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要点
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开创者。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他讨论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这主要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以及为了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方向。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熊彼特是以创新的作用来解释的。他指出,经济由于创新活动的持续,才会有发展,也才会有波动。可以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种情况:假定不存在失误,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在一个一般均衡的经济体系之中,企业的利润是零,家庭收支完全相等,于是这种均衡的体系就会长期保持下去。正是创新,打破了这种均衡状态,促成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创新一经出现,必将在社会上引起模仿,众多的企业都想通过模仿而获得利润,模仿行为引发了创新浪潮,经济不再停留于原来的均衡状态而向前发展,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第二种情况:假定存在着失误,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波动便不可避免。不仅如此,四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也必然出现,这四个阶段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熊彼特认为,要区分“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生产资料的扩大了的需求;同时,由于银行要为创新提供资金,创新引起了信贷的膨胀。社会上资金过多,投机也就盛行,这样,就由“第一次浪潮”引起“第二次浪潮”。两次浪潮的重要区别是:在“第一次浪潮”中,投资行为与创新和对创新的模仿有关,信贷扩张也与此有关;而“第二次浪潮”则与此不同,这时的投资和信贷扩张所引起的是投机,与创新活动无关,也就是说,“第二次浪潮”是由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造成的。正是由于失误和过度投资的作祟,与“第一次浪潮”中经济体系中还有自我平衡能力不同,“第二次浪潮”中经济体系自身已经不再具有自我平衡能力了。这样一来,两次浪潮的区别便十分明显:
“第一次浪潮”中出现的是两阶段模式,即:
繁荣—衰退—繁荣……
“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是四阶段模式,即: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以上就是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的解释。在这里,创新和模仿是同等重要的。仅有创新,经济似乎会一直繁荣下去。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仅靠创新,还不可能做到持续的繁荣、高涨,必须有模仿与之相配合。有了创新,潜在利润被发现了,于是就会有模仿;有了模仿,社会掀起了投资热,经济才会出现持续的繁荣、高涨。接着而来的是:模仿多了,赢利前景逐渐消失,引起投资热情减退,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要让经济走出衰退状态,寄希望于下一次创新。
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的目的不仅是用来解释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而且还想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走势。
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创新既是创造,又是毁灭。创新是一种创造,这是指:创新无非是生产要素的更有效的重新组合。创新又是一种毁灭,这是指:在创新过程中,旧资本或旧的生产要素组合形式遭到了破坏,不适应形势变化的一批旧式企业也就随之被淘汰了。它们被淘汰,对整个经济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经济正是在新旧替代的过程中一步步前进的。
由此,熊彼特提出了社会过渡理论。这里所说的社会过渡,是指社会将通过创造和毁灭的反复进行,逐渐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他的这一理论充分反映于他于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不断的创新过程,经济不断增长,从而也替资本主义社会自身造成了两大局限性:第一,经济的增长使经济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新要求,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者的历史使命行将结束,由中央机构组织和管理生产资料和生产本身的必要性出现了,企业家的一部分使命将由政府这样的中央机构来替代,企业家的另一部分使命将由企业家自己的组织(如各种协会)所替代;第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在社会上形成一支日益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感情同大公司老板们不一致,他们对资本主义式的统治并没有好感,但大公司老板们离不开这些知识分子,不得不依靠他们,又不得不受他们的牵制。这样,资本主义社会就有可能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是有一个中央机构来设计、管理、协调社会经济的运行,二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大公司老板们)在社会上占据支配地位,他们有管理好企业和社会的能力,又有这样的责任感。熊彼特因此预言,资本主义社会自动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早晚的事情,是技术不断创新所必然导致的结局,但这种过渡不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的,而是通过民主制度实现的。
二、熊彼特死后的所谓“新熊彼特学派”(Neo Schumpeterian School)
熊彼特于1950年去世,终年67岁。他被认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有不少学生,这些学生虽然从他那里学到了知识,有些还循着他所开创的学说继续探讨,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位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的、堪称真正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理论的经济学家。这是和凯恩斯去世后在英美两国涌现了一批凯恩斯经济学名家的情况不一样的。同样,“熊彼特学派”这个术语被使用得很少,与凯恩斯死后,在英美两国都出现了凯恩斯学派的情况不一样。但这并不否定一个事实,即熊彼特理论已成为一家之言,有不少追随者。
在经济学界,熊彼特死后也曾出现过“新熊彼特学派”一词,但这主要是针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而言的,并不能概括熊彼特理论体系的多方面的内容,因为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只不过是熊彼特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要知道,什么是“创新”,按照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34年)一书中所给的定义,以下五种情况之一,就是创新: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在这五种情况中,
