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宪长
【题解】
本文于万历十八年(1590)写于麻城。刘宪长,据《李氏六书·焚书书答·与刘晋川论为人师》篇,内容与此文大致相同,可知刘宪长当即刘东星。刘东星(1538—1601),字子明,号晋川,山西沁水(今山西沁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历官兵科给事中、礼科给事中、山东按察使、湖广布政使等。万历二十六年(1598),以工部侍郎总理河漕。当时黄河决口。刘东星因治河有功,升为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性俭约,为官颇有政绩。李贽在《书晋川翁寿卷后》曾称赞他说:“居中制外,选贤择才,使布列有位,以辅主安民,则居中为便。”(本书卷二)以宰相之才称之。李贽好友。曾为《藏书》《道古录》作序。著有《晋川集》,今佚。“宪长”是明代对都御史的称呼,刘东星于万历二十年(1592)“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明史·刘东星传》)。但此信不是写于此年,因此时周友山早已出任太仆寺少卿,并于当年改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见《明神宗实录》卷二五五),与信中所说“友山见在西川”不符。由此可知此文标题可能是后来所改或后人所加。在此信中,李贽批评了那种“未曾一日为人弟子,便去终身为人之师”的态度与作风,明确表示自己“情愿终身为人弟子,不肯一日为人师父”,从一个方面表现出李贽与世俗观念的背离。信中就刘东星遣其子出家问道一事,李贽提出落发与否,在家出家,亦自不妨,这也是李贽一贯的生活态度,李贽并不是迷于极乐世界的信徒,而是依现实需要而出入于儒、释、道之间。
自孔子后,学孔子者便以师道自任,未曾一日为人弟子,便去终身为人之师,以为此乃孔子家法[1],不如是不成孔子也。不知一为人师,便只有我教人,无人肯来教我矣。且孔子而前,岂无圣人,要皆遭际明时[2],得位行志?其不遇者,如太公八十已前、傅说版筑之先[3],使不遇文王、高宗,终身渭滨老叟、岩穴胥靡之徒而已[4],夫谁知之。彼盖亦不求人知也。直至孔子而始有师生之名,非孔子乐为人之师也,亦以逼迫不过。如关令尹之遇老子,拦住当关,不肯放出,不得已而后授以五千言文字耳[5]。但老子毕竟西游,不知去向。惟孔子随顺世间,周游既广,及门渐多[6],又得天生聪明颜子与之辩论[7]。东西遨游既无好兴[8],有贤弟子亦足畅怀,遂成师弟名目,亦偶然也。然颜子没而好学遂亡[9],则虽有弟子之名,亦无有弟子之实矣。
【注释】
[1]家法:见《答耿中丞》第一段注[6]。
[2]遭际:遭遇,遇到。明时:政治清明之时。
[3]太公:指姜尚(吕尚),名牙,字子牙,俗称姜太公。传说他八十岁时在渭水岸边钓鱼,为周文王访得,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又称太公望。即拜为相。后又助武王起兵伐纣,完成兴周大业。其事迹见《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傅说(yuè):相传是商代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从事版筑的奴隶,后被国王高宗(名武丁)访贤所得,任为大臣,治理国政。版筑:两种筑土墙的工具,即夹板与捣土的杵。这里指筑墙。
[4]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胥,通“婿”,绳索之类。靡,羁縻,引申为捆绑。《吕氏春秋·求人》:“傅说,殷之胥靡也。”
[5]“如关令”四句:据《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老聃曾任周王朝管理藏书的官,后离去,至函谷关(一说散关),关令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聃乃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后不知其所终。关令尹,指函谷关令尹喜,相传为春秋时的道家。老子,即老聃(dān),见《复周南士》第二段注[2]。
[6]及门:指登门受业的弟子。
[7]颜子:即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孔子弟子。好学乐道,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孔子称颜回为好学。
[8]好兴:美好的情趣。
