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绪论:正心是此生必修课
《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一书编写的初衷是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进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对于身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人,在与国际接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自觉树立起一种文化的主体意识,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史为鉴,以天为则,正心修身,家国天下。保有民族文化特色,铸就国人生命底色,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中,练就站稳脚跟的定力,立足本心,不被五光十色的外来文化所迷惑,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中国人的根本。
人格作为一个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话题,在伦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学、社会学领域都有对它的不同定义。在伦理学领域,人格通常指人的道德品质,人格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品质与行为,相当于人的“品格”;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接近于“人的性格”;在法学领域,人格则是一种权利、义务的全面资格,相当于“人的资格”;在社会学领域,人格是指人的尊严与价值,需要主动去维护和实现。虽然不同学科对“人格”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是把人格当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的、根本的规定性。
人格是一个人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人格”一词是近代从日文引进过来的,而日文又是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翻译。英文“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含有“面具”的意思。用来说明人作为社会人,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又有着不同的角色伦理,这就要求人的言行要与扮演的角色相符。
人格又是文化基因的高度凝聚和集中体现。不同的文化养成不同的人格。谈论中国人的人格养成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虽然没有“人格养成”这一提法,但就其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则是古已有之。儒、道两家的“修身”基本接近于今天“人格养成”的说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注重的是自我德行的提升。《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教给学生的是为人之道、为学之方。为人之道就是道德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这是第一位的,置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上,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家庭、学校、社会、书院、文庙、祠堂等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老师、官员、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诸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即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教育,也是以问学为主。《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两者相辅相成。《论语》开篇就明确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之教者,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主要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之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知本末、明善恶、辨是非、示训诫,目的是为了“正人心”,培养人中正无邪的道德品质,找到生命的立足点,以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让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人互敬互爱,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之根本。西方教育的传统是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而治之。学校是注重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地方,家庭、教堂是西方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教育与国际接轨先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突出本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盲目模仿西方的标准、教学体制以及教学内容。这是现代化教育与国际接轨时所不应该忽略的地方。
本书认为,人格的养成要从正心开始。先有善良之心,而后才有善良之行,才会有善良之人,才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善社会。公民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良好状态取决于每一个公民道德的良好,也就是“大道在人心”。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为己之学、成德之教。为己之学是强调先培养塑造自己的道德心,用“正心”来唤醒良知,以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能自律、有道德的人。《荀子·修身》中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大意是说,君子能够控制物,小人则被物所控制。为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行,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不能让人成为物欲的奴隶。而正心是修身的前提,《礼记·大学》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中华文化在关注人“身”的基础上,更重视“心”的作用。整个社会的良好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正心的学问不仅仅是人格养成的学问,也是社会治理的学问。道德是社会治理得以开展的前提,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自于社会成员道德心的养成,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心意的端正,是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基础。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傅子·正心》)在道德养成中,“正心”居于枢要的地位,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人格的养成为什么要从“正心”开始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有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要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说明思想是把人间变成天堂还是地狱的关键所在。以心为起点,从思想上筑起防线,正心正念,是防患于未然、自律修身、涵养品德、塑造人格的关键。究竟何谓“正心”?“正心”有没有什么好方法?目标如何设定?“正心”如何能涵养道德,养成人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完备的正心教育体系,实有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行梳理,汲取资源,助力今天的人格养成教育。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首先应该重拾传统文化的价值,给予“正心”的学问以足够的重视,把“正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心”的学问挖掘出来,进行创造性的转换、现代化的诠释,作为提升道德、塑造人格、完善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步伐不协调等瓶颈问题,从根源上解决诸如诚信危机、道德滑坡、伦理乖舛等现象。这些现象看似互不搭界,但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皆涉及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养成,也就是人心正不正的问题。可见,“正心”的学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具有中国主体意识的人格养成的学问,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可以为当代人的人格养成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一书中,“正心”这一主线贯穿人格养成的始终;八德是人格养成的支柱;诚意、慎独是内在的正心,以教正心是外在的正心;立志、好学、自省、笃行四个步骤是人格养成的方法;成人、成君子、成圣贤是人格养成的目标。书稿以这五部分构成,每个主题之下汇集了历代圣贤的教导、修身的精华,并穿插着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力争深入浅出,钩玄提要,便于读者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书中所表达的不过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浅见和体验,是我们所窥见的古人思想世界里的浮光掠影而已,作者希望通过本书与大家分享“正心”的艺术。如果书中的某段话或某句话触动了您,激发了您了解中国圣贤之道和正心修身传统的兴趣,那此书就没有白写。当然,鉴于本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在此敬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