(1)、(2)、(4)——属于技术创新;
(3)、(5)——属于制度创新。
关于制度创新,本课程将有另外两章予以讲授。这里只讨论技术创新。
熊彼特一直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发明和发现(无论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是科学家的事情,但发明和发现都不等于创新。一种新发明或新发现,只有当它被引进经济活动并产生效益,从而对经济发生重要影响时,才成为创新。创新是创新者的事情,创新者和企业家是同义语:企业家就是创新者。
因此,技术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同样不是科学家的事情,而是企业家的事情。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完成于实验室或实验场所,是企业家把它引入经济之中,使之对经济发生重要影响。
企业家是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公司老板可能是一个企业家,也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管理者。
“新熊彼特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正是遵循着熊彼特关于技术创新的论述,在技术创新领域内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
三、“里昂惕夫之谜”的探讨
在熊彼特去世后不久,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就已开始。围绕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探讨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争论。
这里所说的“里昂惕夫之谜”是指:1953年,里昂惕夫对美国100年以来的对外贸易状况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即按照传统理论,美国是劳动力短缺、资本较多的国家,照理说美国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应当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统计数字却表明实际进出口情况与此恰恰相反:美国大量出口的是农产品,大量进口的却是钢铁、汽车等产品。怎么解释呢?这就称作“里昂惕夫之谜”。
这一疑难问题的提出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兴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解释。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下述两种解释:一是从技术创新类型的角度所做的解释,另一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所做的解释。
从技术创新类型角度做出的解释是:
根据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节约资本型技术创新。这是指,技术创新后,劳动要素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资本要素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重减少了,这时,经济走向劳动密集型。
2.节约劳动型技术创新。这是指,技术创新后,资本要素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重增加了,劳动要素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重减少了,这时,经济走向资本密集型。
3.中型技术创新。这是指,技术创新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二者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重不变,这时,经济仍维持原状。
如果根据这种分类,那么,对“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好做出解释了。因此,从技术创新类型角度做出解释的经济学家提出,不妨对劳动要素再做划分。这就是,所有的生产都耗费劳动,但劳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熟练劳动,或称为高质量的劳动,另一类是非熟练劳动,或称为简单劳动。相应地,产品也就有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之分。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称作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熟练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称作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
进行了这样的再分类,就能看出,美国当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根源主要在于具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美国农产品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欧市场,所凭借的是美国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较低。这就是说,美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美国农业劳动者的高劳动生产率使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农产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就可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了。
再看,美国的进口品中包括钢铁、汽车等工业品。这些工业品,美国本身也能够生产,但美国却宁愿多进口。原因何在?原因主要在于西欧国家的劳动力比较富裕,劳动成本低廉,所以美国宁愿多进口钢铁、汽车等产品,因为这些进口的工业品在美国看来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进口这些工业品是比较合算的。
在工业品方面,美国的竞争优势在高端科技产品,美国始终在这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这些高端科技产品都是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在这个领域内,无疑是世界第一流的制造商。
从技术创新类型的角度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是一致的,因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即某个国家在某种资源上有比较优势就出口该种产品,某个国家在某种资源上缺少比较优势,就进口该种产品。所不同的只是:把技术创新类型做了细分,把劳动密集型产品分为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于是就可以对“里昂惕夫之谜”做出了符合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原则的解释了。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做出的解释是:
