人们:“要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等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一定麻烦大了,所以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任何时候,当你发现一片繁荣的时候,请记住背后的灾难很快就会来了。全世界的调查证明85%的企业倒闭都是在前一年形势特别好,特别是整个市场形势很好或者这个企业特别好的时候,第二年公司突然倒闭。”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案。马云丝毫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相反,他更加警惕了。
“今天是大家都好了,我反而更加警惕,都好了不等于我们会好;在以前‘冬天’的时候大家都不好,不等于我们不好。其实阿里巴巴现在经营得一直不错,应该说今年的利润会在一个亿以上,所以整个公司已经开始慢慢地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状况。”
5.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马云
可能很多人认为CEO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机会,可马云的看法恰恰与此相反,他认为“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
为什么这么说呢?马云打了一个比方: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所以阿里巴巴有一点不会改变,永远为商人服务,为企业服务。我们不会因为投资者而建网站,我们也不会因为媒体的批评而建网站,我们更不会因为网络评论家们说现在流行ASP了而改变我们的方向,我们只做B2B。对于机会,我绝大多数时候都说‘No’。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正是因为马云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所以从踏上创业之路开始,不管潮流怎么变,不管出现多少概念、机会,马云始终坚持“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的目标,沿着电子商务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其他的机会、行业即使诱惑再大,也绝不涉足。比如那时兴起的房地产,尽管阿里巴巴的高管们在谈论到这个的时候,都忍不住说:“如果我们做了房地产,那就赚大了。不过这钱,不是我们赚的。”
在阿里巴巴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类似的诱惑和挣钱的机会,但只要与电子商务无关,马云对它们都说了“No”。
2002年底,互联网行业开始回暖。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网络公司都相继实现赢利。当时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拥有那么多有价值的注册客户,具备了开拓任何领域的最佳条件。而阿里巴巴也确实在寻找新的机会和增长点。“那时候我们的想法是,阿里巴巴已经赢利了,而且发展趋势相当平稳,也是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和增长点的时候了。”这是阿里巴巴高层的表述。
当时,马云面前有三条路可走:赢利最好的办法第一条是投资短信,第二条是投资网络游戏,第三条是走电子商务路线。
投资游戏、短信可以迅速赢利,而电子商务可能要5年后才赚钱。是投资游戏、短信还是继续做电子商务呢?马云最终的选择是继续做电子商务。在回想当初的决策时,马云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们投资短信很快会赚钱,2002年、2003年短信业务拯救了中国互联网很多站点。只要投资这个就能够赚钱,但是后来我发现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互联网经济,只能够拯救一段时间。
“我去一些门户站点做调查,你可以注册一个免费的邮箱,但我看到有一个很长的合同,在一个合同里面我看到中间很细的一条写着如果你这个免费邮箱3个月以后还将继续使用的话,那么我们将会从你这个手机号码里面扣除5块钱到8块钱。我想一般人是不会去看合同的,我不知道在座的你们会不会看每一份合同?我开始也很奇怪,为什么注册免费邮箱需要我的手机号码,我看了这个合同之后感觉到中国可能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免费注册的时候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使得每个月都被扣5块钱到8块钱,我认为这是一种欺诈行为。随着人们对网络了解的加深,我相信不用很长时间,人们马上就能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所以阿里巴巴不希望通过欺诈客户的钱来让自己赚钱。所以我放弃短信。
“不做游戏这跟我的价值观有关,阿里巴巴到现在为止在游戏上面没有投资过一分钱。那是两年前我妹夫跟我说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游戏的看法。我妹夫一天早上跟我说:‘我昨天跟你妹妹玩游戏玩到第二天凌晨3点半,你妹妹去上厕所的时候我又偷偷地玩了半个小时。’我被他吓了一跳,我妹夫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企业家,这么一个成年人并且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竟然玩到凌晨3点半甚至没有一点儿自控能力。想想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我不希望我儿子玩游戏,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而且通过分析,我发现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你会发现全世界最先进的游戏国家是哪些?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会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有一天我们的领导突然会醒悟过来问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如果在玩游戏的话,一定要对它进行限制,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所以我说不做游戏,饿死也不做游戏。”
在短信、游戏和电子商务三者中,马云还是最看好电子商务的前景。所以,“我们还是坚定不移地做电子商务,尽管我们知道电子商务也许3年,也许4年5年都挣不到钱,但我们坚信8年10年一定能够挣到钱。”
今天,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它将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马云更是宣称:“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这一切都是阿里巴巴对其他机会、诱惑说“No”,坚定不移地走电子商务道路的结果。
“我们第一天集中在B2B,今天还是如此。不管外面的潮流怎么变,我们学习,但是不跟随、不拷贝。后来各种概念更多,阿里巴巴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在这1年半时间内我们面对机会斩钉截铁地说了无数次的‘No’。我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面怎么千变万化,我们还是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