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创投事业的人性之美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创业如做人,知行合一者是高人。
投资即投人,知行合一者是首选。
我创业五年,后来转做天使投资,数年间看项目无数,投资理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强化,在我看来,这也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践行。
早期投资有很多打法,有的押赛道,有的搏风口,有的拼资源,有的赌政策,有的看团队。我属于这其中的第五种。赛道常挪移,风口会转向,资源不靠谱,政策难揣摩,只有团队(确切地说,是创始人)才拥有创业的主动权;只有怀揣强大的认知力和心力,方有可能在九死一生的创业险滩上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只有充满创新精神和执行力的创业团队,才能为这个时代贡献最大规模的经济增量,为民众展现工作与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提供充满想象力的商品与服务新形态。
有趣的是,近些年,看重团队的投资人越来越多,“投资即投人”几乎成了一句烂大街的俗语,让人听到耳朵起老茧。
即便是投人,也有多种衡量办法。有的用心理学,有的凭第一印象,有的看面相,有的重性别,有的设年龄门槛。我的投人方法论的源头比较庞杂,既有国内的先哲论述,也有国外的科学理论(它们都有不少可取之处),而我投的项目在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优秀成绩,都反向验证了我的这些方法论的先验性和实用价值。
很多创业者常从法与理的灰色地带中,或利用人性的七宗罪寻觅创业机会,其中也不乏做大做强了的,但我对此不以为然。王阳明熟读孔孟经典,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一句中悟出“致良知”的道理。在我看来,这是精准把握住了创业的命脉与方向。创始人自己的臆想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痛点”与“爆点”,只有“去私欲,明天理”,做有益于用户与社会的项目,才能够得到资本与政策的支持和宽容,走得更远。
工业时代的人们天然喜好精确与规划,很多成长性企业创始人延续了工业时代的量化思维,计算市场容量和投入产出比。在信息时代,这些项目常常由于缺乏想象力和成长空间,不死不活地耗着,或者无疾而终。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是信息时代的常态,这种常态要求创业者对未来而非经验抱有敬畏,弱化擅长计划的能力,强化认知学习的强度,摒弃依赖规划的惯性,培育应对变化的信心。
创投事业是一个磨炼心性和实战技能的修罗场,每一项投资决策对于创始人来说未必都是福音,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常常变成不堪回首的记忆。明知道前面是九死一生,投资人仍愿意怀揣善意给创业者注入信任,创业者也愿意排除万难不轻言放弃,这正是创投事业的人性之美。
中国的财经类书籍,教人如何在二级市场炒股的多,教人如何在一级市场生存的少,“中国创投地图”系列属于后者。在我看来,“中国创投地图”系列的书名里还可以加入“生存”二字,例如《中国创投生存地图2》。我衷心希望市面上多一些像“中国创投地图”系列这样的书,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之初的方向选择与创业过程中的实战之道。
吴世春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新势能基金创始合伙人,国内知名天使投资人,入行以来已投资近200个项目,明星项目有大掌门、趣店、小牛电动、唱吧、蜜芽宝贝、有书、花点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