产品生命周期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开创期。这时,由于创新,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创新的特点,独占市场,利润高。(二)成熟期。这时,创新的企业已经使新产品逐渐成熟,所以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占有率,但与此同时,其他企业的模仿不断增加,使创新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受到一定的冲击。尽管如此,在这个阶段,包括创新的企业和模仿的企业在内,仍然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三)标准化生产期。这时,模仿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产品被企业按标准化水平被生产出来,使用率已经很高了,于是所有生产该种产品的企业都只能取得平均利润。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美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是产品生产的第一阶段(开创期)和第二阶段(成熟期),所以美国企业集中生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产品,美国出口的工业品也主要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产品。一旦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标准化生产期),由于美国的工业品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相对高于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西欧国家和日本),所以美国愿意进口这些产品。也就是说,标准化生产期的产品的生产者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美国就不再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企业竞争。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与前面提到的从技术创新类型角度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这两种解释都把美国国际贸易的特点同技术创新研究联系在一起,即不将技术创新同产品价值构成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就难以说明“里昂惕夫之谜”的真相。
不同之处在于两种解释的着重点有所区别。这是指:从技术创新类型的角度所做出的解释,着重于把劳动要素划分为“熟练劳动密集型的”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两类,从而既可以解释美国出口的为什么是以农产品为主,而美国进口的为什么是钢铁、汽车等工业品。而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所做出的解释,把具体的工业品同技术创新的过程联系得更紧,着重于创新、模仿和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对工业品生产阶段同美国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说得更清楚。这可以较清晰地分析美国工业品从出口向进口转变的过程。然而,对美国农产品为什么成为美国重要出口产品的原因,则不像按技术创新类型分析那样有说服力。
这也正是以上两种解释无法彼此替代而只能相互补充的道理。
四、曼斯菲尔德关于技术推广过程的研究
熊彼特死后,循着熊彼特有关创新的研究思路,继续在技术创新领域内进行探讨的经济学家之一,就是爱德温·曼斯菲尔德。他的研究重点是技术创新后的技术推广过程。
下面分三个问题对曼斯菲尔德的论点做一些评述。
(一)几个基本概念
曼斯菲尔德为了分析技术创新以后的技术推广过程,认为有几个基本概念需要先说明,它们是:
1.模仿、模仿速度、模仿比例
模仿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之后,其他企业以此为榜样,也相继采用这种新技术。
模仿速度是指以首先采用新技术为榜样的其他企业采用该种新技术的速度,即采用该种新技术的企业数目的增长率。
模仿比例是指某一时点上采用该种新技术的企业占该部门企业总数之比。
2.守成、守成递减速度、守成比例
守成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之后,其他企业并不仿效,依然使用原有的技术进行生产。
守成递减速度是指:随着某个企业采用某种新技术之后,采取该种新技术的企业数目逐渐增多,坚持使用原有技术的企业数目逐渐减少,守成递减速度就是坚持原有技术的企业数目的负增长率。
守成比例是指某一时点上坚持原有技术、拒绝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占该部门企业总数之比。
(二)影响技术推广的主要经济因素
曼斯菲尔德认为,一种新技术能不能迅速在某个行业的企业中推广(即模仿的企业不断增多,守成的企业不断减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取决于以下三个主要经济因素:一是模仿比例,二是采取新技术的企业的相对赢利率,三是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
在这里,设置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为前提是十分重要的。假定某种新技术是被垄断组织所控制,那就会影响其他企业对该种新技术的模仿和模仿速度。假定政府出于某种考虑,对采用某种新技术进行生产有一定的限制,那同样会影响其他企业对该种新技术的模仿和模仿速度。
除了设置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作为前提而外,曼斯菲尔德还设置了以下这些假定:例如,尽管有关专利权保护的法律在经济生活中是起作用的,并且会影响模仿和模仿速度,但曼斯菲尔德假定专利权的影响很小,小到不足以阻止模仿的进程。又如,事实上,某种新技术被企业采用以后,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新技术本身会发生一定变化,而且多半在实践中会有所改进,但曼斯菲尔德假定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发生变化,从而不至于因为新技术本身的变化而影响模仿速度。再者,正如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已经显示的,企业规模大小对新技术的采用是有影响的,有的新技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的新技术则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但曼斯菲尔德做出了如下的假定,即假定企业规模大小的差距不至于影响它们对某种新技术的模仿和采用。这样一来,他就把那些低于一定资本额和产量水平的小企业排除在外了,也把那些没有经济力量采用需要大量投资的新技术的小企业排除在外了。
曼斯菲尔德在做了完全竞争市场、专利权影响很小、新技术本身不发生变化,以及企业规模不影响对新技术的采用等假设之后,便着手对影响技术推广的三个主要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1.模仿比例
模仿比例的大小同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对赢利前景的预测,以及对风险的评估有关。要知道,任何一项新技术最初被采用时,由于信息和经验的不足,采用新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承担风险。这是因为,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利润率是事后计算出来的,而不是事前已知的。这时,绝大多数企业必然处于观望状态,守成比例很高也是不可避免的。过了一段时间,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增多,意味着有关采用新技术进行生产的获利信息已经传开了,使用新技术的经验也渐渐丰富了,模仿者的风险已被了解,这样,模仿比例的上升对守成者发生作用,要后者早日做出是否模仿的决定。