[9]“然颜子”句:《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没(mò),通“殁”,死亡。
【译文】
自孔子之后,学习孔子的人就以弘扬孔子学说、教化天下为己任,未曾有一天把自己当成别人的学生,就去终生做别人的老师,以此为孔子学派的祖制,似乎不这样就不能成为孔子那样的圣人。不知道一旦成为别人的老师,就只有我教育别人,没有人肯来教育我。况且孔子之前,难道就没有圣人,希望能遇到政治清明的时代,得到合适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抱负吗?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如姜子牙八十岁以前、傅说从事版筑之前,假若没有遇到周文王、商高宗,也不过一辈子都是河边的钓鱼叟、乡间服劳役的奴隶而已,谁又能知道他们呢?他们也不求人们知道自己。直到孔子出世,才有了师生的名分,这不是孔子乐于做人的老师,只是迫不得已罢了。就像关尹子遇到老子,就拦住他,不让他出关,老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传授给关尹子五千言的《道德经》。但老子毕竟西游而去,不知所终。只有孔子随顺世间,周游列国,交结广泛,于是渐渐门徒众多,又得到天生聪明的颜回和他辩论。虽然东西遨游没有什么好兴致,但毕竟有贤能的弟子,也足以高兴畅怀了,于是就成为师徒的名分,这也不过是偶然罢了。然而颜回死后,好学者也就没有了,即使有弟子的名分,也没有弟子的实意了。
弟每笑此等辈,是以情愿终身为人弟子,不肯一日为人师父。兹承远使童子前来出家[1],弟谓剃发未易,且令观政数时[2],果发愿心[3],然后落发未晚。纵不落发,亦自不妨。在彼在此,可以任意,不必立定跟脚也[4]。盖生死事大[5],非办铁石心肠[6],未易轻造。如果真怕生死,在家出家等,无有异。目今巍冠博带[7],多少肉身菩萨在于世上[8],何有弃家去发,然后成佛事乎?如弟不才,资质鲁钝,又性僻懒[9],倦于应酬,故托此以逃,非为真实究竟当如是也。如丈朴实英发,非再来菩萨而何[10]?若果必待功成名遂,乃去整顿手脚[11],晚矣。今不必论他人,即今友山见在西川[12],他何曾以做官做佛为两事哉?得则顿同诸佛[13],不理会则当面错过,但不宜以空谈为事耳。
【注释】
[1]“兹承”一句:《李氏说书·孟子下离娄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文,与此文同,但开头有“刘宪长遣童子前来求师,卓吾以书与之曰”之语;又据《李氏六书·焚书书答·与刘晋川论为人师》,文中有“兹蒙远使童子前来出家”一语,可知当时刘东星曾派其子刘用相到龙潭湖出家,向李贽求学问道。承,承蒙,蒙受。敬辞。童子,未成年的人。
[2]观政:察知社会政情。
[3]愿心:成佛的心愿。
[4]跟脚:指立足点。
[5]生死事大:佛教把超脱生死轮回看作是大事。
[6]办:具有,抱有。
[7]巍冠博带:显贵或士人的礼服。巍冠,高冠。博带,宽大的衣带。
[8]肉身菩萨:佛教用语。指修行已达到菩萨境界的人。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谓,后也用于对佛教徒的称号。
[9]僻懒:孤僻懒惰。
[10]再来菩萨:意为无异于菩萨再世。
[11]整顿手脚:整饬心力、修行同道之意。手脚,这里指心力。
[12]友山:即周思敬,见后《答周友山》题解。周友山于万历十五年(1587)升为四川副使,十六年(1588)又升为该省参政(《明神宗实录》卷二〇六)。西川:今四川成都一带。
[13]得:指学道所得。
【译文】
我经常觉得这些人可笑,所以情愿一生做人家的学生,不肯一日做人家的老师。这次承蒙您从远方派遣孩子前来这里出家学习,我认为落发出家不是容易的事,而且应使他观察社会政情,果真发起成佛的大愿,那么再落发为僧不晚。即使不落发出家,也不妨碍学佛。在家出家,可以随自己的意愿,不一定非要执着一种方式。因为超脱生死、涅槃成佛是很大的事,除非具有坚定的信念,不容易做到。如果真的是畏惧生死而学佛,那么在家出家学佛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况且现在身份显贵的人士中,也有很多肉身菩萨在世,哪里有一定要落发出家,然后才能成佛的道理呢?就像我这样没有才干,天性愚钝,又性格孤僻的人,因厌倦应酬,所以寄托于僧门,逃避世俗,并不是真正彻底的学佛者都应当这样。像您这样质朴真诚又英气勃发的人,不是菩萨再世又是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等到功成名就之后,才去整饬心力,学佛求道,就晚了。现在不必谈别人,就说现在周思敬在四川成都一带,他何曾把做官、成佛分为两件事?学有所得、明悟本来,则顷刻之间等同诸佛,不能理会就当面错过,只是不应以空谈作为自家本分事罢了。