2.采用新技术的相对赢利率
这是指:模仿者在有若干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时,如果选择某种新技术进行生产的相对赢利率究竟是高是低,这就是相对赢利率。相对赢利率比采用新技术的绝对赢利率可能更加重要。而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投资机会相对赢利率的波动幅度可能小于绝对赢利率的波动幅度,这对于新技术模仿者来说,也可能更引起关注。总之,相对赢利率越高,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
在相对赢利率相同的条件下,企业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越大,则资本供给的来源越少,从而模仿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可见,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的多少,影响着模仿速度和模仿比例。此外,还必须考虑企业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模仿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三)影响技术推广的四个补充性的经济因素
曼斯菲尔德除了提到以上三个主要经济因素而外,还指出另有四个补充性的经济因素。他认为,尽管这些补充性的经济因素对模仿速度和模仿比例有一定的影响,但从统计学上说它们并不重要,所以不会使主要经济因素的作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四个补充性的经济因素是:
1.旧设备被置换之前已被使用的年数
如果企业采用新技术时所替换的旧设备已接近报废年限,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新设备替代旧设备是没有问题的。假定所要替换下来的设备并不那么旧,而是还能使用若干年,这种情况就会引起企业的思考,替换设备还是继续使用原有设备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企业就会选择继续使用原有设备。
曼斯菲尔德认为,假定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则旧设备的耐用程度不会影响新技术的采用:
①新技术主要是原有设备的一种补充或附件;
②新技术与原有设备的用途不一样(例如在食品工业中,一种设备用于生产罐头食品,另一种设备用于生产瓶装食品,二者可以并存);
③新技术只是为了节省劳动力、替代劳动力,而不是替代原有设备。
2.一定时期内该工业部门产品销售量的年增长率
这一补充性的经济因素把市场的扩大摆在重要位置。曼斯菲尔德认为,如果某一个部门的产品销路迅速扩大,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将会新建一些企业,这些新企业将会采用已经出现的新技术,从而加速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适应市场扩大,原来就已存在的企业,可能扩大生产规模,这时它们也会增添新设备,而不一定停止原有设备的使用,从而形成新设备和原有设备共同使用的局面。反之,如果市场并未扩大,或只是缓慢扩大,那么情况将如上述第一个补充性经济因素起作用时所考虑的那样,即新技术的采用将同旧设备的置换结合起来考虑。
曼斯菲尔德还指出,如果在市场扩大的同时,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有较大程度的过剩,那么即使市场扩大了,企业将首先利用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不一定会急于建立新企业和采取新技术进行生产。
此外,如果建立拥有新技术的新企业,其赢利率低于在原有企业中更换设备进行生产所带来的赢利率,那么市场扩大不一定导致新企业的建立和新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
3.该工业部门某项新技术初次被某个企业采用的年份
由于考虑到某项新技术被该工业部门中的某个企业初次采用的年份与该项新技术被其他企业采用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时间间隔的长短是有意义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发生下列变化:
①通信手段改善和通信渠道扩展,信息交流加强了,原先获得的信息量比现在少多了,这对企业的决策是有影响的。
②对设备更新所引起的技术进步估算,以及对未来技术进步所造成的成本与收益的估算,比过去更精确了。
③人们对某种技术进步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从不习惯到习惯,从轻视到重视,从怀疑到坚信等等。
④模仿的企业越来越多,这表明看好这项新技术的企业数在增加,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不断减少。
因此,一个企业在采用某项新技术时,要注意该项新技术初次被企业采用的年份,以及在这段时间间隔内可能发生的变化。
4.该项新技术初次被企业采用的时间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哪个阶段
这是因为,该项新技术初次被企业采用的时间处在繁荣阶段还是处在衰退甚至萧条阶段,情况是很不一样的。如果处于繁荣阶段,那么一定伴随着与经济繁荣、高涨时期特有的条件,模仿的企业在采用该项新技术时应当考虑这一点。反之,如果处于衰退甚至萧条阶段,那么也一定伴随着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时期所特有的条件,模仿的企业在采用该项新技术时也应当考虑这一点。可见,该项新技术初次被企业采用的时间所处的经济周期的阶段,应当被模仿者注意到,从而会对模仿速度和模仿比例发生影响。
(四)曼斯菲尔德所得出的结论
曼斯菲尔德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模仿速度和模仿比例之间呈现正比关系。如果采用某种新技术的企业数增长速度加快,那么采用该种新技术的企业占该部门企业总数的比例也就增大,对守成的企业技术变革的影响同样会加强,因为这意味着模仿的风险减少了。
第二,模仿与守成相比较时的相对赢利率与模仿速度成正比。这是因为,模仿与守成相比较时的相对赢利率越高,那么模仿速度就越快,相对赢利率引诱更多的企业放弃守成,转而采用新技术。
第三,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越大,资本供给来源越狭窄,融资的难度也就越大。这样,所要求的投资额占企业总资产之比与模仿速度呈现反比关系。
那么,一种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之后,究竟要隔多长时间才被该部门的大多数企业采用呢?曼斯菲尔德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据他的分析,情况是不同的。例如在美国,从经济史上看,有的新技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推广于该部门了,连续采煤机就是如此;但有的新技术却拖延了半个世纪左右,才慢慢地在该部门推广,摘棉机就是如此。模仿速度和模仿比例相距如此之大,曼斯菲尔德认为可以从他提到过的影响新技术采用的主要经济因素和补充性经济因素的分析中找到答案。这被认为是曼斯菲尔德在技术推广问题方面的新贡献。
(本文是厉以宁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同陈振汉教授合开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西方经济史学》讲稿中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